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有组织犯罪之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4 19:43
【摘要】: 要有效防治有组织犯罪,必须兼顾社会对策和刑事法律对策,二者不可偏废。在社会对策方面,宏观上,必须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微观上,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金融机构管控、流动人口管理、枪枝弹药等危险物品管理。在刑事法律对策方面,应完善刑事立法,明文规定有组织犯罪的单位主体,完善刑法总则中刑事责任、刑罚方面的规定;提高有组织犯罪法定刑,引入财产刑。在刑事司法制度方面,尽快成立专门防治有组织犯罪的专门机构,允许检察机关对有组织犯罪立案侦查,借鉴污点证人司法豁免制度,加强对证人的保护,加强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Abstract]: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ure organized crime effectively, both social countermeasures and criminal legal counter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countermeasur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control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dangerous goods such as guns and ammunition. In the aspect of criminal legal countermeasures, we should perfect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clearly stipulate the unit subject of organized crime, perfect the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iability and penalty in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improve the statutory punishment of organized crime and introduce the punishment of property. With regard to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special agencies have been set up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rganized crime, allowing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investigate cases of organized crime,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system of judicial immunity of tainted witness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witnesses.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interregional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一系
【分类号】:D91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思清;;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2 谢进杰;;审判对象的运行规律[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3 杨书文;刑事责任评价基点的客观主义及其功能评价[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邹晓翔;试论罚金刑易科制度[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5 胡勤春,李琼翠;口供运用之现实考察[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李凯,黄婷;交通肇事罪之构成要件及其相关理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7 赵明;康德论死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李泽明,江红鹰,陈晓东;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J];行政与法;2004年12期

9 张云鹏;;论上诉死刑案件审理方式的完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1期

10 杨曙光;法律解释主体评析[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红;罪刑法定原则与近代中国刑法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吴富丽;刑法谦抑实现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4 董晓松;刑法中的事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谢小剑;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波;法律事实建构论[D];吉林大学;2007年

7 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肖洪;论刑法的调整对象[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明高;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川;抢劫罪未遂形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方云;罚金执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志峰;遏制刑讯逼供之我见[D];山东大学;2007年

4 房永凤;被害人权利救济与刑事损害赔偿[D];山东大学;2007年

5 仲雷;论罪犯减刑模式体系之构建[D];山东大学;2007年

6 扈炳刚;和谐视野下刑事不起诉的理性思考和现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朱祖琴;论量刑平衡[D];安徽大学;2007年

8 陈仙;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安徽大学;2007年

9 刘翔;法益浅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胡华清;“严打”对案件量刑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可;原苏联有组织犯罪及其社会基础[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2期

2 赵可;;有组织犯罪概念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任恩顺;国内有组织犯罪的概念[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6期

4 佛里德里奇·卡尔·斯查平,谢华;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新方法[J];公安研究;1994年01期

5 吴启孝;’93北京国际警学研讨会综述[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1期

6 王建民,张滋生;试论有组织犯罪及其防治[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里切特·摩尔 ,马忠红;二十一世纪有组织犯罪预测[J];公安研究;1995年05期

8 周浩然;浅析国内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对策[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9 何剑;简述美国的有组织犯罪[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许新源;有组织犯罪成长经济论(一)——追逐经济利益是犯罪组织形成的共同目标[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峰华;;21世纪的犯罪地理学[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陈明华;仲跻生;;略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界定、成因探析及其控制方略[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赵延波;;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江 吴伟农;人类面临十五大挑战[N];中国水利报;2000年

2 丛河;加拿大大力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苗禺;内地公安机关与香港警方合作成果显著[N];法制日报;2000年

4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站 丁健行 赵丹鹰;关注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广森;“打拐”国际研讨会昨召开[N];检察日报;2000年

6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郑u&春;面向新世纪的中欧关系[N];经济参考报;2000年

7 何德荣;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界定的立法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黄立;简述有组织犯罪的基本特征[N];人民公安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刘志海;乌克兰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外交[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金江;新总统任重道远[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许皆清;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林燕焱;财产刑适用的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俊平;犯罪集团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飞;建国初期有组织犯罪惩治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刘毓颂;有组织犯罪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戴新时;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李佑喜;对二十世纪末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研究之考察[D];湘潭大学;2001年

5 李伟;有组织犯罪论[D];郑州大学;2001年

6 任艳君;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曾峗;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及其成因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8 彭峥嵘;有组织犯罪与黑市之关联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9 陆梅英;我国有组织犯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孔庆伟;论我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的成因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4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54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