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犯罪的经济诱因及对策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illegal crim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on the ris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o commit crimes.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also be a comprehens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project. This paper only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o break the law.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珑;;关于大学生犯罪问题的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4期
2 李平;给大学生犯罪开“药方”[J];法律与生活;2005年18期
3 王晓颖;;贫困女大学生求助心切 哪知“行善的富翁”是条狼[J];职工法律天地;2007年11期
4 本刊编辑部;;为了金钱,甘愿冒上绞刑架的危险——记当前大学生拜金犯罪心理[J];校园心理;2007年08期
5 颜小冬;女大学生犯罪成因探讨[J];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李红梅;蒲丽霞;;当代女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与预防探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4期
7 易帆;一个女大学生的计划死亡[J];现代妇女;1996年04期
8 沈小平;女大学生缘何自动退学[J];心理世界;1998年03期
9 王裕如;;如何面对大学生的“性问题”[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郑欣;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成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晓抒;;当下女大学生犯罪问题浅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肖汉仕;李美英;;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立波;;改革开放与中国在校女大学生比例的高升[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曾燕波;;大学生社会意识与政治稳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笑燃;诺敏;;女大学生自卑人格的成因及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黄凤玲;颜娉;;湖南科技大学女大学生性知识的调查与分析[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霍明琨;;试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钱焕琦;;试论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石丽霞;吴亚楠;张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传卿邋邱昌国 王梅影;商南检察官资助贫困女大学生[N];陕西日报;2008年
2 邱啸;女大学生“急嫁族”在想什么?[N];中国商报;2004年
3 王澜;就业难引发韩国女大学生结婚热潮[N];中国社会报;2009年
4 记者 杨莉;我市成立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N];孝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宝杰;女大学生要尽量将就业前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6 记者 杨克民;永济一女大学生靠打工苦撑“塌下的天”[N];运城日报;2007年
7 顾挺 本报记者 张晓芽;浙江创建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N];中国妇女报;2009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徐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N];吉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庄;释放压力 健康工作[N];徐州日报;2010年
10 王霞 记者 吴利红;从我省发展大势中寻求契机[N];黑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钟云华;学生贷款与贫困生的社会流动:资本转化理论的扩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赵鸿;关于日语女性用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惠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李淼;贫困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3 阳维丽;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淑晶;女大学生择业观念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阿里努尔·阿布都热合曼;新疆维吾尔族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
6 苏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俊英;女大学生求职心理异常分析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晓默;当代女大学生情感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贺金莲;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洁;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68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6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