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测谎结论的证据价值

发布时间:2019-06-01 10:31
【摘要】:测谎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勿容质疑,但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在对测谎技术的发展历史作简单考察的基础上,从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可采性方面对测谎结论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测谎结论具有证据价值,并进一步对测谎结论的审查判断和测谎证据的规范化予以了阐释。
[Abstract]:The role of polygraph techn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inal cases should not be questioned, but whether the conclusion of polygraph can be used as litigation evidence is a matter of opinion.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olygraph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clusion of polygraph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ivity, relevance and acceptability of evidence,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clusion of polygraph is of evidentiary value. The examination and judgment of polygraph conclusion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olygraph evidence are further explained.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18.5;D92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英辉;关于测谎证据有关问题的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黎,徐海龙;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理性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郑宁;钟秋;;行政诉讼视角下的房产估价报告有效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许青松;论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周丹军;;品格证据的法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金龙哲;王红军;王石磊;;论自由心证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6 李德平;;谈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张韦碧;;品格证据的学理分析和我国的适用界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汪建成,孙远;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于逸生;董玉庭;;论犯罪事实的性质[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詹景翔;;论电子数据在诉讼过程中的应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3 樊崇义;;从“应当如实回答”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对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的影响[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孟华;李聪聪;;论证据符号的真实关联方式和证据间性[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生发;肖喜;雷艳;;辨认结论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研究[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吴丹红;;民事诉讼中的测谎——基于证据法角度的分析[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7 张弘;;论刑事证据能力的设定[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林维;;论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9 武树辰;;无效宣告案件中利用悬赏征集使用公开证据的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郑未媚;自由心证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贾立丽;我国刑事诉讼“情况说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林雪娇;侦讯程序中的人权保障[D];湘潭大学;2010年

7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雄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品格证据之适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桂;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红;论刑事证据种类体系的重构[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法学研究动态[J];法律适用;2002年09期

2 张泽涛;美国测谎制度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3 陈结淼;论测谎技术与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J];科技与法律;2002年04期

4 邱福军;论我国测谎结论证据规则的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程万高;论测谎结论的证据价值[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傅胤胤;范s,

本文编号:2490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90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