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突”恐怖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
发布时间:2019-08-17 16:17
【摘要】: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欧美同盟关系发生动摇,一些潜在的国际政治、经济、宗教矛盾日益凸现。特别是9·11事件后,大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使非传统安全问题凸现成为人类在新世纪不得不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东突”恐怖主义的社会基础、发展阶段及实质后认为,“东突”恐怖主义作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已经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稳定及文化安全的健康发展等构成了威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中国应对“东突”问题的总体思路。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非传统安全理论。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介绍了安全的含义及安全理论的发展演变;二是分析介绍了非传统安全的概念、特征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凸现的原因及其主要类型。 第二部分,“东突”恐怖主义界说。文章首先对当代世界恐怖主义及其主要类型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东突”恐怖主义的类型、发展阶段、现实表现和猖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是制造国家分裂。这也是本文的求新所在。 第三部分,分析了“东突”恐怖主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东突”恐怖主义在地区及国家层面对国家政治安全构成威胁;在伤害人身财产、影响西部大开发及西部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危害;在破坏民族团结、策动新疆独立方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部分,提出未来中国应对“东突”问题的总体思路。文章认为,要解决诸如“东突”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首先应确立综合安全观。其次,在实践中应注意,合作反恐与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并重。只有内外结合的总体思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文的新意在于:在安全问题研究方面力求探索一个新视角。目前,学术界有关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安全问题本身的理论拓展,如巴瑞·布赞的新安全论及日本二战后提出的“综合安全”问题,布赞提出安全主要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五个方面;而日本则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它对于安全的理解包括国内、地区和全球多个层面。但这些研究大都主要集中于对安全问题本身的理论研究。对恐怖主义的研究也是如此。对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的研究基本上是并行的。随着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不断上升,从微观个案研究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将反恐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相结合,以期能对国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31
本文编号:2527902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3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春阳;;关于“疆独”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浩;基于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划分的地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胡新燕;“东突”恐怖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江冬梅;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节点的犯罪防控空间策略[D];湖南大学;2010年
4 樊杰辉;论当代恐怖主义的根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2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