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经济学视野下的犯罪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3 07:23
【摘要】:伴随着我国正在发生的深刻的社会转型,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也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犯罪出现的原因及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方法,是治理犯罪的一个新思路。 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犯罪的出现是因为人的需求是不断扩张的,而用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保证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制定了特定的规则,禁止社会成员以特定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求。如果人们违反了这些规则,以不被统治阶级允许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构成了犯罪。同时,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的,人的行为永远都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即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经济学认为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地提高犯罪成本,同时努力降低犯罪收益。在分析犯罪原因、制定犯罪防控对策的时候,本文还借助了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和稳定偏好理论。这些理论是解释部分犯罪现象的重要工具。 同时,笔者认为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其行为必然要受到该环境的影响,犯罪行为也不例外。因此,在分析犯罪原因、制定犯罪对策时,绝不能忽略外部的客观环境对行为人的影响。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和成本收益理论为主线,结合“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稳定偏好的特点,在总结归纳当前我们国家存在的容易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犯罪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犯罪行为的本质,提出犯罪行为来源于资源稀缺与人的欲望无穷大的永恒矛盾,并据此对“犯罪”这一概念作出了经济学上的解释; 第二部分分析了用以解释犯罪行为的几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成本收益理论(其中犯罪成本主要包括犯罪的直接成本、时间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稳定的个人偏好以及人们在做决定时的有限理性; 论文的第三部分探讨了外部客观环境对人们的行为的影响以及我国当前存在的可能诱发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方面的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与社会不公、人口流动导致的社会控制弱化以及微观方面的被害人对潜在犯罪人的刺激和容易滋生犯罪的其他因素; 作为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论文第四部分根据前文论述,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对策,主要包括消除和限制可能的致罪因素;减少犯罪所得、增加犯罪成本以及对社会成员的偏好进行引导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匡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展望[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杨宗元;论公平范畴[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3 宋浩波;试论犯罪经济学的原理[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张峰,于仁娈;职务犯罪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杨金廷;;利己利他“斯密问题”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翟中东;将人格纳入刑事政策的犯罪学理由[J];河北法学;2004年04期

7 解永照;李晓伟;;犯罪国际化原因分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庄劲,廖万里;情境犯罪预防的原理与实践[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徐跃飞;;论被害人的过错责任[J];经济师;2007年03期

10 陈莉蓉;;道德是犯罪预防的内在控制因素[J];经济师;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珊瑚;贫困根源的一般性分析与传统体制下中国农民的贫困成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69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69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