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毒品犯罪的心理结构分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梅传强;犯罪心理学理论研究前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李文静;反侦查行为的生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赵维科;犯罪原因的系统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卢建平;周建军;;“宽严并进”刑事政策在台湾地区的实践——以台湾地区2005年“刑法修正”为样本[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何剑;谈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预防[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殷尧;重新犯罪的心理归因分析及其心理预防[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2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力;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兰英;延边地区朝、汉族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3 詹水清;论人身危险性[D];湘潭大学;2005年
4 邓红霞;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清兵;心理所有权影响因素研究及职业经理人侵占行为分析[D];汕头大学;2005年
6 杨军;定罪中的人身危险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孙江辉;男女性别比失衡与违法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彭艳玲;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及其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晓棠;犯罪动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卫海红;论死刑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卫滨;;民族信仰系统与中国警卫文化的建构——文化人类学视角[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王晓勇;;雄鹰这样飞起来——阿拉善盟公安消防支队发展剪影[J];中国民族;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安春晖;王春;;关于对如何构筑民族地区“防火墙”工程的思考[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德斌;姜丽萍;;用PCR-SSR法对HLA-DQA_1基因分型的研究[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陈萧洁;;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临夏回族自治州综治办主任 王国庆;立足民族地区实际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N];甘肃法制报;2011年
2 庞梅;努力把广西建设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模范[N];广西日报;2009年
3 记者郑燕军;平安柳州得益平安建设[N];柳州日报;2009年
4 张居正 尹春娟;加大禁毒防艾力度推进边疆地区新农村建设[N];云南政协报;2006年
5 ;切实做好民族地区的稳定工作[N];人民公安报;2004年
6 陆登林 师加云 甘春锦 孙波 李彬 张孝林 罗兴芬 师丹;云南省砚山县公安局打击犯罪服务人民工作纪实[N];法制日报;2009年
7 记者 莫小松;“十个到位”确保稳定[N];法制日报;2009年
8 记者 文新军;努力把综合治理和平安桂林建设打造成民心工程[N];桂林日报;2009年
9 李顺桃;全力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N];人民公安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罗淙 米色你阿木;平安2009:发展之基 和谐之本[N];凉山日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魏树林;民族地区青少年暴力犯罪与社会工作介入[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廖伟;完善西藏公安行政执法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3 寇晓春;我国西部基层警察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苏娟;郑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马体国;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李赫男;吉林省爱民固边战略实施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银凤;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8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7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