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越轨理论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欧阳马田;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岳杨,张旭东;职务犯罪心理实证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理论意义[J];社会;2003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占江;社会转型期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其防控[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侯晓宇;角色压力的消极应对[D];吉林大学;2007年
3 白月华;宜昌市s亭区犯罪问题的地理学防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秦晓玲;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明庭庆;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侯钰斌;注册会计师越轨及社会控制[D];山西大学;2007年
7 柳丽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乐国安;越轨行为诱因辨析[J];社会学研究;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湘娜;近现代西方女性犯罪研究发展综述[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张福全;中国和西方笔迹学的研究取向[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3 肖伟;;目标与方法的断裂:社会越轨理论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理念之重塑[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3期
4 冯建军;张李;程学钰;杨敏;;清晨小河畔,死者生前遇到谁?[J];中国边防警察;2008年08期
5 王大伟;;每个小孩都要记住的七句话[J];法律与生活;2010年24期
6 黄勇;;标签理论与青少年犯罪团伙的形成[J];理论界;2009年10期
7 ;西方犯罪200年(上、下)[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8 崔冰;;警惕不良软件诱导学生犯罪[J];群言;2000年02期
9 李鑫;;中外社区治安管理对策的比较——以西方社区邻里守望和中国群防群治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乐宁;刘志松;刘瑞娟;;当代中国城市中的犯罪忧虑——以对天津的调查为基础[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广聪;;农民工居住环境对其子女犯罪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郑小红 许觉辉;深圳尝试公交信号优先[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 吴铭;从“移民海外”到“移民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记者 齐广君;3月1日起部分路段断交[N];石家庄日报;2009年
4 记者 何锬坡 通讯员 杨小江;有七条路交通管制[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交宣;沙贝出口东往西匝道封闭[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松;越轨行为在犯罪学中的定位及其社会控制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5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8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