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5:43
【摘要】:国家现代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得社会问题凸显,利益冲突的加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的便捷和民众公共参与意识的提高,使得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伴相生。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舆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群体性事件可以激化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动员效应也会反作用于群体性事件,加速事态发展或者诱发新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多元性、问题导向性为协同治理提供了契合点,自下而上的利益诉求机制也“倒逼”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需要遵循和借助网络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网络舆情汇集社会民意,回应民众诉求,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通过研判网络舆情的舆情倾向,形成共识,辅助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决策;通过合理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向,引导民众回归理性,平息群体性事件。把握网络舆情的周期性特征,多元主体合理分工,动态合作,并做好相应的治理工作:舆情潜伏期——监测与预防、舆情成长期——信息收集与及时回应、舆情成熟期——平等对话与协商、舆情衰退期——评估与纠偏。但是,目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存在着“维稳”思维与协同治理的目标冲突,传统“管控”与协同治理模式不兼容的现实冲突。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面临着传统行政思维转变困难、法治不足、主体单一缺乏协同合作、依赖传统行政手段,方法简单和治理技术落后等现实困境。突破这些现实困境,实现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需要树立协同治理理念、确定治理原则、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对话与协同过程、坚持法治化协同治理、采用大数据治理技术等措施。
【图文】:

表格图,招生计划,普通高等教育,表格


年高校编制和上报招生计划的时间。教育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普逡逑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相比较2016年的《通知》,2017逡逑年的通知中有以下几个变化(如图3、图4所示):一是在各地、各部门普通高逡逑等教育招生计划的总表中,没有备注各省是否是协作计划输出省,也没有注明本逡逑科招生总规模中包括多少名额的协作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2017年的表格笼统逡逑而模糊;二是附件中缺少了邋2017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的表格。2017逡逑年的招生计划有没有调控?调控指标是多少都不得而知。2016年的“高考减招”逡逑事件,不但没有促使高考招生与录取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反而使得各省招生计划逡逑的调控再次回归“暗箱操作”状态。逡逑40逡逑

招生计划,普通高等教育


年高校编制和上报招生计划的时间。教育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普逡逑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相比较2016年的《通知》,2017逡逑年的通知中有以下几个变化(如图3、图4所示):一是在各地、各部门普通高逡逑等教育招生计划的总表中,没有备注各省是否是协作计划输出省,也没有注明本逡逑科招生总规模中包括多少名额的协作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2017年的表格笼统逡逑而模糊;二是附件中缺少了邋2017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的表格。2017逡逑年的招生计划有没有调控?调控指标是多少都不得而知。2016年的“高考减招”逡逑事件,,不但没有促使高考招生与录取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反而使得各省招生计划逡逑的调控再次回归“暗箱操作”状态。逡逑4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光鼐;;单光鼐:群体性事件治理须在体制上作调整和改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12期

2 虞铭明;朱德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扩散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5年08期

3 王云飞;刘悦;王效柳;;社会心态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治理[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4 杨畅;朱琳;兰月新;张慧玉;;基于案例分析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4年10期

5 郭晓桢;;多元主体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及制度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6 叶国平;;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看群体性事件的疏导与化解[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4期

7 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J];人文杂志;2012年04期

8 吴志敏;;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学术论坛;2012年07期

9 张书维;王二平;;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10 史杰;;多中心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转型——基于治理模式二维划分的实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保臣;我国近五年群体性事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佃芳;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杨兴玉;我国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及其政府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3 王爱军;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1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671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