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重大社会性事件,参与群体性事件人员的成分复杂,表现方式日趋激烈,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处置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原因 社会功能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所谓“群体性事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是指由社会原因而引起的,有众多人参加的,并且严重破坏正常社会秩序,必须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置的重大社会性事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转型导致新旧规范、社会机制、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了冲突和矛盾,使社会张力表面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2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3 周振林;论管理冲突的三种类型[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4 冯永泰;;论构建和谐虚拟社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宋衍涛,陈明凡;论政治冲突的功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李春锋;;浅谈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妥协[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林光祺;中国社会资源变迁下的社会保障瓶颈及其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8 姚曙明;论我国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吴兰丽,田伟宏;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叶传星;法治的社会功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5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清俊;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控制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9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刘东生;行政复议制度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荣;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2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悦;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孙卫东;论立法权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3年
5 朱爱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物业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谢俏洁;社区人民调解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韩新严;非正式创新网络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8 郝建臻;我国信访制度的宪法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宋子慧;中国行业协会立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超;林泽炎;;关于群体性事件发生规律的研究[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5期
2 廖音;;应对群体性事件新考验[J];w
本文编号:337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3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