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配置与转型期我国社会的群体事件
发布时间:2017-08-11 06:52
本文关键词:利益配置与转型期我国社会的群体事件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转型期。社会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涉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性结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利益格局、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加剧,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协调与不稳定因素。当人们的利益诉求在体制内无法表达时,就会诉求非制度化的途径,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是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的新动向。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难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笔者将群体性事件放在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重点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来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多重原因及防治对策的基本思路。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文章的创新点。 第二章社会转型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理论,本章首先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和独特性;其次通过对利益、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来分析中国特有的利益配置主体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为下文的分析与研究,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第三章转型期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影响,主要通过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典型性群体性事件的回放,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点以及社会效应等问题,为掌握群体性事件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第四章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学理分析,用利益分析法研究我国转型期的群体性事件,它能够真实体现我国转型期的利益分配、利益表达,利益整合失准等一系列利益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现象及其本质。社会转型加剧了阶层分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拉大,从利益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重大的课题,是正确把握群体性事件有效治理的总体防治对策思路的基础。 第五章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防治对策的基本思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能力不断化解矛盾的社会。作为社会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群体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基于上述分析,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文章通过建立预警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利益整合机制、政府行为规范等方面来阐述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防治对策的基本思路,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各种矛盾因素,及时疏导、缓解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利益配置 社会转型 中国 群体性事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言10-15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综述10-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14-15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理论15-23
- 2.1 社会转型15-18
- 2.1.1 社会转型的内涵15-16
- 2.1.2 社会转型的动力16-17
- 2.1.3 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17-18
- 2.2 利益配置18-20
- 2.2.1 利益涵义及其构成18-19
- 2.2.2 利益配置的主体:由二元主体向三位一体转变19-20
- 2.3 群体性事件理论概述20-23
- 2.3.1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20-21
- 2.3.2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21-23
- 第3章 转型期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影响23-31
- 3.1 转型期我国典型性群体性事件回放23-24
- 3.2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分类24-25
- 3.3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点25-28
- 3.3.1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25-26
- 3.3.2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26-28
- 3.4 群体性事件的影响28-31
- 3.4.1 群体性事件的负面影响28-30
- 3.4.2 群体性事件的积极影响30-31
- 第4章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31-40
- 4.1 多重原因与共同机理31-33
- 4.1.1 社会转型引发的后果31
- 4.1.2 利益主体多元31-32
- 4.1.3 利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32-33
- 4.2 社会多元与利益整合的失准33-35
- 4.2.1 社会多元与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33-34
- 4.2.2 利益表达受抑34-35
- 4.2.3 利益不被整合35
- 4.3 利益配置制度的缺陷评析35-37
- 4.3.1 政府部门不作为,官僚主义作风严重35-36
- 4.3.2 公权力发生异化36-37
- 4.4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群体性事件的推波助澜37-40
- 4.4.1 全球化下利益博弈加剧,群体性事件难以避免37-38
- 4.4.2 市场经济对群体性事件的推波助澜38-40
- 第5章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防治对策的基本思路40-49
- 5.1 群体性事件不可避免,防治在于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40-41
- 5.1.1 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40-41
- 5.1.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41
- 5.2 利益配置的要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提升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41-45
- 5.2.1 健全利益整合机制41-43
- 5.2.2 加强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43-45
- 5.3 关心弱者,以人为本45-46
- 5.4 反腐促进公正,分配注重公平性46-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西兰;我国转型期暴力抗拒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4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5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