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0:13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犯罪 预警 指标体系


【摘要】:青少年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成长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速,但是也带来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好的因素。自上世纪开始我国的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青少年犯罪人数从上世纪70年代就急剧上升,一直没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究其原因,是由于更多的研究表现为急切地寻找对策,但是对青少年犯罪前监测和预警的研究却不多。因此,将青少年犯罪问题纳入社会预警理论的研究,可以为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对青少年犯罪特点和原因的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天津理工大学学生问卷调查,建立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体系。我们将能反映青少年犯罪的指标的因素,按照主体与客观环境的区别分为三级指标体系,即一级指标、子系统即二级指标、具体指标即三级指标构成,其中子系统的指标由:1.主体指标。2、家庭环境指数。3、社会环境指数。4、综合治理指数。并根据所建数学模型的类别,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构建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预警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概述10-16
  • 1.1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提出10
  • 1.2 青少年犯罪预警系统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国外学者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现状11-14
  • 1.3.2 国内学者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现状14-16
  •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概况16-26
  • 2.1 青少年定义16-18
  • 2.2 青少年犯罪特点18-21
  • 2.2.1 低龄化18-19
  • 2.2.2 女性比例上升19
  • 2.2.3 再犯率上升19
  • 2.2.4 团伙性19-20
  • 2.2.5 残缺家庭和留守青少年犯罪比例增大20
  • 2.2.6 盲目性突出20-21
  • 2.2.7 犯罪动机简单,突发性强21
  • 2.3 青少年犯罪原因21-26
  • 2.3.1 家庭的影响21-23
  • 2.3.2 学校教育的影响23-24
  • 2.3.3 社会影响24-26
  •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调查分析26-38
  • 3.1. 犯罪组问卷分析26-32
  • 3.1.1 年龄段26-27
  • 3.1.2 性别27
  • 3.1.3 在此次犯罪之前,可曾有过其它犯罪经历27
  • 3.1.4 犯罪之前的身份27-28
  • 3.1.5 文化程度28
  • 3.1.6 犯罪人认为其作出犯罪行为的原因28
  • 3.1.7 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28-29
  • 3.1.8 父母亲的职业是29
  • 3.1.9 入狱前的生活状态29-30
  • 3.1.10 入狱前是否接受过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法制教育30
  • 3.1.11 犯罪人认为对做出犯罪行为影响最大的环境30-31
  • 3.1.12 家庭经济条件31
  • 3.1.13 犯罪前的居住状态31
  • 3.1.14 犯罪前的居住地31-32
  • 3.2 对照组问卷分析32-38
  • 3.2.1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32
  • 3.2.2 身边是否有青少年因为违法犯罪而被限制人身自由32
  • 3.2.3 对青少年犯罪影响最大的是32-33
  • 3.2.4 父母亲的何种态度更易导致青少年犯罪33
  • 3.2.5 青少年犯罪的高发年龄是33-34
  • 3.2.6 何种家庭经济条件的孩子更容易犯罪34
  • 3.2.7 跟随哪类亲属生活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34-35
  • 3.2.8 父母亲何种职业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犯罪35
  • 3.2.9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35
  • 3.2.10 教育青少年懂法的主要责任在35-36
  • 3.2.11 与哪种人共同居住更易导致青少年犯罪36
  • 3.2.12 居住于哪个区域的青少年犯罪较多36-37
  • 3.2.13 青少年犯罪时,,他们的身份是更可能是37-38
  •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38-41
  • 4.1 社会稳定观理论38
  • 4.2 社会运行理论38-39
  • 4.3 社会燃烧理论39
  • 4.4 耗散结构理论39-41
  • 第五章 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的数据采集和处理41-45
  • 5.1 青少年犯罪指标体系子系统41-42
  • 5.1.1 主体指标 A41
  • 5.1.2 家庭环境指数 B41
  • 5.1.3 社会环境指数 C41-42
  • 5.1.4 综合治理指数 D42
  • 5.2 指标数据的采集42
  • 5.3 指标数据的处理42-45
  • 5.3.1 标准化变换42-43
  • 5.3.2 极差变换43
  • 5.3.3 均值化变换43
  • 5.3.4 初值化变换43-44
  • 5.3.5 模块化变换44
  • 5.3.6 滑动平均变换44-45
  • 第六章 构建青少年犯罪预警指标体系45-50
  • 6.1 青少年犯罪预警系统评价模型的建立45-49
  • 6.1.1 具体指标的分析45
  • 6.1.2 子系统的分析45-48
  • 6.1.3 青少年犯罪预警的指标数据48-49
  • 6.2 青少年犯罪预警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2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52-53
  • 附录一53-55
  • 附录二55-57
  • 致谢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3年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03期

2 马驰宇;;简述青少年犯罪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3 尚秀云;家庭教育应当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4期

4 肖伟;;目标与方法的断裂:社会越轨理论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理念之重塑[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3期

5 姚建龙;;青少年犯罪研究之学科化:回顾与反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3期

6 孙中国;中国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对策[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7 张鸿巍;美国少年法院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高中建;青少年犯罪内在机理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冯丽;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斌;家庭与青少年犯罪[J];辽宁警专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晓亮;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D];西南大学;2011年

2 尹美娜;论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世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4 田健夫;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刘宇梁;中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魏晓菲;论离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7 张佩芳;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7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77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