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
【摘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改造,宽严相济的重心应落在"宽"的政策上。刑法应树立教育刑理念和目的刑思想,刑事法律应确立"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非监禁性强制措施和司法转处为主要原则,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应朝非犯罪化、轻缓化、非监禁化和非刑罚化方向发展和完善。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宽严相济 目的刑
【分类号】:D924.1;D922.183;C913.5
【正文快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均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现行刑事立法却忽略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性,在制度层面按照成年人犯罪模式设计,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凌颖;犯罪少年矫正方法的比较和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3期
2 刘家琛;对当前我国刑罚适用的几点思考[J];人民司法;2002年07期
3 姚建龙;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理念与实现[J];政法学刊;2004年05期
4 中国政法大学调研组;;未成年人案件特征的实证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胜歌 张寒玉;[N];检察日报;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品泽;外国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张艳丽,李德升;对我国发回重审制度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杨晓行;;论刑事申诉程序与人权保障——关于刑事申诉改革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4 胡建军;论我国刑事诉讼不利益禁止变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熊小松;;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可回避的自由心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时延安;接轨:挑战与机遇的来临——论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中国刑事法制的自我调整[J];当代法学;2004年06期
7 刘广三;;犯罪控制视野下的暂缓起诉裁量权[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8 高一飞;;对美国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考察[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9 叶青,周登谅;刑事审前司法听证制度的透析与前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姚剑;;刑事司法权的时间规限:释义、特征、形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要跃;;在法定刑幅度内量刑错案的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倪培兴;;中国的司法民主建设与人民监督员制度[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吴早春;徐瑾;倪培兴;;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问题刍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张小玲;刑事诉讼客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张述元;论刑事审判监督二重性及制度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菁菁;侦查程序诉讼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卫跃宁;口供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万永海;刑事法庭调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苏文玲;刑事对质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阳;构建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毕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理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薛涛;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陈松;试论我国刑事初查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翟敏岚;刑事诉讼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春盛;论刑事立案程序的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万怡;中国刑事司法中的“辩诉交易因素”及其制度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建龙;论刑法的民法化[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章建新;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试行暂缓起诉的思考[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马登民,张长红;德国刑事政策的任务、原则及司法实践[J];政法论坛;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仁亮;;社区矫正的法学思考——以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为视角[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婧怡;;构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之思考——以法院实施前科消灭试行方案的个例为基点[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3 史丽英;莫凡;;对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司法实践的分析和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牧;张远煌;叶青;夏阳;张宇;林维;万春;;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与走向[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王向红;史开银;;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免予刑事处罚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6 玄金华;吕连萍;;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分案起诉制度问题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7 滕云;;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8 张灵;;教育重点关注问题——“数字化”未成年人犯罪[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3期
9 董文辉;姚光银;;累犯制度的新动向[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徐松青;张华;;《刑法修正案(八)》若干条文解读与思考[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建明;;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与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邹玉书;;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3 张秀玲;维英;;中蒙处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晓力;;试论检察机关如何增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易清平;;对未成年人犯罪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胡国杰;;刑事审判怎么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康均心;王敏敏;;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张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中国刑罚制度改革[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保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许剑;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调查[N];法治快报;2009年
2 闫斌 王伟琦 记者 邝南先;宽严相济 感化未成年人[N];九江日报;2007年
3 赵荣君 通讯员 阮津 王桂芝;宽严相济 构建和谐[N];天津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徐水军 王俊东;湖北浠水县检察院宽严相济处理未成年人盗窃案[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记者 袁正兵;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N];检察日报;2006年
6 吴敏;四位一体 宽严相济[N];潮州日报;2009年
7 王甜;淄川区检察院检校共建平安校园[N];淄博日报;2010年
8 杨力 记者 王兰;既依法量刑 又宽严相济[N];鞍山日报 ;2009年
9 彭英红;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办案探索[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10 杜林;未成年人犯罪处理三误区[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党日红;中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赵运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何挺;“严打”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孙宏;军事刑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季;少年违法犯罪与少年司法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胡昊昕;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D];苏州大学;2008年
2 赵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临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海霞;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苏静;试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完善[D];兰州大学;2010年
6 武建朝;家庭功能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先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宋文婷;论刑罚后遗效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9 胡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10 李静;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0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