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未成年人收容处遇的现实阻却——从向度关系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26 02:35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收容处遇的现实阻却——从向度关系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 收容处遇 现实阻却


【摘要】:未成年人收容处遇与未成年人刑罚处遇的逐步分野归因于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进发展,并以此推动未成年人刑事处遇多元化格局的实证选择,但其社会防卫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刑法视角又无疑构筑了看似足以影响其内在品格的向度悖论关系,进而引发对其本体架构的适用现实阻却。由此,着眼于关系论的立场与方法,探寻这种向度悖论关系的时代情势变迁,自然成为调和与破解现实阻却的思绪指引。未成年人收容处遇也正是在这种向度悖论关系的调整与变迁之中清晰自己的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未成年人 收容处遇 现实阻却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16世纪中叶,未成年人收容处遇在其产生之初,尚只是一个宽泛的集合概念。既包括对犯罪少年的收容惩处,也包括对违法少年的收容戒备,还包括对危情少年①的收容救助,且未与成年人收容处遇划界区分。支撑其疏松架构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于未成年人的国家亲权思想。直至19世纪中叶,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牧;张远煌;叶青;夏阳;张宇;林维;万春;;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与走向[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臻;;重庆沙坪坝:外来未成年人“非监禁化”改革[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3 张颖;;论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以宜昌市为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4 申栋;;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5 张远煌;;未成年人涉罪现状调查[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6 贾宇;;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7 冯水陆;牟兰;;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矛盾简析[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项传军;;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基于广东某市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姜春玲;;从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维权站工作势在必行[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0 胡承武;扶正军;;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李维国;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5 张远煌;姚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王勇;;未成年人犯罪新特点及其防治方略[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吴法;;改革开放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态势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8 安宁;;试论农村网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刘永江;;未成年人侵财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晓力;;试论检察机关如何增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s,

本文编号:739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39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