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发布时间:2017-09-04 04:17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摘要】: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代,公安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任,也面临着来自网络舆情复杂变化的新挑战。作为网络舆情的载体与传播者——新媒体,如何运用其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是公安系统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 本文阐述了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出公安系统掌握网络舆情管理方式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对网络舆情应对、引导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开展今后工作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舆情应对、引导的实践中运用新媒体的方式及作用比较,结合哈市公安系统目前运用新媒体进行的现状分析,,得出结论:公安系统应该根据网络舆情形成、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发挥作用。公安系统的预警、引导和应对措施、途径,也要根据社会变化和科技发展不断升级、改进,对社会管理的方式要保持与时代同步,以更创新的形式、更开放的理念、更科学的方法、更积极的态度,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去提高政务公开的水平和维护社会安全的能力,接受社会监督,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公安系统 网络舆情 新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0-11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10-11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4-15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14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14-15
- 1.4 论文写作特色15-16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16-21
- 2.1 网络舆情16
- 2.1.1 舆情的概念16
- 2.1.2 网络舆情的内涵16
- 2.2 新媒体16-18
- 2.2.1 新媒体的发展16
- 2.2.2 新媒体的概念16-17
- 2.2.3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的特点17-18
- 2.3 公安形象18-20
- 2.3.1 公安形象的定义18
- 2.3.2 新媒体对公安形象的正向作用18-19
- 2.3.3 新媒体对公安形象的负向作用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国内外网络舆情管理中新媒体的应用实践21-27
- 3.1 国外政府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践与经验21-22
- 3.1.1 新加坡的实践21
- 3.1.2 英国的实践21-22
- 3.1.3 埃及的实践22
- 3.1.4 中国台湾的实践22
- 3.2 国内公安系统的做法与经验22-25
- 3.2.1 公安门户网站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22-23
- 3.2.2 警务微博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23
- 3.2.3 QQ 群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23-24
- 3.2.4 网上社区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24-25
- 3.3 国内外经验对哈尔滨公安系统的启示25
- 3.4 本章小结25-27
- 第4章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27-37
- 4.1 警务微博“平安哈尔滨”27-30
- 4.1.1 警务微博的建设过程与主要做法28-29
- 4.1.2 对网络舆情管理及公安工作的积极影响29-30
- 4.2 门户网站及网上论坛30-33
- 4.2.1 门户网站及网上论坛的建设过程与主要做法31-33
- 4.2.2 对网络舆情管理及公安工作的积极影响33
- 4.3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33-36
- 4.3.1 舆情危机处理机制不健全34
- 4.3.2 公共危机意识不强34-35
- 4.3.3 缺乏运用新媒体的技术35
- 4.3.4 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方式少35-36
- 4.4 本章小结36-37
- 第5章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运用新媒体完善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37-45
- 5.1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初始阶段的有效对策37-38
- 5.1.1 建立、完善预警机制37
- 5.1.2 涉警网络舆情应加强分析37-38
- 5.1.3 掌握新媒体的舆情阵地38
- 5.2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飞速传播阶段的有效对策38-39
- 5.2.1 第一时间迅速反应38-39
- 5.2.2 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制度密切关注舆情发展趋向39
- 5.2.3 充分利用新媒体加紧对相关事件处置39
- 5.3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高潮爆发阶段有效对策39-41
- 5.3.1 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39-40
- 5.3.2 构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公共关系40
- 5.3.3 加强网上公安形象的正面营造40-41
- 5.4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回落消退阶段有效对策41-43
- 5.4.1 深刻挖掘问题的根源41-42
- 5.4.2 审视规章制度,增强执行力42
- 5.4.3 健全警务公开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42
- 5.4.4 发挥新媒体的亲民作用增强正面宣传的效果42-43
- 5.4.5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43
- 5.5 本章小结43-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48-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舆情视角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2 徐海晋;朱宏;;刍议新媒体环境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策略[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彭耀春;;互联网时代的公安舆论引导[J];公安研究;2009年11期
4 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年02期
5 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年03期
6 李金满;;网络舆情与警察应对[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张海燕;;试论警察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途径[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张飞;李振旺;;英国警方加强公共关系建设的经验[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年03期
10 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9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8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