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之心理分析与防范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21 13:11

  本文关键词: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之心理分析与防范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暴力 恶逆变 心理分析 受虐妇女综合症 女性保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在女性犯罪中,特别是女性暴力犯罪中,,由家庭暴力所引起的转化型暴力犯罪,即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恶逆变”犯罪,为数不少。这类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防范策略,无论是对于女性犯罪的预防,还是对于妇女权益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界定家庭暴力、被害人、恶逆变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女性在家庭中比男性更易遭到暴力侵害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以及女性受家暴后“恶逆变”的可能性。本文区分了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的几种类型及相应的特点,分析了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的心理变化诱因以及这些女性犯罪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受家暴女性的恶逆变犯罪是基于这些诱因和不良心理特点的结合而导致的。因此需要针对这些诱因和特点,从一般预防、特殊预防以及女性能力培养和法制教育的角度来防范受家暴女性的“恶逆变”犯罪。本文提出重视这些家庭暴力的女性受害人的保护,重视防治家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此类犯罪的最好预防措施。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国外关于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理论中“被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在我国的适用可能性。
【关键词】:家庭暴力 恶逆变 心理分析 受虐妇女综合症 女性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的一般概述11-20
  •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界定11-13
  • 第二节 家庭暴力中的女性被害人13-16
  • 一、 女性易受家暴的社会原因14-15
  • 二、 女性易受家暴的个体原因15-16
  • 第三节 被害人“恶逆变”犯罪的类型与特点16-20
  • 一、 典型性“恶逆变”17-18
  • 二、 非典型性“恶逆变”18-20
  • 第二章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的心理分析20-36
  • 第一节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的心理变化诱因20-24
  • 一、 身体与精神创伤20-21
  • 二、 不断累积的消极情绪21-22
  • 三、 对现状的急于摆脱22-23
  • 四、 对现实的绝望23-24
  • 第二节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人的心理特征24-32
  • 一、 认知有偏颇24-27
  • 二、 情绪有失调27-28
  • 三、 个性有缺陷28-32
  • 第三节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心理特征的产生根源32-36
  • 一、家庭环境33-34
  • 二、社交环境34-36
  • 第三章 受家暴女性“恶逆变”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能力36-40
  • 第一节 受虐妇女综合症36-38
  • 第二节 间歇性精神障碍38-40
  • 第四章 女性“恶逆变”犯罪的防范策略40-52
  • 第一节 对所有女性的一般保护40-45
  • 一、 完善社会基层建设40-42
  • 二、 实行离婚制度中对女性的保护42-43
  • 三、 建立家庭主妇保障制度43-44
  • 四、 加强社会保护宣传44-45
  • 第二节 对受家暴女性的特别保护45-48
  • 一、 设立家庭暴力防治法45-46
  • 二、 建立家庭暴力救助网络46-47
  • 三、 实施民事保护令制度47-48
  • 第三节 加强女性教育48-52
  • 一、 加强学校教育49
  • 二、 加强家庭教育49-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鹏;;关于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2年13期

2 王立波;日本家庭主妇阶层的形成[J];社会;200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勇龙;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于欣;论美国法中的离婚扶养费制度[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4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894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2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