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电视传播悖论及其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23:16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的电视传播悖论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不断分化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趋激烈,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并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而媒体中,纸媒、互联网对群体性事件的关注较多,电视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由于影像媒体本身的特性和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显得特殊而又审慎。 因此,本文将关注点集中在电视对群体性事件的呈现上,在充分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电视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如何因为影像因素而导致传播悖论;第二,电视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在影像悖论的作用下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并进而提出视频媒体在报道群体性事件中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视频的影像特性和影像的传播悖论,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呈现有着推动政府与公众沟通的积极作用,也有导致其风险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因此,电视在报道群体性事件方面理应采取审慎态度,在公开报道的同时理性报道,促进公众议程、媒介议程与政府议程的良性互动,并建立包括报纸、电视、互联网在内的立体的风险沟通体系。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影像传播悖论 电视报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20;D631.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1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8-9
- 1.2 概念界定9-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我国对于集体行动生成机制的研究11-13
- 1.3.2 影像传播悖论相关研究13-14
- 1.3.3 群体性事件的新闻传播学研究14-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4.1 文献研究法16-17
- 1.4.2 定量研究方法17
- 1.5 研究意义17-19
- 1.5.1 理论意义17-18
- 1.5.2 现实意义18-19
- 1.6 研究对象的界定19-20
- 2 群体性事件影像传播悖论的理论基础:电视与群体性事件的共生关系20-30
- 2.1 影像悖论的研究基础:电视传播与社会冲突性事件的共生关系20-22
- 2.1.1 社会能见度的诉求:以社会冲突性事件的电视报道为例20-22
- 2.1.2 媒介化社会下的电视传播与社会冲突性事件的共生关系22
- 2.2 电视曝光与群体性事件行动者的“闹大心理”22-25
- 2.2.1 群体性事件:“弱者的武器”与媒介期待23-24
- 2.2.2 表演式抗争:电视曝光与弱者的“闹大心理”24-25
- 2.3 群体性事件的影像呈现:影像传播悖论的生成25-30
- 2.3.1 影像传播悖论的符号学分析:“能指”的漂移25-27
- 2.3.2 群体性事件影像传播悖论的生成:传播目的与传播效果的背离27-30
- 3 群体性事件的电视传播:“社会减压阀”的功能研究30-34
- 3.1 群体性事件中电视风险沟通功能30-31
- 3.2 群体性事件中基于电视媒体的公众利益表达31-33
- 3.3 群体性事件中电视的社会资源动员与认同感塑造33-34
- 4 群体性事件的电视传播:风险的社会放大功能34-41
- 4.1 群体性事件的视觉传播:“景观”修辞下电视的不当呈现34-36
- 4.2 电视不当呈现影响受众认知和群体性事件的发展36-41
- 4.2.1 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新闻价值娱乐化选择37-38
- 4.2.2 群体性事件报道中的“电视感官主义”倾向38-41
- 5 电视报道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与风险的“善治”41-50
- 5.1 电视报道技巧的改进:对群体性事件的审慎报道41-43
- 5.1.1 电视公开报道抵制谣言传播41-42
- 5.1.2 电视公开呈现底层社会的抗争政治42-43
- 5.2 电视报道框架的转变:从“社会冲突”到“协商民主”43-46
- 5.2.1 群体性事件报道中“冲突框架”的风险放大44-45
- 5.2.2 从“社会冲突”框架向“协商民主”框架的转变45-46
- 5.3 风险沟通体系的建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互动传播46-50
- 5.3.1 新媒体提供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资本与动员平台46-48
- 5.3.2 视频时代的社会风险沟通体系建构48-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庆香;李蔚;;解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框架[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2 张玉磊;;当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六大特征[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10期
3 康虞;;略论突发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以“瓮安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07期
4 周素珍;余建清;;社会冲突事件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及其运用[J];东南传播;2009年10期
5 牛静;何南;;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J];东南传播;2012年06期
6 胡联合;西方传媒与当代世界恐怖主义的泛滥[J];国际新闻界;2000年04期
7 孙玮;;转型中国环境报道的功能分析——“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动员[J];国际新闻界;2009年01期
8 宋晶;;全球化语境下中印媒体对社会冲突的再现之比较——一个传播政治经济学角度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年08期
9 师曾志;;沟通与对话:公民社会与媒体公共空间——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9年12期
10 陈阳;;大众媒体、集体行动和当代中国的环境议题——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908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0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