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12:07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性事件 政治表达 抗争政治 地方性抗争


【摘要】:本文从以政府相关表述的回溯着手,考察了"群体性事件"称谓的提出与被公认,并对这一称谓进行概念化界定。认为:作为民众表达意见、维护权利的政治表达行动,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在体制外抗争但不反体制、聚众但非正式组织化的抗争活动。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尽管其类型多元化,但其基本性质属于传统的地方性抗争;虽有含暴力和低暴力的非法抗争手段,但一般是谋求解决现实社会的抗争行动,属于工具主义的抗争,并未呈现出反政权反体制的特点。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政治表达 抗争政治 地方性抗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研究”(项目号:05BSH009)、“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对策研究”(项目号:08AZZ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学科和学术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核心概念建构的基础性工作。“群体性事件”作为当今中国耳熟能详的词语,已引起学人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管是有关社会冲突研究,还是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或者抗争政治研究,“群体性事件”都是一个无法绕开、也不能绕开的对象。本文拟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5期

2 皮华英;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J];战略与管理;2003年06期

4 张兆端;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J];政法学刊;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璞,张占斌;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与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周巍;黄琴;;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张雯欢;吴彦;;构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批判与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4 陈洪生;;乡村治理:机制创新与政府角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张兆端;危机管理与危机警务[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易承志;龙翠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能力——公共产品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1期

8 李竹宇;徐美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责任实现的障碍及消解[J];桂海论丛;2006年05期

9 陈玉生;;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3期

10 周巍;申永丰;;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与构建和谐农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一收;;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善治”选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安;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沈金华;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习明;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多勇;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下个体与群体行为决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彭学君;大学生群体危机生成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6年

7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D];上海大学;2007年

10 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劲松;中国地方组织化与乡村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甘华山;政府危机管理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构建[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杨红兵;当代中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孟凡军;结构性社会危机中的政府行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赖小燕;转型期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常海军;基层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林;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涉稳事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黄琴;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董恩刚;县乡政府体制改革与化解债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5期

2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 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J];社会;2005年02期

3 杨继涛;知识、策略及权力关系再生产 对鲁西南某景区开发引起的社会冲突的分析[J];社会;2005年05期

4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5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6 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7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8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9 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10 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8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48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