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社区矫正机制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06 13:14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社区矫正机制之构建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权意识的唤醒,,世界行刑观念也逐步从暴力野蛮走向温和文明,从感性走向理性,而社区矫正就在这样的行刑观转变的潮流下渐渐形成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分子放置在社区环境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对其进行矫正辅以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从而对犯罪分子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本文从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出发,一方面探究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在考察有代表性国家在社区矫正制度灵活多样性的作法中找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因地制宜地提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具体而言,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社区矫正概述。首先,主要对社区矫正的广义说及狭义说作了介绍,再展开到我国对社区矫正的科学界定。其次,总结了社区矫正的四个特征:刑事制裁性、非监禁性、社会参与性、惩罚缓和性。最后引申出社区矫正推行的价值,即有效地促进对罪犯的改造、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能够实现节省国家刑事司法资源。 第二部分:英国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现状与特点借鉴。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社区矫正开展比较成熟的的英国在社区矫正方面的现状和特点。首先,简单概括了社区矫正兴起的背景情况。其次谈了英国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现状,包括英国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基本内容、队伍配备。最后总结出英国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上的特点,进而在后面的章节中洋为中用到我国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中。 第三部分: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阶段及在实践中的现状。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相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晚,发展的不够成熟。这一章首先就社区矫正在我国的一路发迹作了简要的介绍,就刑罚中新设了非监禁刑得到启示。其次,以北京和上海作为典范谈了社区矫正机制在我国的具体做法。 第四部分:我国社区矫正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通过第三部分对实践现状的分析,这一章分了四个部分谈了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实践中的缺陷,具体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立法层面上、执行主体层面上、操作程序层面上、评估体系层面上。 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机制的对策和建议。要想科学地解决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在立法层面上、执行主体层面上、操作程序层面上、评估体系层面上对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一一提出对策。在时机成熟时制定一部完备、详尽的社区矫正法,尽快明确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完善审前社会调查机制、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之后的评估体系等一系列长效运行机制,从而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使社区矫正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 非监禁刑 机制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社区矫正的概述11-15
-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概念11-12
- 一、 社区矫正的广义说11
- 二、 社区矫正的狭义说11-12
- 三、 我国社区矫正概念的界定12
-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特征12-13
- 一、 社区矫正具有刑事制裁性12
- 二、 社区矫正具有非监禁性12-13
- 三、 社区矫正具有社会参与性13
- 四、 社区矫正具有惩罚缓和性13
-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价值13-15
- 一、 社区矫正能够有效地促进对罪犯的改造13-14
- 二、 社区矫正制度能够实现节省国家刑事司法资源14
- 三、 社区矫正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14-15
- 第二章 英国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现状与特点借鉴15-19
- 第一节 英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现状15-16
- 一、 英国社区矫正机制的机构设置15
- 二、 英国社区矫正的基本内容15-16
- 三、 英国社区矫正机制的队伍配备16
- 第二节 英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特点借鉴16-19
- 一、 英国社区矫正的个别化16-17
- 二、 英国社区矫正的人道性17
- 三、 英国社区矫正的谦抑性17
- 四、 英国社区矫正的前瞻性17-19
- 第三章 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阶段及在实践中的现状19-24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的发展阶段19-21
- 一、 我国社区矫正的初期试点阶段19
- 二、 我国社区矫正的全面试行阶段19-20
- 三、 我国社区矫正的依法实行阶段20
- 四、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阶段的启示20-21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实践中的现状21-24
- 一、 北京社区矫正机制的现状21-22
- 二、 上海社区矫正机制的现状22-24
- 第四章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中存在的缺陷24-29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立法层面上的缺陷24-25
- 一、 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的可操作性差24
- 二、 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对社区矫正的种类规定过少24-25
- 三、 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缺乏对矫正对象权利保障的规定25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执行主体层面上的缺陷25-26
- 一、 司法所目前的条件不符合我国社区矫正的要求25-26
- 二、 司法所中社区矫正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不够26
-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操作程序层面上的缺陷26-28
- 一、 我国社区矫正在审前调查评估程序上的不足26-27
- 二、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管辖方面的不力27-28
- 第四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评估体系层面上的缺陷28-29
- 一、 评估系统的信息问题28
- 二、 评估系统的技术问题28-29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机制的对策和建议29-38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立法层面上的完善29-31
- 一、 制定统一标准、提高立法层级29
- 二、 增加我国社区矫正种类的规定29-30
- 三、 增加我国社区矫正被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机制30-31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执行主体层面上的完善31-33
- 一、 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来承担社区矫正工作31-32
- 二、 打造专业、稳定的社区矫正官队伍32-33
-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操作程序层面上的完善33-36
- 一、 完善社区矫正程序的审前调查评估33-35
- 二、 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交接互通与衔接工作35-36
- 第四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在评估体系层面上的完善36-38
- 一、 建立一套社区矫正机制评估体系36-37
- 二、 动态结构性模式是理想选择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0
- 谢辞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梦琪;英国社区矫正制度评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6期
2 胡陆生;社区矫正的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3 刘守芬,王琪,叶慧娟;社区矫正立法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4 苏彩霞;邵严明;;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对武汉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证调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谭恩惠;卫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积极性引导及参与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4期
6 刘晓梅;;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对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启示[J];犯罪研究;2006年03期
7 狄小华;;社区矫正评估研究[J];政法学刊;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8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