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国际关系中的安全化_国际关系中的军事变革_《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30 14:16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

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

周晓玲  

【摘要】: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在界定什么是“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国际关系为什么要研究人的因素。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人与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在于国际关系终究是人们之间关系的一种形式。因此研究国际关系必须研究人的因素,这是由国际关系的本质决定的。 人的因素作用于国际关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个体的人通过其外交能力、外交决策、个性心理,甚至健康状况等方式作用于国际关系,而群体的人则主要以人口数量、国民素质、民族性格及公众舆论等方式作用于国际关系。 人的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得本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更加变幻莫测。如何把握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尤其是个体的人的因素,对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人的因素毕竟只是影响国际关系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因此也不可将其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要综合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实把握好人的因素。只要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国际关系 人的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810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15
  • 第一章 研究国际关系为什么要研究人的因素15-23
  • 第一节 关于定义15-17
  • 第二节 研究国际关系为什么要研究人的因素17-23
  • 第二章 人的因素作用于国际关系的途径23-44
  • 第一节 作为个体的人的因素23-35
  • 第二节 作为群体的人的因素35-44
  • 第三章 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44-52
  • 第一节 如何看待个体的人的因素44-50
  • 第二节 如何看待群体的人的因素50-52
  • 小结52-53
  • 参考文献53-5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逸舟;“9·11综合症”与新的国际安全态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1期

    2 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及其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6期

    3 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建匀;论美感与道德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孙显元;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转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甘路有;杨艳;;《共产党宣言》对苏东剧变原因的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罗天强;李晓乐;;论消费者对技术的社会责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张野;;论文献的双重属性:知识性与商品性[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6 钟瑛;;试论邓小平利用外资思想及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指导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金瓯;;“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学解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志阳;;创业资本,一种新投资方式还是新资本形态?[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龙;金融国际化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3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6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吕耀明;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8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卫玲;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立;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大国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4 胡林英;论生活与德育目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尹力;体制转轨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保民;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黄春春;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伦理对策的构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亚青;制度霸权与合作治理[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7期

    2 蔡拓;时代的新质与前瞻[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7期

    3 张琏瑰;国家利益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特君;崔■;张继坤;;关于开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一课的设想(二则)[J];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2 廖鹤;;《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一书简介[J];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3 潘光;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西亚非洲;1990年04期

    4 李石生;;在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淡化了吗?[J];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01期

    5 杨运忠;;日美矛盾的激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2年03期

    6 刘金质;《国际关系入门》简介[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3期

    7 周凯;《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出版[J];当代亚太;1999年11期

    8 杨冠达;论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2期

    9 华林;史论结合,精心解读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评介[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谢晓娟,周延召;论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双重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介南;;略论郑和下西洋与明初国际关系[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罗丹;;麻生执政与中日关系发展走向[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熊乐兰;詹真荣;;斯大林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提要)[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郭榛树;;论江泽民的和谐观[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双龙;;媒体报道与“闯馆”事件——关于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报道之述评[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王立新;;“国际关系的基督化”:对一战的反思与美国传教团体内国际主义的兴起(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修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吕德胜;[N];解放军报;2010年

    3 ;[N];人民日报;2009年

    4 王义伟;[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世经政所 李少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卡拉加诺夫;[N];解放日报;2008年

    7 ;[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王日鹏;[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方祥生;[N];光明日报;2007年

    10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克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内地香港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艺;跨境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7 曹鉴燎;制度创新: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新格局中国经济安全的基本选择[D];暨南大学;2002年

    8 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周娅;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刚;国际关系中的金融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卢庆文;环境问题:国际关系中的新焦点[D];暨南大学;2000年

    3 夏自钊;话语如何建构“敌人”和“威胁”[D];复旦大学;2010年

    4 雷春斌;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因素[D];暨南大学;2000年

    5 赵为民;试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D];河南大学;2004年

    6 邱晓万;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李双歌;论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韵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5年

    9 廖震峡;中俄关系:国际关系动因视角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小峰;文化的国际效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5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5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