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简介、第四章、结论)翻译报告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简介、第四章、结论)翻译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4年
《国际关系》(简介、第四章、结论)翻译报告
崔艳艳
【摘要】:本翻译项目报告所选翻译文本为英国恐怖主义和政治暴力专家保罗·威尔金森(PaulWilkinson)撰写的《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该文本详细分析了国际社会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环境污染、核武器、化学与生物武器、人权和南北差距,并提出解决方案;总结了当前国际关系局势,呼吁建立民主政治。本翻译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项目背景、项目目标及意义和译文需求。第二章阐述研究背景,包括作者简介、原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和语言特征、指导本翻译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第四章总结翻译启示、翻译教训及仍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惠卿;张志红;;浅谈翻译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2 马万平;;析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3期
3 林黄真;;浅释英汉翻译中的难点——文化差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崔立如;;关于中国国际战略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德海;;跨文化翻译中的错位与应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段秋霞;;英译汉中句子的“拆译”技巧[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姜波;;翻译对等的最佳方法——语用翻译[J];才智;2008年01期
5 安登贤;;从目的论角度看“陇上江南”的翻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袁式亮;;功能对等理论视觉下会展标题翻译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1期
7 李春慧;;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之浅见[J];大家;2010年18期
8 田茂;李生禄;;论商业广告翻译——以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庞焱;;日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东南亚研究;2008年02期
10 赵祎文;;英汉翻译中悖论的发现及理解[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飞娜;;关于技工院校商务英语中商标翻译教学的探究[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会军;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郭金峰;俄罗斯亚太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4 熊欣;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目的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公示语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维;谈目的论关照下变译手法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李国华;航空术语的特点及其翻译[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肖柯欣;会计英语特点及其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译[D];天津大学;2011年
5 段晓鑫;从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看英语学术论文的汉译[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宋文;汉英交替传译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7 王兴华;英语学习者的商务合同译文与英语平行文本的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瑱懿;适应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陈连贵;翻译伦理研究方法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李莎;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秀海;论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李建莉;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伍小龙,丁卫民;英汉思维方式比较与语言翻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张义;;语言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龚爱华;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司显柱;;论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刘建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陈钰灵;罗亦君;;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2期
9 李楠;朱静波;;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范欣欣;;“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西虎;当代中美关系浅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2 刘波;;凡尔赛体系未能维护一战后世界和平的原因探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刘禾;;“话语政治”和近代中外国际关系[J];读书;2010年01期
4 黄正柏;;五十年代西德的重新武装问题与欧洲国际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5 缪印堂;;一笑三思[J];三月风;1997年06期
6 佩里·安德森;三种新的全球化国际关系理论[J];读书;2002年10期
7 朱烈荣;;“一股作气”?[J];咬文嚼字;2002年08期
8 顾莹惠;;“史迪威事件”与战时中美英三角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尚劝余;;国际关系的演化变迁与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J];史学集刊;2007年04期
10 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介南;;略论郑和下西洋与明初国际关系[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罗丹;;麻生执政与中日关系发展走向[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熊乐兰;詹真荣;;斯大林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提要)[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郭榛树;;论江泽民的和谐观[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双龙;;媒体报道与“闯馆”事件——关于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报道之述评[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王立新;;“国际关系的基督化”:对一战的反思与美国传教团体内国际主义的兴起(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修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吕德胜;[N];解放军报;2010年
3 ;[N];人民日报;2009年
4 王义伟;[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世经政所 李少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卡拉加诺夫;[N];解放日报;2008年
7 ;[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王日鹏;[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方祥生;[N];光明日报;2007年
10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克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内地香港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艺;跨境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7 曹鉴燎;制度创新: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新格局中国经济安全的基本选择[D];暨南大学;2002年
8 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周娅;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刚;国际关系中的金融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卢庆文;环境问题:国际关系中的新焦点[D];暨南大学;2000年
3 夏自钊;话语如何建构“敌人”和“威胁”[D];复旦大学;2010年
4 雷春斌;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因素[D];暨南大学;2000年
5 赵为民;试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D];河南大学;2004年
6 邱晓万;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李双歌;论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韵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5年
9 廖震峡;中俄关系:国际关系动因视角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小峰;文化的国际效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简介、第四章、结论)翻译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