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机制_构建大宗商品全球治理机制
本文关键词:全球治理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宗商品价格是二十国集团(G20)洛斯卡沃斯峰会主要议题之一。大宗商品涉及范围主要包括能源、资源及农产品,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大宗商品供给与价格的稳定性对各国经济实现稳健复苏或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关键性大宗商品例如石油与粮食却出现价格大幅波动。
总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体现三方面因素影响。第一,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随着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的变化而大幅波动。第二,大宗商品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存在过度投机情形,导致价格脱离实际供需状况制约。第三,一些重要大宗商品主要供应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形势缺乏稳定性,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向日趋政治化。
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复杂化使得G20致力于推进相关研究,并为稳定价格采取一系列举措。
首先,力求提升大宗商品市场透明度。G20戛纳峰会就致力于从两方面促进大宗商品市场透明度:一是大宗商品实物交易透明度,包括其供给、需求、储藏状况的数据透明度;一是大宗商品金融市场透明度。在实物交易方面,G20倡议成立了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以汇总全球农产品交易信息;同时积极主张增强现存石油市场信息数据库,并将天然气数据也纳入该数据库。
其次,鉴于大宗商品受出口限制措施增加,一些国家希望在洛斯卡沃斯峰会继续讨论这一情况。一般而言,出口限制与价格波动有密切联系,后者往往是前者的诱因。例如在粮食价格高涨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就曾经限制粮食出口,以保障本国市场。发达国家则不断主张在大宗商品出口领域应严格遵循世贸组织奉行的自由贸易宗旨,欧盟还提出“原材料倡议”,主张各国应确保原材料市场准入不受任何阻碍,实质上体现出发达国家试图加强控制原材料供给来源的意图。
此外,有些国家试图将稀土问题也纳入大宗商品问题讨论。应当指出,虽然稀土也属于大宗商品,但其生产供应量与价格都较为稳定,并不应成为关注焦点。目前全球稀土年产量12.4万吨左右,,中国产量占96.8%,体现出稀土资源储藏与其生产及出口格局严重失衡,而中国的出口配额政策对改变失衡格局已经产生一定效果。比如日本推动的稀土供应多元化战略已经大有进展,2013年可能实现对中国稀土出口依赖度从80%降低到50%。这说明中国的稀土政策正在带动全球稀土生产和投资格局调整。
温家宝总理年初参加世界未来能源峰会时提出,中国倡导在G20下建立涵盖能源生产方、消费方、中转方的全球能源市场治理机制,制定公正、合理、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构建能源市场的预测预警、价格协调、金融监督、安全应急等多边协调机制。事实上,这一倡议也可推广到大宗商品全球治理机制。中国可以倡导推动建设相应的环境补偿机制、技术共享机制、价格稳定机制,既考虑供应的充足性,也考虑对环境损害的预防和补偿,实现商品充分供给与收益公平分享的双重目标。
薛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本文关键词:全球治理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3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