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3)

发布时间:2016-10-13 14:21

  本文关键词: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三、关于“一边倒”的评价

  随着近年来国际格局出现巨大变动,以及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和重大外交实践的不断增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逐渐以一种更为开放和审慎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一边倒”政策。总体来说,学者们都认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出“一边倒”的选择是合理的。

  陈再生就是从四个方面对“一边倒”政策的积极影响来作出评价的。他认为“一边倒”战略的确立及实施,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上看,“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确立及其实施,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为世界和平与民主注入新鲜血液。{32}有学者作了类似评价,认为通过“一边倒”,,在苏联的帮助下,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奠定了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吸收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新中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3}胡礼忠也总结指出,“一边倒”在外交上为新中国赢得了主动地位和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成功地建立和巩固了同以前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盟关系,突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孤立、遏制和封锁中国的图谋,并且带动一批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新型的外交关系;在经济上为新中国争取到了国际革命力量尤其是苏联的援助,进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34}这些对于积极影响的评价比较具有代表性。

  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对“一边倒”政策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有人从“一边倒”对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的影响着手分析提出,“一边倒”政策导致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过渡时期理论。而过渡时期理论不是毛泽东思想中固有的,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也毫无关系,更多是受国际的影响,特别是前苏联的影响。这一理论在前苏联的实践,形成了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而以过渡时期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中国在较长一段时期几乎与世隔绝的闭关和半闭关状态。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很少了解,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四面出击;在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关起门来无穷无尽地搞斗争,使国家经济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与世界发展的巨大反差。{35}还有学者提出,“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36}

  有研究者从意识形态在“一边倒”决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认为这一政策并不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导致来自太平洋方向的威胁加大,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在西太平洋被封锁和包围,根本利益遭到严重损害;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除苏东外,建树较少,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战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同时也使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军工,重内地轻沿海,而且还构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倾思潮泛滥的促动因素。{37}张秀华对此持相似观点,她认为“一边倒”首先考虑的是意识形态因素,极大的限制了在同各国建立正常关系问题上的选择范围,也影响了独立自主的真正实现,这种情况下,“一边倒”必然难以为继。{38}

  章百家则对于“一边倒”政策的评价持平衡的态度,即既看到弊又看到利。他认为,总的来看,这个决策是成功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这一格局下,中国政府所寻求的主要外交目标都基本达到了:同苏东建交,通过同盟关系解决了安全和经济援助问题,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大陆的残余。以回顾的眼光看,就短期而言,“一边倒”无疑有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就长期发展而言,造成了外交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39}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一边倒”政策的重要方面进行了综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政策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学者视角的差异,有一些结论存在着脱离唯物主义历史观,苛求前人的问题。比如,关于是否真的存在着“一边倒”以外道路、能否争取到美国的真诚支持以及“一边倒”的利弊孰大孰小等问题皆属此类。但相信随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研究资料的不断发掘和丰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一定还会有新的更优秀的成果涌现出来。

  ①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②邓小玲:《从“一边倒”到“新型伙伴关系”——三代领导核心的国际战略思想》,《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③郭美兰:《美国的反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④姜中才:《“一边倒”——中美关系的历史反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⑤田静:《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政策的确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⑥于岩青:《“一边倒”外交思想形成始末》,《历史教学》2003年第6期。

  ⑦贺朝霞:《“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⑧李妍:《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⑨陈再生、覃帖珊:《“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出台及其原因剖析》,《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⑩刘建飞:《意识形态对新中国“一边倒”决策的作用》,《国际论坛》2000年第5期。

  {11}刘建平:《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2}张威:《意识形态的“镜像化”:以“一边倒”对外决策为个案的考察》,《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13}张郁慧:《向苏联“一边倒”外交决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3期。

  {14}程珂:《再论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形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5}周建超:《再论“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成因》,《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6}李海燕、潘正祥:《新中国为什么“一边倒”——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有关观点》,《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17}{30}张衍霞:《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形成及其原因》,《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8}孔寒冰:《并非一方的选择结果——论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产生》,《俄罗斯研究》2003年第2期。

  {19}杨彩娟:《论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福建党史月刊》2007年第4期。

  {20}{25}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21}{28}王国学:《对建国初期毛泽东“一边倒”战略方针的再探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4期。

  {22}陶季邑:《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新中国“一边倒”政策的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3}李妍:《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4}{39}章百家:《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对50年来中国外交格局演进的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6}孔寒冰:《“一边倒”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

  {27}李政敏:《略论建国初期毛泽东“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9}赵艳霞、聂玉宽:《试析“一边倒”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1}胡礼忠:《中国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6期。

  {32}陈再生:《“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得失评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3}颜永琦:《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4期。

  {34}胡礼忠:《中国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6期。

  {35}张华腾:《毛泽东“一边倒”国际战略与过渡时期理论的提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6}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北京党史》2004年增刊。

  {37}隋淑英:《论“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局限性》,《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38}张秀华:《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战略的新认识》,《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5)

  


  本文关键词: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39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3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