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与光影(龚铁鹰 著)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行旅与光影》 龚铁鹰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题词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从事外事和对外宣传工作,先后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作之余,作者用笔和相机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有十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专栏,还有一些篇章发表在国内的杂志和地方报刊上,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各国风情和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许多篇章值得走向现代化的国人思考。过去这些文字也曾在新华网的文化专栏发表过,此后作者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通过这些文章介绍了国外的森林公园、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外的新闻管理等等,其中访问朝鲜和印度的见闻,让我们和他一同体味了置身于这些国家的鲜活感受。网络曾推荐他的博客参加博客评选,称他是一边生活、一边思考的人。
现在,作者将在国内外游历的文字配上图片编辑成册,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由于作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使书中的篇章增加了直观性和现场感,成为一本雅致的图文并茂的好书。
【作者简介】
龚铁鹰
龚铁鹰,男,1954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现任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5岁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此后到河南南阳三线厂当过铣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担任过营教导员、师和军政治部干事。1986年转业到天津工作,从1991年起,先后担任过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处长、天津市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
2004年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发表论文:《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2007年在该杂志发表论文:《论软权力的维度》;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国际关系中软权力的层次分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转载《论软权力的维度》一文。2008年7月,出版《软权力的系统分析》一书 。《国际时事述评集》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目录】
读书散记 2
宁静的喜峰口 4
蒋介石故乡溪口印象 5
夜行街亭 8
麦积山印象 10
离情洒满日月山
12
天津蓟县采风 16
古镇同里 20
承德行旅 24
丽江行旅 28
束河古镇 32
庆王及其府邸 36
荷兰花市
40
感受威尼斯 44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文艺复兴之城
—— 佛罗伦萨印象 50
驶向中国 54
感受丹麦王子的盛世婚礼
57
丹麦人鸟情 60
柏林墙——查理检查站 62
我在维也纳看音乐剧《芭芭瑞拉》 66
烟雨蒙蒙苏黎世 69
老照片续写新友谊
72
穿越黑森林 74
小事难忘 80
河之韵 82
感受欧洲人的休假 86
都市绿洲——国外森林公园一瞥
90
美国1996 94
我在美国百老汇看音乐剧《演艺船》 98 罗托鲁瓦印象 101
库克石屋 104
中医中药在澳洲
105
敬畏 征服 和谐 108
海上仙境留尼汪 111
毛里求斯之旅 114
印度纪行 120
锡克庙与锡克教
128
印度司机拉克拉 131
尼泊尔散记 134
寻觅红河 141
丰碑与坟墓 142
新加坡的新闻管理
144
新加坡的车辆管理 145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 146
狮城才俊 147
马六甲三宝山 148
访日散记(二题)
150
老龄化 新产业 155
松涛园里浓浓情 156
朝鲜纪行 158
釜山一瞥 168
济州岛游踪 172
导游小裴
176
感受韩国人的婚礼 178
韩国值得借鉴之处 181
动感韩国 闲适韩国 184
阻断与连通 188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
192
香港组图 194
读书散记
读书记难
文革那年月,城里无学可上,我就去下乡。十五岁的年纪扛180
斤麻袋上粮
囤,我咬咬牙可以坚持,唯一觉得难以忍受的是没有书读。
冬天,正是中苏关系紧张的时候,黑龙江兵团修战备工事,我们武装排去山
里施工。或许是由于远离连队,无人再追查所谓“违禁”的书籍,各地的青年人
将历经劫难保留下来的书带到了山里。像《斯巴达克思》、《罗亭》……
白天,我们刨冻土、伐林木,晚上,十几个年轻人钻进帐篷,在灰暗的油灯
下读书。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时代的一幕:深夜,老林子里偶尔传来干树枝断裂的
声音,帐篷里,用油桶改成的大火炉炉火正红,一个个年轻人不顾劳累一天后的
困乏,忍受着包米面对胃肠的折磨,趴在大通铺上,贪婪地读那些破损的卷边的
书。
书是要排队阅读的,由于我年龄最小,直到返回连队,我也没有读到那本《
斯巴达克思》。
后来,我去当兵。团队驻扎在望都县叫做“八里庄”的地方,出营房四野全
是村庄,仍是无书可读。不久,我调到团政治处工作,那时已是七十年代中期,
或许是“文化”的命革得差不多了,气氛变得稍稍有些宽松。终于,史书最先开
禁了。当时,我们组织股股长是来自孔孟之乡的山东人,对历史颇有兴趣,他给
我授权,二十四史每出一套,股里就买一套。后来《资治通鉴》出版了,我们俩
又专程去保定,每人买了一套。当时书价是三十元,要花去我们近半个月的工资,
二十本书提在手里走街串巷,手都勒肿了,可我们却万分欣喜,因为手里提的是
我们的心爱之物。
读书记趣
当时,还有一种书,书后都标有“内部出版”字样,像《落角》、《多雪的
冬天》、《第三帝国的兴亡》……由于保定离北京很近,许多北京的官员子弟在
保定部队的师、团当兵,他们有找来这些书的渠道。于是,在团里形成一个读书
圈,常常是新书刚一出版,他们探亲回来就把书带到营房,一本书刚在小圈子里
传阅完毕,另一本书又来了……那是一个疯狂地、贪婪地阅读的时期,因为有了
书的源头。
当时,文学书也陆续开禁,那时我已经同县里的书店建立了很“铁”的关系。
有时,像《当代英雄》、《高老头》、《我的大学》那样的书,每次书店只来一
两本,店员都要给我留下。星期天,我就去买书,回来先不忙着回营房,买点小
吃,途中找一处幽静的草坡或大树旁或坐或躺,看书中的那些悠悠往事。风轻轻
地在耳边吹,白云悠闲地在天上飘……那种读书的境界实在太美了,在今日嘈杂
的闹市里是再也寻觅不到了。
最惊险的一幕是部队在唐山抗震救灾的时候。后期,人救完了,房建完了,
每天的日子就有些悠闲,团政治机关的几个干事就去唐山图书馆借书。管理员出
于对部队救灾的感激之情,出手非常大方,每次都借给我们一大摞书。如《约翰。
克里斯朵夫》、《摩尔弗兰德斯》……当时,我们听说一个“大人物”激赏《基
督山恩仇记》、《红与黑》。我们问馆员,馆员说没有。我们问在那里清整图书
的北京大学的教师,她们头一歪,嘴向书库一努……第二天一早,我们几个人背
着馆员去临时书库找这两本书(门已震坏,锁不上)。正当我们全神贯注于书架
上时,忽然听到后面有声音,,我们猛回头,是那个馆员,我们都愣在那里……
读书记人
在那个找书读的年代里,最让你难忘的是那些给过你帮助的人。在望都部队
的时候,我听说附近几个县里书最多的是定县师范学校的图书馆,星期天,我就
去那里找书。一个中年女教师管理图书。那是一个对军人颇为信任的年代。由于
许多书被认为是“封资修”的货色,连学生都不能随便进书库,她竟让我进去随
便翻览。篮球场大小的书库里四处蒙尘,据说许多精华本已被“支左”的一个首
长捋去。但是,当我拂去书上的灰尘,还是发现了许多好书!我第一次看到《资
治通鉴》的线装本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书也是在那里。我永远忘
不了那个至今我都不知道名字的普通教师,她不但允许我翻览,还同意我借阅,
是她在那个灰暗的年代里,给一个青年人开启了知识之窗。
后来,保定市图书馆开馆了,我又去那里找书。望都距保定几十公里,星期
天,我坐上火车去保定,先是每周去阅览室看杂志,也可借些书在那里翻阅。可
毕竟一天时间太短,我就和阅览室的一位上年纪的管理员商量能否办个借书证。
我不在保定市工作,又是部队的,办证根本没有先例。可那个老馆员或许为我往
来奔波读书的劲头所感动,他竟然给我找了一张办证的卡片!我填好了,随他去
盖章。这时,我听到别的馆员在斥责他。我站在门外惶恐不安。最后,我听到他
说了一句:“我可以担保!”于是,借书证终于办下来了,这可能是保定市图书
馆唯一的市区之外的借书证,一切都因为这个善良的老人!
如今,这些事情都过去很多年了,那种毁灭文化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可
每当回忆起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我心里都会涌起感激之情!他们无职无权,人微
言轻,可他们最懂得文化的可贵!那是一个耽误人的年代,可又有许多这样的好
人在关心人;那是一个毁灭文化的年代,可文化没有被毁灭。许许多多这样的
“小人物”,像暗夜里的火种,点燃文明之火去战胜愚昧——这正是我们中华民
族不可战胜之处!
小事难忘
从国外归来,什么印象在你心里最难忘?是秀美的风光?风光可以摄入你的图片里;是繁荣的都市?这繁荣正一天天在我们的城市里翻版!是小事,小事最难忘!
在华盛顿,我们的汽车驶近波托马克河旁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薄暮时分,
下班的车流在路口的四个方向排起长列。这不是一条干道,也就没有信号灯、没
有交通警。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交通没有一点混乱,四个方向的汽车都停在白
线之外,纵向对面的两辆汽车驶过,横向的两辆汽车再驶入,再轮到纵向的汽车
……排在后面的车就静静地停在那里,等待依次驶去。美国人的法制观念在那一
刻得到完美的体现!那时我想到了我们没有警察、没有信号灯的路口,对现代化
的理解就深刻了几分!
在日本管理研修班整洁的教室里,正在举行开学典礼,我发现,一个学员把
嚼过的口香糖胶用手摁在课桌下,到外面照合影的时候,他又在水泥地面啐了一
口。前一幕看在我这个同胞眼里,相安无事;后一幕看在研修中心日本校长的眼
里,他一言不发,保持着我们初见时的那种沉静和微笑。合影结束,众人散去,
他从口袋里掏出纸,弯下腰把唾液擦去……
如果看一下日本古代的绘画,那里不乏攻讨杀伐的画面,可再看一看今天讲
究法制、鞠躬如仪的日本国民,你不能不承认,日本的国民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
的成功之处。
应我们接待过的瑞典摄影家的邀请,我们访问瑞典小城马尔默。清晨,摄影
家代表团的成员起来四散拍片,我渐行渐远竟忘了归途。这是北欧冬日宁静的早
晨,我想问路,却不见路上的行人,只有斜射的阳光勾画出民居的独特情调,诱
惑你继续拍片。这时,一辆小汽车不期然进入视野,走下一个要回家的年轻女子。
我向她询问归途,她解说清楚后走出几步,忽然又转回身,问我要不要用车送,
我谢过她自己向回走,心里却涌起一阵感动,为人与人之间这种本应有之,却似
乎已淡漠的信赖感动!我想,这位女子的态度,是在一个人们都相互信赖、也值
得信赖的社会环境里才会有的反应,这位女子的态度,也是评判社会治安情况的
最好标准。
这些都是出访中的小事,然而,小事难忘,因为点点滴滴的小事可以折射出
国民素质的方方面面!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这原也是我们民族的
传统格言,有些人却忘记了。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不难勾画,现代化最艰难的部分,
也许正体现在这些小事中!
寻觅红河
我们住在河内巴亭郡的一家饭店,饭店旁一汪碧水,水波荡漾显得今日越南
人生活得那样宁静。湖畔旁是一个个水泥长凳,一个戴着近视镜的中学生正伏在
凳上写作业,他被旁边走过的我们所惊扰,抬起头来以探询的目光看着我们。不
被惊扰的是那些谈情说爱的年轻人,典型的越南绿盔帽放在长凳下,自行车静静
地立在面前,聆听着一对年轻人细说那动人的故事。一阵童稚的笑声爆发出来,
是放学的学生们涌出了校门。
清晨,饭店前的街道变得喧闹紧张。一辆又一辆的摩托车穿梭往来,大多是
父母送儿女上学,不论男女一律骑跨式摩托。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母亲,骑着摩托
疾驰而过,孩子坐在她们身后,不时地向前倾身说些悄悄话。母亲的黑发在风中
飘动,显得那样潇洒。
在河内,这是每天出现的场景,我们总觉得还应该找寻些什么……是红河,
那条来自中国的河!
两辆汽车载着我们在河内穿行,驶过一条条或宽或窄的街道,转过弯弯曲曲
的小巷。突然,车向右一拐,司机说,前面就是红河。
眼前的红河水在静静地流淌,一艘飘着越南国旗的渡轮停靠在岸边,宽阔的
水面上浮着几个捕鱼的小划子。这就是那条从中国发源的河!这就是“中国,越
南,山连山,江连江”那首歌里唱过的那条河!岁月沧桑,风云变幻,不变的是
这条河。她以阔大的胸怀把两国人民连结起来,她以充沛的水量滋润着两岸的人
民。更可贵的是,她有一种精神力量,使人们体会和平与友谊的价值。
在河内市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一位官员点着自己的胳臂说:“我身上还有你
们中国的东西呢。”我们知道他的弦外之音。因为宴会的气氛非常友好,在座的
其他越南朋友都在畅叙越中友谊,我们没有理会他。酒会的友好气氛越来越浓郁,
我们谈到周恩来和胡志明的友谊,谈到战争年代两国人民的相互支援。一首歌在
宴会厅响了起来:“中国,越南,山连山,江连江……”,这是合唱,歌声出自
在座的每个人,包括那位官员。歌声止息,每个人的心都不再平静,尤其是我们
中方人员,我们心里既有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又有对对方随之发生的事情的惋惜。
这时候,那位官员端着酒杯站起来,向我们这边走来。他用那只“留着中国人的
东西”的手臂拍着我们的肩膀,向我们一一敬酒。或许是现场的气氛感染了他,
或许是他觉得最初的话在这种场合有些失礼。当我们把杯子碰到一起时,我们站
得很近,我可以感受到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友好情意!
我想,就如同那条连结中越两国的红河,虽然历经风云变幻,河水却永远奔
流在两国的土地上。在两国人民的心中,也有红河之水在奔涌!
原载《人民日报·国际副刊》 1999年9月5日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