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_《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中日韩旅游合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岛大学》 2012年
中日韩旅游合作研究
李涛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与相互依存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日益突出,国家间的旅游合作也已经成为国际合作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日韩三国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开展旅游合作既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获得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又能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在应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传统和非传统因素时,只有通过多边合作才能得以更好的解决。研究中日韩旅游合作的现状和特点,有利于我们了解各方旅游合作的成就与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推动各方在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此同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国际合作的理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文章力求通过分析,力图在吸收国际关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已有的学术成果,对在中日韩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旅游合作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全面总结旅游合作在国际关系中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主要从现阶段中日韩三国在旅游合作中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等展开论述,探讨解决对策,并冀求对青岛在中日韩旅游合作中的机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F593.13;F593.1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成;中日韩滑雪旅游的合作与发展[J];冰雪运动;2004年05期
2 梁春媚;;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基本模式与效应[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李英武;;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若干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4 宋魁;;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与新构想[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5 张震;东亚旅游业的发展与合作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1期
6 朴松爱;张小妮;;中日韩三国国际旅游发展进程及其影响因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胡文海;朱晓华;蒋文燕;;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特征及其对比[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8 岑彩云;;中日韩旅游合作从理性向现实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化解[J];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05期
9 史宝华;赵恒德;;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构想[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孙洁,冯学钢;欧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与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体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龚立仁;[N];中国旅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梅毅;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D];武汉大学;2006年
2 梁春香;中日韩跨国旅游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娄伟;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爱莲;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欢;当前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D];四川大学;2002年
2 王莉;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3 薛刚;东亚旅游发展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严辉华;新世纪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姜华;“环黄海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孙巍;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姜艳;东亚安全合作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青岛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3 周迎春;;跨国公司: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陆林;丁德光;;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刘艳房;;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调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7 常笑;;从《君主论》看现实主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桑雷;;全球化视角下霸权思想的理性思维[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侯发兵;王安平;;国际冲突的蛛网模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显红;余芳;安锺洙;翁碧云;秦萍;金霞;;中韩建交以来中韩入境旅游流流动时空演变趋势与特征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李刚;赵宇茹;张晓帆;;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与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孟庆宝;;评析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文化因素[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尤安山;;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缘经济的影响[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5 刘志云;;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之路:一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路径[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向丽华;;对问题导向研究倾向的评估——以对外援助研究为例[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张雪鹏;;利益、权力、机制和认同:国际反恐合作的多维分析[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10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娟娟;合作与纷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考察[D];南开大学;2010年
8 蔺庆校;区域贸易协定内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常笑;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孙远胜;中韩油气产业国际合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婷;建立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昕春;;东北亚国家意识形态差异对区域合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汪德根,章锦河;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田强,马骏;跨文化交流在历史发展中的定性和定位问题[J];北方论丛;1999年02期
5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庞学臣;文化与旅游互动及增值效应的探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7 赵华;马耀峰;许聪聪;;入境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8 伍中信;曾繁英;;集群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需求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9 张德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大众滑雪旅游[J];冰雪运动;2003年03期
10 张广瑞;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牛锦霞;[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戴斌;[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浙江记者站 徐文潇;[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信;[N];广西日报;2009年
5 陈鹰;[N];江南游报;2007年
6 记者朱梦魁、管克江;[N];人民日报;2002年
7 ;[N];人民日报;2002年
8 门洪华;[N];学习时报;2005年
9 王建;[N];西藏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渝梅;东亚地区合作与中国的软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邝艳湘;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相互依赖与世界和平[D];外交学院;2008年
7 徐秀军;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柏文;国际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探析——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为例[D];云南大学;2003年
2 黄世坤;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安勇;;海峡两岸加强旅游合作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陈红玲;;广西与泰国旅游合作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7年07期
3 马耀峰;;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J];丝绸之路;2009年16期
4 乌兰;;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发展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24期
5 栾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的广西旅游业发展[J];江苏商论;2010年08期
6 廖志豪,张光远,吴丽华;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孟庆顺;;香港在泛珠三角旅游合作中的角色[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6期
8 乌兰;;在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合作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9 乌兰;;区域旅游合作整体化发展途径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陆丹丹;赵永波;;桂粤台旅游产品一体化分析及合作构想[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体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2 王辉;杨兆萍;;跨国旅游合作驱动因素研究——以新疆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周哲;洪国志;;对等开放,深化粤港旅游合作[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4 苟世永;;关天区域中宝鸡与天水开展旅游合作的思考[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爱莲;魏小安;;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跨界管理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李爽;;对厦门、漳州、龙岩三市旅游合作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辛圆;黄硕琳;;中日韩海洋管理问题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郑耀星;韩志强;;基于海峡旅游合作背景下的福州旅游发展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9 郑耀星;刘少艾;杨武恒;;闽东北五市旅游资源整合刍议[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永文;张安民;;空间分离型旅游主体区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以开封市和杭州市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龚立仁;[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王红林;[N];东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洪峰;[N];云南日报;2009年
4 黄丹;[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记者 李玲;[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赵利 本报记者 王大壮;[N];吉林日报;2010年
7 江苏省旅游局 袁丁;[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记者 储东华;[N];云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喻波;[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10 尼办;[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辉春;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红梅;中日韩三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乔雯;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陈清龙;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朴喜荣;中日韩构建自由贸易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徐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中日韩旅游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王春雨;黑龙江省与韩国旅游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刘漫漫;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骆泽顺;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5 张宁;高铁时代背景下闽浙旅游合作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6 苏氏妆;越南高平省与广西旅游合作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卫红;基于博弈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洁;中日韩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崔俊涛;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严辉华;新世纪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日韩旅游合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