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外交实践与发展构想

发布时间:2016-11-04 15:58

  本文关键词:解读国际关系的规范模式:国际机制诸理论及其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8年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外交实践与发展构想

任小玲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度理论及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国际制度是规定行为角色、限制行为和塑造预期的一系列持续存在的和相互关联(正式和非正式的)的规则。通过参与国际制度来加强国际合作,增进国家利益,成为各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历史潮流,中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制度在实现国家利益过程中的作用,并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全面参与现存的国际制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国际制度的积极作用,规避其局限性,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改造和重建国际制度,构筑一套维护国家利益的国际制度体系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上对国际制度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中国与国际制度关系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与审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20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7
  • 一、国际制度的理论分析7-20
  • (一) 国际制度概念及其基本特征7-13
  • (二) 国际制度的功能及局限性13-20
  • 二、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外交实践20-36
  • (一)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时代需求20-26
  • (二)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史进程26-29
  • (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外交活动29-36
  • 三、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选择36-46
  • (一)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问题与挑战36-41
  • (二)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构想41-46
  • 结论46-49
  • 参考文献49-54
  • 论文摘要54-57
  • ABSTRACT57-61
  • 后记6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6期

    2 门洪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J];国际观察;2002年03期

    3 秦亚青;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终结[J];国际论坛;2001年03期

    4 胡慧敏;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制度的效用[J];国际论坛;2004年02期

    5 蔺雪春;;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与中国的参与[J];国际论坛;2006年02期

    6 张清敏;;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J];国际论坛;2006年02期

    7 舒建中;;解读国际关系的规范模式:国际机制诸理论及其整合[J];国际论坛;2006年03期

    8 时殷弘;关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5期

    9 夏立平;;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10 隋书卿;;试论国际机制及中国对国际机制的参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孔令刚;;中华文明与中国发展模式——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5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刘艳房;;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调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9 陈万里;汝涛;;海湾合作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4期

    10 钱学文;;新世纪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刚;;文化“软实力”与发展“硬道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比较研究[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巧荣;;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宏敏;;WTO与非政府组织[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李义虎;;两岸经贸与两岸关系的有效预期[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5 杨德明;;WTO与中国四区域知识产权制度协调[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津津;;试论非政府组织在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中的作用与局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吕虹;;中国官员入主国际组织:中国融入世界的新见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9 孟庆宝;;评析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文化因素[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吴莼思;;联合国与国际反恐合作——兼论联合国与美国的关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紫翔;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内政府机构改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西仁塔娜;海湾合作委员会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常笑;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高杨;南海问题的以和求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安德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协调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孙祎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金;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杨洁勉;布什连任和中美关系的走向[J];国际观察;2005年01期

    3 秦亚青;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终结[J];国际论坛;2001年03期

    4 奥兰·R·扬,仕琦;世界事务中的系统论与社会论——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6年02期

    5 门洪华;联合国机制浅析[J];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03期

    6 雷兴长;论90年代中国多边首脑外交[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7 潘志高;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变与不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初探[J];美国研究;1997年03期

    9 陈鲁直;联合国秘书长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J];美国研究;1995年02期

    10 资中筠;百年思想的冲击与撞击[J];美国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艾斯罗德 ,R·考恩 ,刘海涛;无政府状态下赢得合作的策略与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11期

    2 舒建中;鲁杰“多边主义”理论述评[J];国际论坛;2005年01期

    3 苏长和;;中国的软权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4 ;编者的话[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1期

    5 王荣华;陈寒溪;;国际制度与中国红十字会立法[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1期

    6 余建军;修正结构主义批判——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国际制度偏好的理论评估[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5期

    7 王传兴;制度效果:国际制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4期

    8 郭萍;;积极参与东亚国际制度建设是中国的战略选择[J];东南亚纵横;2005年12期

    9 王玮;;国际制度对非成员国的作用[J];国际观察;2009年02期

    10 李志永;张月英;;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金之;;国际制度的群体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2 王玮;;国际制度对非成员国的作用[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余建军;;身份、规范与利益——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于宏源;;国际制度在中国的内化——以国际防止气候变暖制度为个案的分析[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5 杜娟;;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论:理性主义国际制度研究的新发展[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6 卢宁;党亚峰;;国际制度形成的阻力研究:一个尝试——以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为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秀军;;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文本解读与反思[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殷翔;;国际机制研究与美欧反恐合作[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徐婷;;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的成就与不足——以国际气候变化合作制度为例[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10 任晓;;论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和平崛起[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陈昌煦;[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杨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苏长和;[N];东方早报;2011年

    4 王彦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沈丁立;[N];人民日报;2006年

    6 门洪华;[N];学习时报;2005年

    7 沈丁立 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本报特约编译 晓研;[N];世界报;2010年

    8 本版编辑 吴重庆 任剑涛 麻国庆 唐贤兴;[N];南方日报;2006年

    9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旅港投资银行家 韩方明;[N];中国电力报;2007年

    10 王逸舟;[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国;国际制度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玮;跨越制度边界的互动——国际制度与非成员国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韦进深;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5 李海龙;跨大西洋安全关系的制度化:从理性选择到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6 马兰起;脆弱性博弈与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的创建[D];外交学院;2010年

    7 冷鸿基;国际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时期国际规范退化[D];外交学院;2013年

    8 蓝海涛;国际农业贸易制度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王霄鸣;美国农业保护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世财;全球治理视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俊;国际制度的国内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李志永;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以人权B公约和中国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刘鑫;国际制度能力与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晓燕;国际制度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均山;中国参与准则型国际制度:中国参与APEC的案例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6 张振庆;中国融入国际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外交学院;2001年

    7 刘森豹;多层次全球治理初探[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微微;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一种制度理论视角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瑞;论美国的国际制度霸权[D];南昌大学;2012年

    10 任小玲;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外交实践与发展构想[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解读国际关系的规范模式:国际机制诸理论及其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4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