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国外交决策过程_外交部官员:公众意见是中国外交决策的重要参考

发布时间:2016-11-05 10:32

  本文关键词:中国外交决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新网9月3日电 (郭金超)在当前,中国外交的政策、理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国内外公众的广泛关注,公共外交这一发挥“巧实力”的重要工具,也已悄然成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

去年底,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公共外交这一新型外交形式,已成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杨洁篪指出,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公共外交现在是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中国外交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式推行公共外交,“外交部开放日”的设置、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的频频召开等,这都加强了与国内外公众的沟通与联系,让外交走下了殿堂不再神秘。而发行中国外交年度画册也是外交部近年来推行公共外交的重要尝试。9月3日,在《中国外交2009》的首发式上,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在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决策、政策规划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的意见。

他说,当前来自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信息,甚至是网民的意见都是中国外交决策、政策规划时的重要参考。但他也强调正确引导舆论、媒体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至关重要。

乐玉成表示,中国外交力求公开、透明,,面向大众,发行《中国外交2009》是向公众介绍中国外交的一种新方式,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国内外公众介绍中国外交过去一年的成就,使公众更加直观感受、了解中国的外交工作。

作为推行公共外交的重要举措,中国外交年度画册于2009年首度创刊,今年是第二次发行,此后将每年出版一册。《中国外交2009》画册把新闻纪实同摄影艺术融为一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用视觉图景记录中国外交过去一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画册信息全面、权威、独特,是中国外交理念、外交政策和外交实践的生动展现。

相关报道:

外交部官员:中国外交政策与民意无根本性冲突

杨洁篪: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开拓方向

相关评论:

香港文汇报:中国公共外交 诉诸西方民间人性对话

唐小松:从世博会看中国防御性公共外交

联合早报:民生问题使中国仍将韬光养晦

驻外大使调整折射外交思维:傅莹模式获认可


  本文关键词:中国外交决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5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