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为什么和平外交_《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
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
杨宁宁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界线变得日益模糊,通过文化研究外交政策正是为了适应国际政治这种新的发展,试图在外交的政策理论研究上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第一、从研究方法上看,通过文化研究外交政策主要是一种研究角度的创新,它强调的是上层建筑的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第二、从实践上看,在现实的外交政策研究中,体现研究方法实用意义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抽象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国家外交政策结合起来,从文化分析外交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价值。第三、研究和合文化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该论文涉及国际关系和哲学领域,从文化角度研究国际关系是一种全新的角度。研究和合文化与和平外交,将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潮流,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鉴于笔者学识浅薄,掌握的材料和驾驽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只能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内容有: 前言 从文化、外交的概念入手,论述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对于外交的影响,引出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 第一章 简要回顾和合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和合文化的内涵,指出和合文化是一种社会秩序观,是中国传统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思想中的和合文化因素 第三章 阐述和合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和合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的影响、对于中国外交家(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外交风格、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四章 和合文化与国际秩序的构建,论述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和合文化在建立国际新秩序、反对局部冲突中的作用。 结语 总结上文,简要分析新中国卷入外部军事冲突的行为,呼吁大力弘扬和合文化。
【关键词】:和合文化 和平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82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11年6月(中)学术推介[J];领导科学;2011年17期
2 夏行;;论融合性民主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J];领导科学;2011年17期
3 韩晓青;;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刘莹;;民事诉讼调解自愿原则与查清事实原则的关系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5 袁迎春;;传统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导报;2011年07期
6 ;中东乱象的警示[J];政协天地;2011年06期
7 徐士英;应品广;;竞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从日本竞争主管机关竞争执法、竞争推进谈起[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祖民;;浅析寒山与和合文化[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2 李新忠;;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探讨[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苑素明;杨宏伟;;郑和和平外交原因探析[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辛琳;;和合视角下管理文化的机制设计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辛琳;;论和合视角下的管理文化机制设计[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扬;;第二十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7 屈强;;和合文化及其心理学的整合[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陈士奎;;论中西医结合的“合规律性”[A];第6届中国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寿春;;周恩来以和平外交争取国际和平环境的成功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樊泳湄;;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安徽省望江县委党校 夏红卫 林劲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宋学勤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奎章阁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徐蕴海;[N];苏州日报;2010年
4 彭金艳 于立波 沧浪;[N];吉林日报;2004年
5 廖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卢福财 陈建成;[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发伟 付武军;[N];咸阳日报;2005年
8 记者 金毅 通讯员 徐忠友;[N];浙江日报;2009年
9 裘国宏;[N];台州日报;2008年
10 韩卫东;[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黄智丰;和合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梅毅;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D];武汉大学;2006年
4 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周亚红;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孙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视域中的个人品德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宁宁;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丁梅娟;论新世纪中国和平外交的新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益武;论列宁的和平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小平;天台山和合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樊哲旺;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中华和合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易佑斌;和合文化与东亚区域合作理念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北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叶玲君;天台山——“和合文化”之源[D];浙江大学;2008年
9 邱变变;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度”[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刘延芹;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与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