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历史上的法德关系_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之比较观

发布时间:2016-11-20 08:23

  本文关键词:法德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近日读史,觉得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有很大的可比性。现而今,法德携手发展欧盟,而中日关系仍然脆弱。分析法德关系能否给现今中日关系一些启示呢?
  首先,中法两国自身的比较来看。中国是封建社会时期远东乃至世界的第一强国。法国也是中世纪欧洲大陆的霸主,太阳王路易十四建立了号称欧洲大陆最强大的陆军。以此来看,两国都是传统的封建大国,封建势力很强大,封建基础很牢固。因此决定了两国的第二个相似点:革命道路都异常艰难曲折。
  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经过了五个共和国和两个帝国。今日之法国,是二战后戴高乐将军建立的第五共和国。而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两次复辟,之后有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至今日之新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了中法两国的民主革命都是异常曲折和艰难的。并且,在两国革命过程中,人民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所谓:革命伟力深厚之根源在人民。是人民一次次把革命从危急的边缘挽救回来,是人民把革命不断推进。
  而由于两国都是封建社会的大国,影响力巨大,本身的民主革命会影响世界。因此,两国在革命过程中都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围剿、阻拦。此为相似点之三。
  中国自1840年以来遭受了多次外国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等,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未有之奇变。当时的清政府制度落后、政治腐败,以上战争皆以失败告终,并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法国自1789年爆发大革命以来,欧洲各国极度恐慌,先后组织了其次反法同盟。但是,与中国不同的是法国胜了前5次反法同盟的进攻,后两次的反法同盟失败是因为拿破仑后期的战争已经转变为侵略战争。
  再讲德国和日本。从日本方面来说,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小国,已经受到美国的侵略。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确立了天皇集权制度,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内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发动了对外战争。同样的,在德国,德皇威廉一世领导下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为首的内阁,经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以及普法战争,在1871完成了统一,成立了德意志联邦。
  由于两国革命的不彻底,封建势力大量残余。因此,都有军国主义倾向,为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同样,由于德日两国完成统一及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比较迟,因此,两国又有了第三个相似点: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后起之秀,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大有超越英法之势。
  第四,两国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德国统一后发展迅速,1914年同意大利、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年后战败。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国对法国割地赔款,压制德国。仅仅过了15年,到了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德国已经恢复了经济大国地位,并且成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成为政治大国。之后希特勒上台,德国成为法西斯国家。1939年入侵波兰,发动二战。1945年战败,进过纽伦堡审判以及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了雅尔塔体系,苏、美、英、法分占德国。至20世纪60年代,德国重新成为经济大国,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第一大经济体。目前,正在谋求联合国入常。
  日本倾尽全力发动甲午战争,国内社会经济濒临崩溃。但是,日本凭借着坚毅的民族性格,在天皇的领导下坚持到了最后,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二战后,日本战败,日本国内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仅仅二十年后,日本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大国之首。现在,和德国一样,正在谋求联合国入常。
  下面分析一下中日关系。总的一句话就是世仇。甲午一战,奇耻大辱,昔日朝见天朝上国的蕞尔小国竟然胆敢进攻中国并且取胜。甲午战后,日本狮子大开口。清政府对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之后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
  之后,日本制定大陆政策。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开始经营东北。日本赢得日俄战争之后,独占了东北,并扶持清末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1937年,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经过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自日本侵华战争之后,中日再无大战。但是,自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结下不世之仇。从此,日本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伤害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中国人民的身上(个别亲日的逆向种族主义者除外)。
  现在,日本对犯下的战争罪行一直不承认。他们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加激化了中日矛盾。在这种政治文化的环境下,大部分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不好。再加上中国的高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不久将要超过日本,日本国内普遍感到威胁与压力。一方面,是受西方世界一直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削弱日本在亚洲、在全球的话语权。这样,日本对中国就更没好感了。
  德法之矛盾关系,大概要从反法同盟开始。但是关键的一次矛盾是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进行的普法战争。这是普鲁士(德国前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爆发的战争。最终,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这次普法战争造成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投降。而战后双方签订了停战合约,条件极为苛刻。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直接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于是,法德之间至此结怨。
  德国统一以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当时德国拥有的殖民地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德国迫切需要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重新分配殖民地。作为利益的既得者,英法显然不会同意,于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德国战败,在英法美三巨头的操纵下,建立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后协定德国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并赔款(杨格计划后免除)。但是德国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至1929年大危机爆发之前,德国已经重新恢复了经济政治大国的地位了。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用建立法西斯专政来治疗大危机造成的创伤。于是,德国同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爆发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大国实行绥靖政策,法国迷信所谓困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结果,德国闪电式的战法,大出法国意料,仅仅两周时间,拥有欧洲大陆最强大陆军的法国被德国横扫,政府流亡英国。从此法德之间又加上了一条灭国之仇。
  当然,最后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努力下,德国战败。战后,法国欲置德国于死地,但是英国和美国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反对过度压制德国。于是,进过纽伦堡审判,德国一分为四。后来在冷战的背景下,德国又分成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即我们常说的西德与东德。
  西德对发动战争的认错态度较日本更为人接受。因此,战后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有较好的缓和。德国与法国还成为欧洲煤钢联营(欧盟前身)的首创过之一。两国走上了合作的道路。这是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的一点不同之处。当然,两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明争暗斗不可避免。
  从以上分析比较来看,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颇有几分相似。
  首先,,从地缘关系来看。不管中日之间还是法德之间都是一衣带水,中日隔东海相望,法德之间又漫长的陆上边界,莱茵河穿过两国境内。
  第二,两国都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日本属于中华文化圈,明治维新之前一直是中国的臣国,日本以中国为范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法德曾经同属于查理曼帝国,在公元843年,查理大帝去世几十年后才由其三个孙子三分帝国,而成今日之法、德、意。
  第三,近代以来,两国都经历了多次只能挣,两国人民的感情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
  但是,看现在的法德关系与中日关系,又有很大的不同。前面已经提到过,战后德国的认错态度较好,其总理不只一次的为二战犯下的罪行道歉认错,甚至下跪。于是,在1951年,法德两国联手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联营,之后六国又组成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发展至今日的欧洲联盟。从历史上看,法德矛盾是近代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之一。法德之间的矛盾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在两国却能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而看中日关系,还十分不成熟。虽然两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交往十分频繁,都是各自的重要贸易伙伴。但是,两国之间的互信程度相当之低,关系十分脆弱。日本每一任首相在上台之前或是上台之初都说要调整对华政策,改善中日关系。结果到后来还是一个接一个的奔着靖国神社去了。每次去了之后,中日关系就会随之降到冰点,民间的相互仇视就更加的普遍。
  是什么造成法德关系与中日关系这两对极为相似的国家现在状况的极大不同呢?
  我想,关键是在日本方面。战后,为了发展中日关系,我们的第一代领导人放弃了日本赔款。现在,日本不知感恩。反倒不承认侵华事实。抹掉滔天罪行,修改教科书,惨败靖国神社,根本没有一点认错的意思。对此,中国人民当然会愤慨,对日本及日本人的仇视也是自然。看到这里,有些亲日分子不要愤怒,明确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人的仇视有理、有利、有节,而日本对中国的仇视无理、无利、无节。亲日分子有意见的话,友情建议你把身上的血抽干,让小犬纯一郎的血给你点,然后头裹着太阳旗高喊:哇大西,木哉的死。
  其二,日本在领土方面不断侵犯中国。擅自开发有争议的东海油田,驱赶我国(包括台湾)渔民。法德关系能够改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归还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这是大基础、大前提。中日关系要朝着友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解决。否则,中日很有可能需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今日,日本新上任首相鸠山也声称要改善中日关系。在会见胡锦涛主席时,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胡锦涛主席没有对此作出回应。显然,领土争端没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搞清楚,什么共同体都不可能。
  因此,从法德关系与中日关系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两国关系要走上正常健康的发展道路,需要日本方面(其中包括政府和民间)正视历史,承认历史,承认错误,并积极与中方解决领土问题。
  



  本文关键词:法德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3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