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威慑战略中的策略空间

发布时间:2015-04-13 08:42

    摘要:在众多解决方案中,威慑战略是以较低成本解决冲突的战略。威慑战略通过向对手传达己方反制和报复能力的明确信息,从而形成有效威胁,迫使对手放弃采用战争或其他极端冲突行为。其目的在于通过形成极大心理压力来瓦解对手采用极端手段的企图,避免双方发生直接冲突,使战略主体达成战略稳定状态。

    关键词:威慑战略,策略空间,国际政治关系专业论文
 
    从国际争端到地区冲突,从商业价格大战到行业寡头对抗,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冲突,有的冲突以流血、两败俱伤结束,有的却能以和平方式,或者较低代价的冲突形式得以解决。在众多解决方案中,威慑战略是以较低成本解决冲突的战略。例如著名的核威慑战略,是冷战时期美苏以核武器作为威慑,避免发生直接战争的一个重要战略。威慑战略通过向对手传达己方反制和报复能力的明确信息,从而形成有效威胁,迫使对手放弃采用战争或其他极端冲突行为。其目的在于通过形成极大心理压力来瓦解对手采用极端手段的企图,避免双方发生直接冲突,使战略主体达成战略稳定状态。
    在威慑战略中,策略和策略空间的变化对于获得优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策略是战略主体能采用行动的规划和行动的规则,相当于军事的战术层次。可行策略的集合是策略空间。策略(战术)决定的是什么条件下执行什么样的行动规则,而战略决定策略空间的范围以及策略空间中哪一个策略或者哪些策略更有利于用来实现战略目标。
    例如,面对敌人我们的行动有两个——“进”和“退”。在敌人先动、我们后动的条件下,我们的行动规则(策略)有“敌进我退”、“敌进我进”、“敌退我退”、“敌退我进”这四条可行策略组成策略空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有利于实现我们战略目标的策略是“敌进我退”,这一策略和目标的组合就是我们的战略。
    国际象棋大师塔塔科维尔说:“战术是指当有可为时知道如何为之,战略是指当无可为时知道如何为之。”策略的基础是可行的行动,是依据现有信息和条件制定行动规则,因而策略具有确定性和可控性。而战略是在环境、信息、对手、目标变动的情况下的决策,当现有策略空间不足以实现战略目标时,战略家需要改变自身策略空间,以达成战略目标。
    改变策略空间有两个方向,一是创造新的策略空间,二是相反,创造性地缩小和限制自身的策略空间,即策略空间自我约束。战略学家托马斯鳨谢林关于威慑战略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后者有时反而能够为战略主体带来优势,形成威慑。
    谢林认为,如果一方拥有更多的策略可供选择,可能将战略双方引向极端冲突,导致两败俱伤。相反,战略互动中的一方自我约束、限制、缩小自身的策略选择,并且这一自我约束行为能够被对手所明确观察和了解,那么自我约束行为反而会增强己方在战略互动中的优势地位,构成对对手的有效威慑。这一策略空间的自我约束行为则是承诺行动。这一理论与生活常识是相反的。
    实际上,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可以看做两岸关系谈判博弈中的承诺行动。《反分裂国家法》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以立法形式自我约束,明确排除了在“台独”势力走向极端台独状况下,非战争解决台湾问题的选择空间,在台湾宣布独立的时候,大陆方面唯一的选择就是武力统一;另一方面,《反分裂国家法》作为立法起到了明确传递信息的作用。
    这一战略互动过程中,如果大陆没有《反分裂国家法》,假定台湾宣布独立的条件下,双方可能的策略组合是:台湾和平谈判,大陆武力统一或者和平谈判;台湾武力对抗,大陆武力统一或者和平谈判。但是立法之后,大陆方面将自身策略空间减少了,原先的可行行动是武力统一或者和平谈判,立法之后只有一个可行行动——武力统一。这一改变则相应地缩小了整个策略空间,只剩下“台湾和平谈判,大陆武力统一”,和“台湾武力对抗,大陆武力统一”。这样就破除了“台独”势力各种侥幸心理,不敢跨越大陆底线。《反分裂国家法》减少了大陆方面的策略空间,反而对“台独”势力构成有效威慑,更加有利于维护两岸和平。
    我们在电影中经常看到类似的情节,海盗A拿枪威胁被俘海盗B说:“告诉我藏宝图在哪里,不说我就一枪毙了你!”这时,海盗B会仰天大笑,答道:“你怎么敢毙了我!只有我才知道藏宝图在哪里。”这时海盗A的威胁不是一个可信威胁,对海盗B不构成威慑。
    接下来,A常用的威慑方法是左轮手枪游戏。将左轮枪中的子弹倒出5颗,仅留下1颗,再将手枪转轮在旋转的同时合上。然后开始对着B开枪。由于不知道剩下的那一颗子弹留在转轮中的第几个弹匣,B承受着十分巨大的心理压力。扳机扣动第一下,枪没响,说明第一个弹匣没有子弹。但第二次扣动扳机时,枪响的可能性陡然增大。以此类推,每扣动一次扳机(假如枪没响的话),都会增加下一次枪响的可能性,而B面临的是不断增加的巨大心理压力。
    电影中通常的情节是B通常在第二或者第三次扳机扣动之后,承受不了生死考验,整个身体瘫软下来,老实交出藏宝图。这里,A使用的策略是边缘策略。边缘策略与承诺行动的相同之处在于战略对弈一方同样要主动约束自身的策略空间,以此来获得博弈过程中的战略威慑。不同之处在于,边缘策略不是一次性的完成自身策略空间的约束,而是将这一约束过程分解成多个步骤,在战略互动过程中逐步完成。在上述电影情节中,A每扣动一次扳机,其自身策略空间都被自我缩小一次,这一过程中不仅A可选择的策略减少,A对冲突的控制力也在减少,子弹射出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直到子弹很可能将要射出前的那一刻,B被威慑住。而最后那关键的一刻可以看做是极端冲突爆发前的一刻,被称作边缘。
    边缘策略始创于美国原国务卿杜勒斯。1956年,杜勒斯提出美国要“不怕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边缘,又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这一战略被称为“战争边缘策略”。战争边缘策略是将冲突情况逐步升级,直至战争爆发边缘,但不主动触发战争,以战争爆发边缘施加强大压力,迫使对方作出对己有利的退让。
    这一策略后来被谢林进行理论化后,成为系统的边缘策略理论。边缘策略强调,在冲突过程中,要形成有效威慑应当是逐步升级备战状态,而不直接产生战争行为,在逐步缩小自身策略空间的同时增加冲突和战争状态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而如果对较低等级的冲突直接采用较高等级的承诺行动来形成威慑,反而会快速扩大冲突,立即将双方带入两败俱伤的境地。
    古巴导弹危机的化解是边缘策略应用的典型案例。1962年10月14日,美国侦察机确证了苏联在古巴建立了至少6个中程导弹发射架,美国认为苏联跨越了美国底线。美国可以向古巴导弹基地发动空中打击或者直接发动核战争,而这两个行为是触发战争的行为,会直接将两国带入战争,甚至将全人类带入核战灾难。于是,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决定不采取直接战争行动,而是在10月20日,开始对古巴进行军事封锁。随后美国方面开始逐步升级备战状态。22日,肯尼迪发表《关于国家处于最紧急状态》的电视演讲,美国将军事力量备战等级调高至最高戒备状态。随后,美国开始核战备,战略轰炸机带核弹升空、战略核潜艇出海,大批军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州。苏联在危机开始时很强硬,但随着美国战备的不断升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很快屈服了下来,拆除了导弹。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通过逐步升级战备等级,将美苏冲突引向战争边缘,但又不直接采取战争行动。这一做法,使美国策略空间中的和谈空间逐步缩小,而将战争的可能逐步放大,并且达到双方都将不可控的地步,在危机后期给苏联造成极大威慑。
    边缘策略的要诀在于,战略互动双方要在最后达成恐怖平衡。越接近于战争爆发边缘,冲突可控性就越弱,不确定性就越大,只要不破局,总有一方在战争爆发之前退让,另一方才有利可图,而这种恐怖平衡一旦打破,其结果就是全面战争。
    无论是承诺行动还是边缘策略,都深刻地体现了战略冲突中辩证法的艺术。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有道理但不适用于所有冲突类型。突发冲突、生死攸关的冲突,在解决这些冲突的整个过程中,忍一忍、退一退反而会适得其反。解决冲突,要退两步,就必须先进一步,要想生,必须先准备向死的边缘进一步。“置之死地而后生”正体现了这样的战略哲学。


本文编号:19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9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