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推动“中印关系模式”的初步思考
发布时间:2015-04-25 08:08
摘要:印度在我国外交议程中的地位十分独特,中印关系兼具多重属性。印既是能与我等量齐观的新兴市场国家,又是与我存在重大领土争端的关键邻国;既在双多边场合中对我开展合作与借重,又在战略上视我为主要防范对象;既利用美西方对我牵制,又自主、自立和自尊,立足与自己坐大,拒当他国反华棋子。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印关系模式,推动,初步思考,中国国际关系论文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印关系模式,推动,初步思考,中国国际关系论文
在多年实践中,中印两国逐渐摸索出一种相邻大国之间独特的相处之道,可称为“中印关系模式”:即在领土主权和战略信条上犹存重大分歧背景下,两大邻国仍能有力管控有关争端,聚焦共同利益,务实拓展合作,保持关系持续高水平运行,规避大国兴衰必伴随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在我周边及亚太战略环境出现重大变化背景下,经营和推动“中印关系模式”,对我处理好与周邻关系、调动大国关系、维护好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的外交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推动“中印关系模式”水到渠成
经过60多年发展,中印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内在动力与外部环境均已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盘点和规划。总结提炼“中印关系模式”,正是顺应变化了的国际战略形势的水到渠成之举,也将有力地牵引中印关系持续稳定上行。
(一)近年来中印关系呈现出相当稳定的新特征,摆脱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关系范式。
两国都把21世纪的前20年看作实现本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机遇期,不愿采取进攻性色彩过浓的外交政策。尽管双方都有改变不合理国际秩序的主观要求,但均希维护良好安宁的国际环境,以建设性姿态来适应或完善现有国际体系。同时,中印犹存边界、安全、贸易摩擦等新老纷争。随着海外或域外利益不断拓展,中印进入对方“核心利益攸关区”或“传统势力范围”在所难免。两国在能源资源、市场、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亦存竞争。中印关系逐渐呈现合作性与竞争性均在不断上升的大国关系态势。两国决策层超越了“龙象相争”、“龙象共舞”等“一刀切”思维,学会在竞争中谋大势、求大同,着眼于利益融合与交集,寻求两大文明古国的共处之道。
(二)中印各自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两国互动带有“巨人对话”特点,具有向外示范和推广的潜力。
尽管中印都是发展中国家,但从人口规模、国土面积、资源禀赋、经济总量等方面衡量,两国均为“超大型国家”。中印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对各自周边、亚太地区乃至国际格局日渐产生重大影响,各方均密切关注中印关系走向。2012年4月,巴基斯坦时任总统扎尔达里表示,巴印可效仿中印模式来改善两国关系,表明“中印关系模式”已产生示范效应。
(三)中印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各自“战略自主”的行为能力明显增强。
两国均本能抗拒“拉帮结派、结盟对抗”等传统国际政治手段,推行左右逢源、进退有据的外交方针。印对外政策具有鲜明的“印度DNA”,坚守“不结盟”原则底线,谋求“战略自主”,对美西方的拉拢拥有较强免疫力,在我周边邻国中可谓独树一帜。中印均具备较强的自主行为能力,以及自成体系的意识形态和战略文化,有利于两国判断中印关系本身的是非曲直,较少受第三方因素干扰。两国决策层与战略研究界逐渐认为,中印可以形成独特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中印关系模式”依赖五大支柱
多年来两国外交实践表明,“中印关系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型并正常运行,确保双方紧紧着眼大局,牢牢把握大势,是因为背后有以下支柱支撑:
(一)两国努力实现战略平衡与和平共存。
由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和日本右翼化趋势明显,中国东部压力增加,中国战略重心明显落在“东部”。印度在南亚战略环境也日趋复杂,印度洋日益成为西方大国角力的场所,印安全战略重心明显放在南亚次大陆。中印各自对外战略重心的差异和互补,为两国和平共处与务实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印领导人多次强调,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印共同发展和繁荣;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将中印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国只能和平共存。
(二)两国积极构建有力的经贸投资伙伴关系。
经贸关系是中印关系最具活力的部分,能为两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融合。一是双边贸易方面,中国已成为印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与服务有利于印度减少贫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2011-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则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71亿美元。2014年前三个季度双边贸易额已超过500亿美元。[①]未来5年,中国将联手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国家,力争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双向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二是工程承包方面,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方在印度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累计金额为601.3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5.18亿美元,印度已成中国工程承包产业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②]在印亟需改善基础设施大背景下,工程承包已成为中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合作的灵活、管用、可靠模式。三是双向投资方面,为了培育国内制造业,提高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应对规模庞大且不断增加的赤字问题,近年来印政府逐渐把目光投向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据印政府公布数据,2000年4月至2014年5月,中国累计仅对印投资4.10亿美元,占印利用外资总量的0.1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只排名第28位。[③]习主席访印期间宣布,中方将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向印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投资200亿美元。考虑到过去中资企业在印频频遭遇安全审查的“歧视待遇”,中印在投资方面的新共识显然是重大突破,表明印方终于解放思想、欢迎中国资金和技术。在经贸关系制度化方面,中印战略经济对话、财金对话、经贸联合小组等对话磋商机制日臻成熟,两国务实合作逐渐从商品贸易、工程承包向制造业、服务贸易等领域拓展。尽管受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利影响,中印贸易摩擦有所凸显,但两国经贸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依然保持在上行轨道,双边贸易大盘保持基本稳定,工程承包合作进展顺利,相互投资潜力逐渐释放。
(三)两国坦然直面分歧,积极化异求同。
过去半个多世纪,着眼大局、求同存异一直是中印处理双边关系的重要原则,旨在为冷冻、管控、隔离两国的重大分歧,优先发展其他领域的合作关系,为未来解决两国矛盾与分歧创造条件。但近年来,中印双方同时意识到,通过沟通和对话、协商解决两国之间争端是增强双方战略互信、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两国在继续挖掘和扩大利益汇合点的同时,以积极姿态推动缩小或解决两国分歧。基于上述思路的变化,近年来中印关系在一些所谓的“雷区”取得了一定突破,关于边界问题的新机制、战略经济对话、海上安全对话等均已启动,两国反恐对话、国防对话、就阿富汗和中亚等地区问题,亦有条不紊推进。在边界问题上,尽管解决该问题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储备,目前有利变量也还不够多,但近来两国解决边界问题的意愿和实际努力都明显加强,对维护边界地区和平与安宁的重要性认识加深,避免边界问题绑架两国关系的意愿更趋强烈。摆脱历史遗留问题的牵绊,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家民族复兴大业上,日益成为两国高层最大的交集和公约数。
(四)两国联手打造多边合作伙伴关系,互壮声势。
多边舞台的国际合作是中印关系的新增长点,夯实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发展过程中都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压迫。中印等新兴发展中大国日益在全球治理领域互壮声势,相互配合,维护各自未来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反恐、粮食、能源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上的合作亮点突出。双方在地区热点问题和互联互通方面的利益共识越来越多。中印在多边舞台合作与互动,大大丰富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为因应中印关系新的发展趋势,两国应牢牢把握双边关系的三个定位:一是要做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排除冷战思维和零和游戏,共同实现民族复兴。二是要做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分享发展经验和发展红利,携手推进亚洲繁荣振兴和亚洲新安全观。三是要做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推动亚洲战略安全和稳定,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④]
(五)两国共倡“地缘文明范式”,交流互鉴。
中印文明底蕴深厚,文化交流贯穿始终,未曾中断。美国印度学者谭中提出中印关系应回归“地缘文明范式”,很有启发性。与基于“自己vs.他人”且植根于军力、领土、同盟等四项的“地缘政治范式”不同,“地缘文明范式”提倡基于“自己vs.自己”,追求所有人类的公正、平等和多样性。中印联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基于东方文明的独特基因。近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印关系提出四点建议,主张推动中印关系同国际大势相结合,推动中印关系同各自发展需求相结合,推动中印关系同两国复兴进程相结合,推动中印关系同振兴东方文明相结合,赋予中印关系新的内涵和视角。2013年印前总理辛格在中共中央党校演讲中,提出中印关系的“七巧板原则”即“七项原则”,主张以“编织精美挂毯”的手法来“谱写印中关系未来更加壮丽的篇章”。2014年7月,印总理莫迪在巴西与习主席会晤时称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同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莫迪还倡导中印关系“从英寸迈向英里”(InchtowardsMiles)的新理念,其中Inch代表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Miles意指“印中携手千禧年”(MillenniumofExceptionalSynergy)。[⑤]《中印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中印关系的“发展”性质,即“发展伙伴关系应成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⑥]总体而言,中印文明均重视伦理、道德及自省等层面,能给“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抹上一笔柔和、人性的色彩。
三、推动“中印关系模式”主要切入点
随着经贸、政治和安全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印双方需要协调处理的细节问题越来越多。要打造并向外推广“中印关系模式”,两国尚需做更多的基础性工作。
(一)淡化恩怨,准确定位和协调各自核心利益。
中印是世界上少有的陆地边界还未正式划定的大国,边界谈判进程从20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边界问题是西方殖民者遗留给双方的包袱,成为不时挑动两国人民神经的一根刺,也时常被外部所利用,牵制了两国政府较多精力,对双边关系的发展仍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目前,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差距不小,解决该棘手难题不只需要高超的谈判技巧和外交智慧,更需要两国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和处理该问题,需要相互妥协的勇气和引导舆论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国际环境的积极变化加以配合。考虑到该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两国应在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缩小在边界实际控制线问题上的认知差距、扩大两国边贸往来等方面多做些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武力解决边界问题永无出路,唯有通过耐心、艰苦、互谅互让的和平谈判,才能最终形成一条清晰的、同时获得两国人民认可的友好边界。
(二)超越冷战,赋予中印关系新的内涵和视角。
如何理性看待对方发展壮大、坦然面对竞合问题,将是发展中印关系的“常态性课题”。中印同步崛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政治现象。近年来,印不同层级官员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印关系并非对抗性的“零和游戏”,并为全球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两国贸易关系日益壮大,双方在国际经济秩序、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均保持密切磋商。诚如印前总理辛格所言,联盟、遏制的旧理论已过时,印中是无法遏制的;两国也不应该寻求相互遏制,合作的好处远远大于遏制可能带来的任何假定收益。印中应该在平等和友好的精神之下与对方互动。
但同时,中印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存在竞争是不争之实,亟需理性看待和妥善应对。积极的竞争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外在动力,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中印关系中竞争性。印前驻华大使拉奥琦曾撰文表示,“中印关系既复杂且有多面性,两国的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互重叠,适当的健康竞争对两国关系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会诱发更有意义的合作。”随着印度崛起壮大、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提升,部分中国人也认为印度给中方带来了威胁和压力,担心印方试图用武力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与美国勾连遏制中国等。但迄今为止,印度对外战略出发点仍主要着眼于提升其国际地位、增强其战略自主等正常考量,“向美西方一边倒”并非“印度外交政策的DNA”,也不符合印国家利益。
(三)务实合作,最大限度拓展共同利益基础。
中印应继续落实达成的有关共识,在八大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包括基础设施扩建及现代化、城市化经验交流互鉴、制造业与服务业优势互补、共同应对能源安全、合作应对粮食安全、联手维护维护一个开放稳定的国际贸易体系、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协力维护基本稳定的全球秩序与和平的周边环境。同时,中印应推动贸易、投资并进,实现平衡发展,早日启动两国区域贸易安排谈判,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合作,促进中印两大市场对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此外,双方应善用各种契机,弘扬传统友谊,扩大友好合作的民间感情和民意基础。最后,继续维护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亮点,密切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中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气候变化、反恐、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立场。
(四)双多边结合,构建多支柱的合作关系网络。
首先,冷战后中印关系发展表明,高层互访是推进两国关系的利器,两国需要保持制度化的最高政治层级互访,保证各层级官员之间经常性交流,以有效防范战略误判和两国关系变形。其次,两国应善用边界问题各种谈判机制,采取建立边界地区互信等措施,以最终划定两国边界,同时保持边界的和平与安宁。最后,中印间的贸易和其他经济交往的增长是互利双赢、可持续性的,从战略高度处理两国贸易摩擦问题。另外,随着两国影响日益扩大,双方需要建立双方海外利益的协调机制。两国学术界、文化界的非对抗性对话以及民间往来的便利化措施,对双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迄今为止,中印已逐步确立了四大合作架构,即定期峰会和高层会议、军事互信措施、边界谈判和相互贸易投资,但这四根支柱仍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印关系的更大发展,新的中印外交架构必须是一个深层次、多层面、环环相扣的,以便让两国政治领袖、官员、企业、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磋商和协调,建立战略互信,确认和加强共同点,妥善处理出现的矛盾与分歧,促进双边及国际合作。
(五)着眼长远,培植成熟平衡的舆论环境与国民心态。
由于历史背景特殊和相互了解欠缺,中印关系极易受到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左右,情绪性波动是中印关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新兴媒体和网络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参与和影响中印关系的利益攸关方和行为体更加多元,中印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民间感情很容易发生逆转和变化。从印度国内舆论生态环境看,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来炒作中印关系仍是印媒体运作“政治正确性”的潜规则。从中方看,中国媒体对印度的报道也愈趋多元,报道质量和层次也千差万别,不时发生判断失真、观察失焦等问题。虽然两国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要根本改变这种“认知鸿沟”仍需较长时日。要从根本上推动中印关系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两国关系的抗震性和回旋空间,离不开客观平衡的舆论环境和准确研判对方言行的思维习惯。
本文编号:20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