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日美同盟历史_《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5 08:51

  本文关键词:日美同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1年

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

卞远  

【摘要】:日美同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其走向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稳定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战后初期,日美两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同盟关系。在随后的50多年间,两国同盟的性质与功能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政治背景,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本文以时间为线,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日美同盟的形成,冷战时期的日美同盟,冷战后到现在日美同盟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对21世纪初以及未来日美同盟走向进行了分析。正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从冷战角度入手,分析了日美同盟的背景及成因。第二部分回顾了在冷战时期的日美同盟关系。第三部分论述了冷战后的日美同盟关系,分析了冷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变化。第四部分在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日美同盟关系存在着强化与弱化因素。 本文主要观点是:随着国际格局和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两国不同的国家战略利益,日美同盟将逐渐走向弱化,但也不排除日美两国为了共同遏制中国,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31.3;D8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明权;日本防务政策:一次重要的调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2 赵葆珉;;美日同盟的裂痕[J];国际观察;2005年06期

3 谢韬;本杰明.I.佩奇;;美国公众眼中的中国崛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10期

4 杨运忠;美国政府进一步调整对日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顾巢陵;人权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孟华秀;中俄伊犁交涉与中法越南交涉成败原因之比较[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5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王世荣;论文化时代[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10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梅雪芹;;张文淳先生与我国的世界史研究[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6 龙向阳;;1966—1969年中国与非洲关系初探[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7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9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王锁劳;;“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綦晓旭;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政经分离”原则(1952-1964)[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常笑;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伟民;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D];复旦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俊威;徐学群;;日美“2+2”会议文件与日美同盟转型[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6期

2 聂宏毅;肖铁峰;;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3 冯阳希;;浅析新时期日美同盟的强化[J];大众商务;2009年12期

4 冯昭奎;加藤嘉一;;日美同盟如何走下去[J];世界知识;2010年03期

5 耿丽华;;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日美同盟关系[J];日本研究;2010年02期

6 屈彩云;;战后日本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身份建构[J];当代亚太;2010年06期

7 葛腾飞;日本军事战略的提升——加强日美同盟 冲击政治大国[J];国际展望;2001年17期

8 孔庆茵;;日美同盟“再定义”与中国国家安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李大光;;全面强化日美同盟[J];环球军事;2010年23期

10 杨伯江;强化日美同盟:日本面向21世纪的战略起跳板?[J];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泰平;;日本民主党政权的外交政策取向[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2 冯昭奎;加藤嘉一;;冯昭奎、加藤嘉一对谈录[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3 刘江永;;东亚共同体与中日关系:理想、现实与选择[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4 王键;;对近年来日台关系走向的归纳与预测[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刘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N];光明日报;2009年

4 尤文虎 郁章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91379部队工程师;[N];中国国防报;2010年

5 新华社记者;[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徐松 张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N];文汇报;2011年

8 美国国会图书馆 亨利·基辛格讲座教授 拉贾·莫汉 白澜 译;[N];东方早报;2009年

9 早报记者 王国培 采访整理 加藤嘉一;[N];东方早报;2010年

10 宋立炜;[N];国防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巴殿君;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伟兴;冷战后日本的对台政策及日台关系[D];暨南大学;2008年

4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姝;冷战后日本的日美同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春耕;日美同盟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尚光明;试论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强化[D];吉林大学;2012年

5 戴敏;论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调整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3年

6 任永健;冷战后日美同盟调整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刘睿亮;日本与大国结盟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曹旭冉;“友爱”与制度的碰撞[D];云南大学;2012年

9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微;重大危机下的日美同盟[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日美同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4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