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1-11 10:25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83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聂文娟

摘要集体身份认同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具有情感属性

的本质特征。本文以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为切入点,分析了国际关系中的群体情感现象。集体身份建构进程中的核心变量是群体成员身份认同,而

群体情感因素发不是朋友角色身份认同。在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进程中,

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分别表现为社会类别化进程中的群体情感动力、社会比较进程中的群体情感模型以及积极认同进程中的“替罪羊”现象。

关键词情感群体情感集体身份认同国际关系

对国际关系的研究而言,情感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由于在微观层面

,“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上,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正如舍勒所言他就

①,已是爱之在者”一个人的情感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的存在范畴。而在宏观层次上,

情感不仅是人类社会结构及其文化生成的承担者,也是一种能够分裂社会的巨大力

,“情感在所有层面上,从面对面的人际交量。对此乔纳森·H·特纳概括得很贴切

②”往到构成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的组织系统,都是推动社会现实的关键力量。乔恩·

埃尔斯特更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透过情感的棱镜窥透人类行为的种种形式,其中

③很多就无法得到理解。不过对于情感这一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在国际关系

④研究中却一直隐而不显、暗昧不明,以至于克劳福德感叹“在国际政治中,情感无处

聂文娟,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北京100037)。

:《舍勒选集》,1999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751页。①舍勒

:《情感社会学》,2007年,乔纳森·H·特纳、简·斯戴兹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②〔美〕

“中文版序言”,第2页。

:《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2009乔恩·埃尔斯特郭忠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③〔美〕

年,第457页。

主要表现在主流的研究虽然并未直接涉及情感研究的主题,④国际关系情感研究隐而不显的这一特征,

“恐惧”但在其理论体系中都暗含了情感要素,如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行为体的情感,新

“移情”“朋友身份”现象,建构主义关于的探讨等等。具体参见聂文娟: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合作的

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国际论坛》,2011年第1期,第45—46页。*

84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①。不在,情感不言自明,却又未成体系”

②国际关系自从乔纳森·默瑟和克劳福德首先把情感问题引入国际关系之中,

的情感研究已经缓缓起步,越来越多的欧美学者以及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国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并逐渐形成了情感与理性、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身份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议题。本文的研究围绕着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旨在回答如下问题:群体情感因素如何影响了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第一部分将批判

尤其是温特的集体身份形成理论,并提出影性梳理集体身份认同建构的现有解释,

,响集体身份认同建构的核心变量并不是温特所谓的“朋友角色身份认同”而是“群

体成员身份认同”这一观点;第二部分将在分析集体身份认同形成机制的过程中,讨论情感因素的作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本文的情感研究在分析层次上属于群体情感,其与个体情感之间的异同将在文中加以说明。其次,本文的情感研究就其极性而言,既包

也包括以怨恨为特征的消极情感,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括以热爱为特征的正性情感,

涉及作为感受状态的效果,而本文并未标识每种情感的诱发条件。换言之,本文是在情感作为既有条件的前提假定下,分析情感的影响,而涉及情感的生成问题并不

本文整体的分析框架是以集体身份认同为切入点来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之列。再次,

情感议题,这一方面加大了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对话空间,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情感研究在抽象范畴内无限循环,从而走向虚化。

一、集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变量分析

集体身份认同形成问题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不仅映射了人们对国际政治中合作或冲突的基本理解,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构成了对国际体系处于霍布斯状态这一前提假定的修订,因此对建构主义而言,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理论逻辑的自然延伸乃至最终推论,同时也是其实证研究的重点所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在。温特在其代表作中曾经重点讨论了集体身份如何形成

的问题,不过温特的分析建立在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之上,具有浓重的个体主义色彩,因此用这种路径来解释集体身份认同形成带有还原主义的局限性,即用微观的个体特征、个体差异和个体间互动来解释宏观的群体现象。为了避免这一局限,本文试图从群体特征、群际互动的层面来对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进行解释。

(一)朋友角色身份认同

在对集体身份认同形成机制的分析中,温特指出,集体身份形成的核心变量是NetaC.Crawford,“ThePassionofWorldPolitics”,InternationalSecurity,Vol.24,No.4,2000,p.116.

,“ApproachingEmotioninInternationalPolitics”,Paper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Stud-②JonathanMercer

iesAssociationConference,SanDiego,California,April25,1996;NetaC.Crawford,“ThePassionofWorldPoli-—①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85

朋友角色身份认同。在他看来,任何内化文化的结构都是与一种集体身份联系在一起,这一结构的变化就会涉及集体身份的变化,因此他把结构变化作为集体身份形

①温特不仅通过探讨集体身份的形成问题来探讨结构成问题的一部分来加以分析。

的变化,而且反过来他也通过结构的变化来探讨集体身份的形成。在他看来,要重点讨论的结构变化问题是洛克文化怎样才能转化为康德文化,事实上,他要研究的问题是体系中的主导角色怎样从竞争角色转化为朋友角色,而且为什么这样的转换

②温特认为,是可能的。只有当国际体系文化转向以朋友角色为标志的康德文化并

③因此,国家之间的集体认同才能真正形成。通过二者的等对国家产生内化作用时,

④据此,价联系,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也进一步转化为朋友角色身份如何形成的问题。

温特实质上肯定了朋友角色认同构成了集体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

既然朋友角色身份认同是集体身份形成的核心变量,那么,朋友角色身份认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温特主要以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为框架,同时借

⑤把互动理论转化为可测试的假设,“认同理论”,鉴从而提出了关于身份认同形成

⑥简单而言,“复杂习得”的简约模式。根据互动理论的逻辑,自我在与他者的互动进

“不合作”“合作”。当选择合作时,可以选择或行为体就含蓄地承受了集体身程中,

⑦温特随后份,如果他者如此回报,假以时日,就会出现双方内化集体身份的现象。

提出的集体身份形成的四大主变量,即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自我约束,都是对互动环节的具体阐释。

温特的分析详细地展示了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进程如何形成朋友角色身份认同,从而也形成集体身份认同。不难看出,温特实质上是通过行为体之间微观层次上的

我们认为微观变化和宏观互动进程来揭示群体宏观层次上的集群特性。一般而言,

特性可能有联系,但是确认两者间的因果联系存在着重大的掣肘。

首先,微观层面上发生的互动必须是足够、充分的。只有微观层次上行为体之间发生大量的身份认同的互动,才可能引发集体层次上的变化,即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可是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言,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

⑧英国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甚至听说过他们。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或与他们相遇,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2000年,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4页。①〔美〕

同上书,第425页。

429页。第380、③同上书,

第423—458页。④同上书,

IdentityandInteraction,NewYork:参见GeorgeJ.McCallandJ.L.Simmons,⑤关于认同理论的代表著作,

FreePress,1978;SheldonStryker,SymbolicInteractionism:ASocialStructuralVersion,Galdwell,NewJersey:Black-burnPress,2002;PeterJamesBurkeandJanE.Stets,IdentityTheor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9。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第412页。⑥〔美〕

,“CollectiveIdentityFormationandtheInternationalStat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⑦AlexanderWendt

view,Vol.88,No.2,1994,pp.384—396;〔美〕:《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第433页。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⑧〔美〕

5②

86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学家罗宾·邓巴也曾经做过一个预测: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类群体的极限,或者说,一个人类群体的自然规模是150人。也就是说,对个体而言面对面互动数目的最大值

①这意味着对集体身份的仅仅是150人,因此人类个体互动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形成而言,现实社会生活中行为体之间的互动经常是不足和不充分的。

其次,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不仅要求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是足够充分的,而且正

互动所产生的身份认同的频率和分配必须超越一个临如温特也不得不承认的那样,

②可是微界点,超过了这个临界点,结构的逻辑才会发生变化,成为一种新的逻辑。

不断集合的动力何在?而且这一社会进程是否如同大多数观层次上这种不断积累、

社会现象一样,并非一个线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而是会呈现非线性的动力特征呢?是否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突发性变化和停滞效应?③因此,从行为体持续不断的互动来推导集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变数。对于国家民族这样的集群行为体而言,依赖这种途径建立成员的集体身份认同是不可取的。

再次,最重要的是,从逻辑上讲,集体身份认同属于群体层面,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解决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问题。即使二者具有共变性,但是否具有还原性呢?前者能否还原为后者呢?在社会心理学中,迈克尔·霍格等人曾经通过多项试验,证明了群体喜好和个体间的喜好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性。群体喜好是个体对

体现着行为体对集体或群体身份的认同,其影响变量一个群体或群体成员的喜好,

包括他者与集体原型的相似度、集体团结意识、清楚的集体原型等。而个体间的喜

体现着行为体之间的角色关系认同,其影响变量包括彼好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喜好,

此之间的相似度,而这与群体喜好的影响变量无关或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群体

④因此群体喜好或喜好属于去个性化的喜好,而个体间的喜好属于个性化的喜好。

集体身份认同不仅不能还原为个体喜好即朋友式身份认同,甚至二者之间的共变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正如在现实政治中,如欧盟成员国彼此之间确实已经建立起朋友式的身份关系认同,经常用多边协商与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是欧盟的集体身份认同却并没有随之建立起来。对于绝大多数欧盟成员来说,欧盟集体身份的

标准以及重要性都仍是一个很模糊和抽象的概念。所以,集体身份认同不能意义、

⑤关于这一不单纯地还原为少数成员间的关系,它具有超越个体之间联系的性质。

RobinDunbar,“WhyGossipisGoodforYou”,NewScientist,Vol.21,November1992,pp.28—31.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第454页。②〔美〕

,“Economics,Sociobiology,andBehavioralPsychologyonPreferences”,JournalofEconomic③UlrichWitt

Psychology,Vol.12,1991,pp.557—573.

,“SocialAttraction,PersonalAttraction,andSelf-Categorization:④MichaelA.HoggandElizabethA.Hardie

AFieldStudy”,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Vol.17,No.2,1991,pp.175—180;OakesS.Penelo-pe,etal.,“TheRoleofPrototypicalityinGroupInfluenceandCohesion:ContextualVariationintheGradedStructure

,inStephenWorchelandJ.FranciscoMorales,eds.,SocialIdentity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ofSocialCategories”

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8,p.84.

:《国际关系集体认同形成的欧洲社会心理学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5期,第⑤李明明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87

足,温特自身也坦承,他所讨论的集体身份形成逻辑构成了一个根本性的微观基础,

①却不足以解释宏观层次上的结构变化。

上述分析表明,温特通过身份认同的互动理论来阐释集体身份形成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同时也证明了朋友角色认同并不是集体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变量,因为前者对后者而言,既构不成必要条件也构不成充分条件。那么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到底该如何看待集体身份认同形成的问题,其核心变量到底是什么?

(二)群体成员身份认同

集体身份形成的问题本质上属于群体进程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社会心理学范

②基于对实证研究的偏畴,传统上有两种研究路径:小群体路径和社会认同路径。

好,美国社会心理学者一般采用小群体路径,创建了以符号互动为基础的“认同理

。而欧洲社会心理学者一般采用社会认同路径,。温特论”创建了“社会认同理论”

正是从前者汲取了思想的营养。

在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以小群体路径为特征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具有还原主义的局限性,他们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应把微观的个体心理要素和宏观的

③作为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泰弗尔在《真空中的实社会力量要素融合起来。

验》这篇著名的论文中,就曾严厉批评美国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程序乃是真空中的实验。在其中,宏大的社会现实,被歪曲为人为的实验室中漠不相关的个体之间

④因此欧洲社会心理学一方面坚持心理学视角,虚假的社会互动。正如其代表人物

⑤另霍格所言,这不仅阐释了潜在的心理进程,而且对社会影响有更强的解释功能。

一方面在解释社会现象时,为了避免还原主义的局限性,他们融合了更广泛的社会因素,用社会特征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如偏见、刻板印象、歧视、群际冲突、群体极

⑥总之,化以及群体团结等等。美国的认同理论更为关注的是个体以及个体的角色

行为,而欧洲的社会认同理论更为关注认知和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决定因素,或者说更关注的是群体层面上的群体进程和群际间关系,是在群体因素的基础上来研究群

⑦际关系、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

以群体进程或群体层面的研究路径来探讨集体认同或社会认同的形成,我们就会发现,社会认同的形成不是来自于群体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互动,而是来自于群际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第454页。①〔美〕

JoseM.Marques,etal.,“BeingBetterbyBeingRight:SubjectiveGroupDynamicsandDerogationofIn-GroupDeviantsWhenGenericNormsAreUndermined”,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81,No.3,2001,p.436.

③MichaelA.Hogg,etal.,“ATaleofTwoTheories:ACriticalComparisonofIdentityTheorywithSocialI-dentityTheory”,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Vol.58,No.4,1995,p.259.

1981,p.7.④HenriTajfel,HumanGroupsandSocialCategori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⑤MichaelA.Hogg,etal.,“ATaleofTwoTheories:ACriticalComparisonofIdentityTheorywithSocialI-

,p.264.dentityTheory”

,“SocialIdentityTheory”,inPeterJamesBurke,ed.,ContemporarySocialPsychological⑥MichaelA.Hogg

Theories,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6,pp.111—112.

88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互动进程中群体内成员共享的群体成员身份。因为就群体而言,群体性(groupness)的本质是认同,而且是个体对群体作为整体和实体存在的认同,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合作和群体影响可能完全不是来自于个体之间的关系,相反,对这种群体性来说,把

不同的个体,似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自我和他者知觉为群体成员而不是独特的、

提条件。其中对群体成员身份的知觉,意味着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以同样的方式认同和评价自身,对我们是谁、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如何与其他群体成员互动和区别,群体成员都有相同的感知,因此,正是这种群体成员身份体现了集体自

①———“我们”“他们”。与我的建构

通过群体成员身份的形成来研究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这一研究假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我们对社会集体认同与个体认同关系的误解。温特曾经提到集体身“认同是一个认知过程,份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

‘归入’”处产生完全的超越。自我被他者。他认为,集体身份的“认同总是涉及扩展

②这一引述表明,。在集体身份建构过程中,自我认同具自我的边界使其包含他者”

有首要性,集体身份认同具有衍生性,后者是对前者的扩展和超越。与此观点相反的是,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这种集体认同本身就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和组织的重要部分,它提供了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来源。正如泰弗尔所定义的,社会认同就是“个体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来自于对其隶属群体成员身份的认知,而且这种群体成员身份

③”具有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

总之,群体成员身份是集体身份建构的核心变量,因为群体成员身份的获得意味着个体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个体实现了从“独特性”自我向“群体性”自我的转变,因此这一进程是集体身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揭示了温特所谓的共同命运、相互依存、共有目标等这些变量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集体身份的构建,原因在于它们提升了成员的群体意识,促进或强化了个体的群体成员身份认同,而这种群体成员身份认同才是集体身份形成背后的心理进程和关键要素。

二、集体身份认同建构的心理机制

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逻辑如下:行为体的自我认同主要来源于群体成员身份,由此推导出行为体会努力建立或维持一种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以增强自我认同),而且这种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主要来源于内群体和相关外群体之间的利我比较进

MichaelA.Hogg,“SocialIdentityTheory”,p.115.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第287页。②〔美〕

③HenriTajfel,eds.,DifferentiationbetweenSocialGroups:Studiesinthe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p.①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89

①在这一理论的演绎过程中,程。三种心理机制对建立和维持社会身份认同起着积极的作用:社会类别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

社会类别化是指把对象、事件和人归类的过程。任何群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都要求有一条认知边界将本群体和其他群体分离开来,即要体现差异。与此同时,界定群体边界的过程也是在与他群体关系互动中发生的,我们是相对于他们

因此何为我群体以及何为他群体这一重要分类和区分的社会类别化过程,而言的,

就构成了建立集体身份认同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泰弗尔等人的实验显示,相对于用传统的利益冲突因素来解释群际行为,他们的最简群体范式②表明,社会类别化构成了群际间区分的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即仅仅是对外群在场的觉知,仅仅是社会类别化这一知觉上的分类,就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一步导致内群偏私的群际行为。

社会比较指的是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对比,凸显内部的相似性以及与外部的差异性。泰弗尔曾说过,正如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一样,也没有一个社会群体是一座孤岛。只有在和其他群体的差异比较中,以及在这种差异所带来的不同价值内

群体作为整体而言的特征如名声、富裕或贫困、皮肤颜色或实现目标的能涵情况下,

力等,才能获得社会意义和社会重要性。因此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其他群体在场,对

③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一个群体或集体如民族、种族等的界定就毫无意义。我们认为

集体认同是个体对与自己有相同背景的他人(即我们)的相似性感知,同时也是对我们与其他群体或类属成员(即他们)的差异性的感知,与他群的差异性凸显了我群的相似性。相似性是相对于差异性而言的,没有与他群的差异性也就没有所谓的我群相似性。因此,恰恰是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社会比较进程使得社会分类得以实现,也使得社会认同得以产生。

群体间的社会比较所遵循的法则是元比较原则,即在相关的比较维度上,特定

④的事项与群体间成员的差异大于群体内成员的差异,该事项则被归类为内群体。

“元比较”,之所以被称为是因为它是对比较基础上的比较、差异基础上的差异的评

价。对元比较的量化即被称为元比较率,为知觉到的某一群体的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的平均差异与类别内成员之间被知觉到的平均差异之间的比值,如下:

元比较率=知觉到的群体间差异平均值/知觉到的群体内差异平均值

PupertBrown,“SocialIdentityTheory:PastAchievements,CurrentProblemsandFutureChallenges”,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Vol.30,No.6,2000,p.747.

没有利益冲突,群体间也没有历史仇②最简群体范式是指被试小组成员之间没有进行过面对面的互动、

恨,甚至在个体实验反应和个体自我利益之间也没有任何功能性或工具性联系,即排除了会导致内群偏私和外群歧视的所有变量,具体请参阅HenriTajfel,eds.,DifferentiationbetweenSocialGroups:Studiesinthe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p.76。

③HenriTajfel,eds.,DifferentiationbetweenSocialGroups:Studiesinthe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p.66.

④OakesS.Penelope,etal.,“TheRoleofPrototypicalityinGroupInfluenceandCohesion:ContextualVaria-①

90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按照元比较原则,社会比较机制一方面使得社会类别化呈现出情景依赖性,另一方面其对群体间进程和群体内部进程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得集体身份的形成呈现出动态化特征。

积极区分,又称积极社会认同,指的是不但我群体与他群体是有差异的,而且这

简言之,我群体优于他群体。积极区分的心理动机不仅贯种差异具有利我群特征,

穿于社会类别化和社会比较的进程之中,而且通过对二者施加社会影响彰显其社会意义。当然就集体身份的形成和维持而言,积极区分更揭示了集体身份认同存在的本质意义:满足行为体积极区分的心理诉求。首先,由于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概念

因此积极区分或者追求积极的社会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特征。正体系的一部分,

群体生活和群际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群中心主义(ethnocen-如霍格所称,

trism),或可称之为积极区分,即“我们”在任何可能的方面都好于“他们”的认知信

①其次,当在特定的比较维度上,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社会比较不符合积极区分原仰。

则时,或者说不能提供积极的社会认同时,行为体也会创造多种反应策略来恢复积极认同,如个体流动、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等。

综上所述,在集体身份建构的进程中,社会类别化机制在我群体和他群体之间建立了边界。社会比较机制既是这种群体边界形成的基础,也使得群体边界呈现出流动性。而积极区分机制则使得社会比较和社会类别化具有价值和情感内涵,并有

同时也揭露了集体身份存在的本质意义,即应满利于提升我群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足行为体积极区分的心理诉求。

三、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建构

(一)集体身份建构进程中情感因素的缺位

情感因素是集体身份建构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事实:集体身份认同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它表征了对内群体的“热

“不热爱”。而且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以及对他群体的集体身份认同经常以一种爱”

积极的情感体验存在,即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特征。换言之,集体身份认同具有情感属性,而正是这种情感本质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忽略对情感

社会认同理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如埃利奥特·史密斯曾经指出的,要素的研究,

群际间关系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牵涉情感因素,尤其是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的消极反应。当他们感知或遭遇到竞争群体的成员时,会经常唤起愤怒、怨恨、厌恶、沮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91

①泰弗丧或者害怕等情感反应,但社会认同理论并没有给予情感因素足够的重视。

②尔也承认,群体认同对其成员有情感意义,但情感在诸多研究文献中相对被忽视。

2000年以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安娜·麦凯和埃利奥特·史密斯等整合情绪

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提出群体情感理论(intergroupemotions评价理论、

③群体情感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theory,IET),开创了群际关系研究一种新的视角。

④群体情感理论认为情感是群际或群体现题就是群体情感和集群行为之间的关系。

象,正如个体情感是自我调控体系的核心环节一样,群体情感也有社会和群际调控的功能。它提供了行为动机、愿望或倾向,从而连结或疏远群体关系、改变或强化地

⑤群体情感理论的相关研究充分肯定了集体位等级、消除竞争者或建立联盟等等。

身份认同和群体情感二者之间存在的紧密互动关系,甚至认为二者处于一个恒定的

即前者的形成可能促发后方,反过来后者的形成也可能促发前者。交换作用中,

(二)集体身份认同进程中群体情感的作用

集体身份进程难以排除情感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文的研究集中于探讨群体情感对集体身份认同建构的影响,而对于反向作用暂不讨论。群体情感如何具体影响了集体身份认同的构建这一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具体化为群体情感如何影响了社会类别化、社会比较以及积极区分的心理进程。

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我们在此首先要进一步澄清群体情感的概念。一般而言,它包括两大特征:第一,其主体是群体成员或曰群体性自我,它是一种集体情感体验,具有独立于个体自我情感体验的相对自主性。也就是说,即使群体事件对个

⑥第二,体的自我认同并无重大影响,个体仍会产生这种群体情感。群体情感的客体

不仅仅是针对他群体,同时也包括对内群体的情感体验,如对内群体的行为或特征

EliotR.SmithandDianeM.Mackie,“It'saboutTime:IntergroupEmotionsasTime-dependentPhenome-na”,inDoraCapozzaandRupertBrown,eds.,SocialIdentities:Motivational,Emotional,CulturalInfluences,Ox-ford:Blackwell,2006,pp.173—187.

②Ibid.,p.47.

③DianeM.Mackie,etal.,“IntergroupEmotions:ExplainingOffensiveActionTendenciesinanIntergroupContex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79,No.1,2000,pp.602—616;DianeM.MackieandEliotR.Smith,FromPrejudicetoIntergroupEmotionsDifferentiatedReactionstoSocialGroups,NewYork:PsychologyPress,2002;DianeM.Mackie,etal.,“IntergroupEmotionsandIntergroupRelations”,SocialandPersonalityPsy-chologyCompass,Vol.2,No.5,2008,pp.1866—1880.

如愤怒导致了对抗、进攻和报复④群际情感理论认为特定的群际情感导致和调控不同的群际互动行为,

的行为动机和倾向,恐惧导致了逃避的行为动机,内疚导致了道歉和赔偿的行为倾向等等。参见DianeM.Mackie,etal.,“IntergroupEmotionsandIntergroupRelations”,p.1877。

,inLarissaZ.⑤DianeM.Mackie,etal.,“IntergroupEmotions:EmotionsasanIntergroupPhenomenon”

TiedensandColinWayneLeach,eds.,TheSocialLifeofEmotions,Cambridge:CambridgePress,2004,p.228.

,⑥E.R.Smith,etal.,“CanEmotionsBeTrulyGroupLevel?EvidenceRegardingFourConceptualCriteria”

92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①表现出的集体自尊、自豪感或内疚感等。

1.社会类别化进程中的群体情感动力

共同的群体情感标的物容易构成个体间类比化或范畴化在社会类别化进程中,

的重要参考系数。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倾向于认同具有共同情感取向或价值取向的

也是同样如此。如中国与亚非拉大多数国他者。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行为体来说,

家基于共有的殖民主义情感体验,较容易形成一种群体意识。而恐怖主义所引起的情感唤醒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在反恐问题上的群体意识。

另外,群体一旦形成之后,群体情感同样对群体内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主要

以及整合净化内群的社体现在通过群体情感的动力机制来维持群体的类别化特征,

会功能。历史学家德卢米奥曾经这样描述与16世纪欧洲宗教运动相关的群体行为:“清教徒们通常会挑起对异端分子的厌恶和仇恨,……内他们被认为是‘万恶不赦’

部的异端者比外部的异端者更加可恶,他们必须被驱逐甚至消除,因为其他的惩罚

②”措施都不足以苛刻。

在这一群体行为的描述中有两点值得特别重视:第一,群体对异端者或叛徒要

这几乎是群体社会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内部的异端进行严厉的惩罚,

群体情感包括对群体的积极者比外部的异端者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这也就是说,

将激励群体调控其成员行为,重新界定成员情感以及对异端者或叛徒的怨恨情感,

的行为标准来增强内部的统一性,更清晰地规定集群的原型等。而通过这些行为,

③尤其是当群体或集体认同不稳“净化”群体的类别化或者说进程也由此得以强化。

定时,这种情感动力特别是其中的怨恨情感动力就越发明显。正如乔斯·马克斯和多米尼克·艾布拉姆斯所研究的,当所感知的内群体异质性增强时,群体成员对“异

④也就是说,端者”的评价就更为消极和负面。这种消极认知评价所导致的消极情感

体验将激励群体采取更多的调控行为。因此,群体情感不仅构成了类别化进程的参

同时也是其维持群体类别化特征的重要动力机制。考系数,

2.社会比较进程中的群体情感模型

社会比较是集体身份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通过特定的社会比较,有些群体得到正面评价,有些则得到消极评价。而人们往往容易对遭受消极评价的

并在行为上滋生歧视,如此一来,就会威胁该群体的社会认群体产生态度上的偏见,

AartiIyer和ColinWayneLeach曾经对群体情感的主体客体以及类型做了更进一步的区分和说明。参

,“EmotioninInter-groupRelations”,EuropeanReviewofSocialPsychology,Vol.见AartiIyerandColinWayneLeach

19,No.1,,2008,pp.86—125。

etal.,“SocialIdentityandIntragroupDifferentiationasSubjectiveSocialControl”,inSte-②JoseM.Marques,

phenWorchelandJ.FranciscoMorales,eds.,SocialIdentity: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8,p.124.

③PhilipG.ZimbardoandMichaelR.Leippe,ThePsychologyofAttitudeChangeandSocialInfluence,NewYork:McGraw-Hill,1991.

④JoseM.Marques,etal.,“BeingBetterbyBeingRight:SubjectiveGroupDynamicsandDerogationofIn-—①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93

同。因此,如何同他群体进行社会比较,对集体身份认同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在积极社会认同的驱动下,社会比较倾向于在利我的维度上展开,或者说社会比较倾向于利我比较。而其中,群体情感对利我比较进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而言,在群际间进程中,群体形成了以群体情感为基础的社会比较模型,从而增强社会比较的利我特性。

正如群体情感理论所展示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性自我的扩展,具有群体情感的属性。群体在发展演变进程中形成了多种情感体验。群体对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价值规范可能维持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自豪、忠诚和热爱等,同时,群体对自身生存威胁源的各种认知评价可能导致怨恨、厌恶和恐惧等多种消极情感体验。这些情感标的物可能具有普遍性,如自由、民主、和平、疯子、同性恋和罪犯等,有的则可能具有历史和集群特殊性,如非裔美国人,抑或印第安人、犹太人等在特定时期和特殊社群内遭到的厌恶和憎恨。暂且不论这些群体情感的具体生成原因何

重要的是,这些群体情感通过道德化加工处理,就能对社会比较进程起到重大的在,

影响。如在对群体特定积极情感的标的物进行“道德优化”以及对群体消极情感的

“道德污化”。“道德优处理后,将会增强群际比较进程中的群体利我性标的物进行

,“道德污化”化”指的是在道德上对其进行推崇和赞美则是在道德上对其进行贬损

“道德污化”和歧视。如此一来,正如泰弗尔和特纳所言,未的群体将会比那些被“道

①德污化”的群体更能够对自身展开积极评价。

简单而言,这种以群体情感为基础的社会比较的运作模型如下:

积极群体情感比较模型:X是好的,我群体拥有X而他群体不拥有X,因此我群体优于他群体。

111消极群体情感比较模型:X是不好的,我群体不拥有X而他群体拥有X,

因此我群体优于他群体。

正如美国喜欢和他国比较人权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以群体情感为基础的社会比较模型。在美国看来,作为一项道德之樽,美国拥有人权(X)而他国不拥有,因此美国在道德上领先于他国,从而有利于维持美国的积极身份认同。相反,在他国看来,社会比较的群体情感运作模型则是:美国拥有他国所厌恶和憎恨的事项X1如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因此,美国在道德上略逊于他国,从而有利于维持他国的积极身份认同。二者显然基于不同的群体情感,选择了不同的比较维度,从而维持各自的集体身份认同。

总之,群体情感比较模型反映了在群际间互动进程中,群体经常把自身特定的情感标的物进行道德加工和处理,使得社会比较在利我维度上展开,从而有利于建立积极的集体身份认同。

BrendaMajorandColletteP.Eccleston,“StigmaandSocialExclusion”,inDominicAbrams,etal.,TheSo-of①

94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3.积极认同进程中的“替罪羊”现象

为了实现和维持积极的集体身份认同,行为体具有多种反应策略,以群体情感为基础的社会比较隶属社会创造策略范畴,此外,社会创造策略还包括重新界定现有比较

改变比较目标群体等,除社会创造外,积极区分的策略也包括群体间维度的价值内涵、

的社会竞争和个体的社会流动等。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这些策略都难以奏效呢?

这些策略之所以存在着难以奏效的可能性,是因为其施行和成效有许多限定条件。如就个体流动策略而言,其前提条件是群体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个体能够在

若确立新的比较维度和比较参数,其前提条件是群体之间流动。就社会创造而言,

这些新的维度和参数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共识。没有社会共识作为支撑,新的比较维度不仅难以持久,而且社会影响也有限。正如美国和他国比较人权、他国和美国比较反霸权,这两种比较维度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而重新界定现有比较维度的价值内涵同样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选择新的目标群体进行利我比较,或者说“向下比较”,其前提则是存在着这样一个目标群体可以进行社会比较。通过社会竞

①因此,争策略来提升积极的集体身份认同,也需要一定的群体资源作为基础等等。

当以上个体流动、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策略都难以提升群体的积极身份认同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群际现象呢?以下两种情况值得重视:(1)群体被动接受这种消极的

②(2)群体会为自身低微的群或负面的集体身份认同,呈现出群体内在化的低姿态。

以此来维持自身的“感觉良好”状态,即进一体地位或群体形象进行外在归因辩护,

步重塑积极身份认同。那么群体如何重塑这种积极的集体身份认同呢?

为了重塑积极的集体身份认同,群体情感直接促发了群际间的“替罪羊”现象,即群体基于对自身群体的热爱这一积极情感,经常把责任归咎于消极情感所导向的

。“替罪羊”事项,从而为自身开脱现象是一种重要的群体心理调节机制。当群体内

部积极社会认同遭到严重削弱或缺失时,群体又无力采取正面、积极的手段重树群体的积极认同,群体便经常把问题归因于他者,从而减少对自身群体的消极评价和

当认知。霍夫兰和西尔斯通过研究1882年到1930年美国南部反对黑人运动发现,

该地区的经济形势恶化时,白人针对黑人的暴力活动就升级。他们更具体指出了该地区主要农产品棉花的价格和白人对黑人滥用私刑的频率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介于-0.63至-0.72之间。这说明当白人对经济形势不满时,自我概念体系和自我认同会出现紊乱,需要通过迁怒黑人来释放内心的挫折,换言之,黑人被当做“替罪

③尤其是当某社会群体经历长期的消极体验,。羊”而不仅仅是暂时的挫折或经济低

“替罪羊”迷,该群体就有可能引发极端形式的效应,如种族大屠杀,经典的例子就是

MichaelA.HoggandDominicAbrams,SocialIdentifications:A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andGroupProcesses,London:Routledge,1988,pp.51—59.

,inN.Ellemers,et②NylaR.Branscombe,etal.,“TheContextandContentoftheSocialIdentityThreat”

al.,eds.,SocialIdentity:Context,Commitment,Content,Oxford:Blackwell,1999,pp.35—58.

GroupDynamics(Fifthedition),Wadsworth:WadsworthCengageLearning,2009,p.③DonelsonR.Forsyth,

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95

①德国纳粹对欧洲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以及卢旺达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的种族迫害。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随之出现经济混乱,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认同或集体认同,甚至个人认同都呈现出严重的消极特征,于是犹太人被看成是罪魁祸

:“犹太人只不过是替罪羊。一位德国领导人就阐述道首。早在希特勒掌权之前,

②……如果没有犹太人,”反犹太分子也会创造出犹太人来。

,概言之,群体消极情感的标的物经常被选为“替罪羊”用来修补我群遭到创伤

的集体身份认同,这为群体成员保持积极社会认同提供了最终的战略选择。值得强

随着群体情感,尤其是消极情感的强度和能量的不断增强,群体所怨恨的事调的是,

项可能成为群体成员保持积极社会认同的首要选择,即在群体间的社会比较进程中,内群体成员首先选择把所怨恨的事项作为“替罪羊”这一战略来保持自身的认

③“个体流动”、“社会竞争”、“社会创造”同,从而放弃选择等战略。

结语

集体身份认同具有情感属性的本质,其建构过程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集体身份认同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并且经常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形式存在。群体情感影响了集体身份认同形成的每个阶段:在社会类别化进程中,群体情

“净化”感推动群体内部的进程,增强内部的统一性和相似性;在群际间社会比较进

程中,以群体情感为基础的社会比较模型有利于维持社会比较中的利我特性;最后,

,行为体通过把消极情感的标的物如怨恨情感事项归为“替罪羊”为维护自身的积极

集体身份认同提供最终的战略选择。

对群体情感和集体身份认同二者关系的分析,折射出国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情

“原始感现象。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者强调群体行为体如国家具有追求权力、利益的

,“情感冲动”冲动”而对国家行为体的似乎很少涉及。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群体

而且这种情感诉求如同权力、利益一行为体具有追求积极身份认同的基本情感诉求,

样,作为一种行为动机,又进一步调控和引导了群体的行为。正如马克斯·韦伯在对社会行动进行分类时,提出了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

④本文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群体行为体情感行动的分析。或惯例行动,

(责任编辑:吴文成)

JohnF.Dovidio,etal.,OntheNatureofPrejudice:FiftyYearsafterAllport,Malden:BlackwellPublishingLtd.,2005,p.244.

1958,p.325.②GordonW.Allport,TheNatureofPrejudice,GardenCity,NY:AnchorBooks,

“替罪羊”战略构成行为体树立积极社会认同首要选择的条件,还需要做进③关于群体消极情感所引发的

在此,本文基于情感心理学研究中的消极情感对注意偏向的导向作用,笼统地指出了这种可能性。一步的研究,

:《》①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6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