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4:14

  本文关键词: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中共的领导下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开创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曾发展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发展这么迅速,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该地的积极推进。因此,深入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界定,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自身需要;二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前提条件;三是发展壮大根据地党团组织和红军队伍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其可能性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推进的客观需要;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下群众对自身解放渴求的主观需要;早期党组织的领导及其积极的革命实践的组织保障。第三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途径。本部分是全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内容有:以灌输历史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政治启蒙;以变革社会陈规陋习为基础的社会教育;以土地革命、阶级斗争、武装斗争为中心的革命理论宣传。具体途径主要有: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教育;坚持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加强以人为本的情感动员。第四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本部分是全文研究的难点,其主要特点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主体具有组织性和广泛性;形式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过程具有曲折性和斗争性。其基本方法有: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加强理论普及工作;切实关注群众实际生活;因地制宜构建传播平台。第五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分析及当代启示。首先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其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革命理论的满足相结合;坚持大众化语言的艺术性和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大众化对象的层次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相结合。其次是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其当代启示主要有:首要前提是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重要保证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效途径是创新理论宣传工作;现实选择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川陕革命根据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经验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D6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文献综述10-14
  • 一、绪论14-24
  • (一)研究意义14-15
  • (二)概念界定15-17
  • 1.川陕革命根据地15-16
  • 2.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16-17
  • 3.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7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基本原则17-24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18-20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20-24
  •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4-32
  •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24-26
  • 1.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需要24-25
  • 2.大众化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前提条件25-26
  • 3.大众化是发展壮大根据地党团组织和红军队伍的迫切需要26
  •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26-32
  • 1.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推进27-28
  • 2.主观条件: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下群众对自身解放的渴求28-29
  • 3.组织保障:早期党组织的领导及其积极的革命实践29-32
  •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途径32-50
  •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32-39
  • 1.以灌输历史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政治启蒙32-33
  • 2.以变革社会陈规陋习为基础的社会教育33-36
  • 3.以土地革命、阶级斗争、武装斗争为中心的革命理论宣传36-39
  •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39-50
  • 1.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39-41
  • 2.坚持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41-46
  • 3.加强以人为本的情感动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力46-50
  • 四、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50-60
  •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50-55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50-51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具有组织性和广泛性51-52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52-53
  •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具有曲折性和斗争性53-55
  •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方法55-60
  • 1.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通俗化55-57
  • 2.不断加强理论普及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普及化57-58
  • 3.切实关注群众实际生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生活化58
  • 4.因地制宜创建传播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载体形式多样化58-60
  • 五、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分析及当代启示60-71
  •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分析60-64
  •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60-61
  • 2.坚持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革命理论的满足相结合61-62
  • 3.坚持大众化语言的艺术性和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62-63
  • 4.坚持大众化对象的层次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相结合63-64
  •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64-71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64-66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6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创新理论宣传工作66-68
  •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选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68-71
  •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6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伯流;;毛泽东称赞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一份重要文献——解读《前委来信(摘要)》[J];党的文献;2008年02期

2 陈文;认真研究和总结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完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4期

3 宋扬;郭中;;《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稿》评介[J];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06期

4 ;纪念黔东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举行[J];海内与海外;2010年01期

5 马桂萍;论农民在革命根据地创建中的历史作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陆诚,陈国勇;试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与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区别与联系[J];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01期

7 吕志贤;创建黑河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回顾——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J];黑河学刊;2001年03期

8 莫亚人;滇黔桂边区根据地定性和称谓问题的探讨——兼与《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一书商榷[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9 张雷 ,张金锭;方志敏建军的思想对闽北革命根据地的贡献[J];福建党史月刊;2002年04期

10 石尚武 ,柳文荣;云贵高原的第一面红旗——黔东革命根据地[J];当代贵州;2004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宏运;;关于“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几个问题[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2 叶心瑜;;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初探[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3 宋荐戈;;试论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许树信;;缅怀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光辉历史[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5 戴启斌;;简述革命根据地货币的特殊职能[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6 马洪武;;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军花;王善;;王文明与母瑞山革命根据地[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8 崔开勇;张少波;李强;;王文明创建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9 李勤;;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变迁[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建顺;;闽南乌山革命根据地流通券的调查报告[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钟哲;深入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调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巴中日报记者 秦春燕;纪念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研讨会隆重举行[N];巴中日报;2012年

3 河北省地税局 李胜良;中国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累进税[N];中国税务报;2014年

4 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薛庆超;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14年

5 记者 李莉雅邋实习生 赵欣冉;自谱革命根据地颂歌 平山张红德唱出心声[N];石家庄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赵陈;红军群雕屹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N];巴中日报;2009年

7 赵陈 付海旭 记者 李传君;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红军群雕落成[N];四川日报;2009年

8 ;张会民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N];汉中日报;2011年

9 特约通讯员 庞博;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成开馆[N];中国文物报;2011年

10 ;黔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N];贵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福林;东固革命根据地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中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27—1929)[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蓉;土地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熊莉;中共唤醒川陕革命根据地农民革命意识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金蕾;文艺生态学视野下太行革命根据地民间文艺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苏凤;陇东革命根据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晓龙;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李清;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峗;“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赵文博;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建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薛洋;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74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