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亚的人权外交论析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丹;;人权外交与美国卡特政府尼加拉瓜政策的失败[J];外国问题研究;2017年02期
2 折志凌;;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双重驱动——浅论美国人权外交的动因及困境[J];当代世界;2012年11期
3 罗艳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何以陷入尴尬境地[J];领导之友;2009年04期
4 罗艳华;;西方对华人权外交缘何屡遭“尴尬”?[J];人权;2009年06期
5 刘长新;;试析美国的人权外交[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李宝俊;刘波;;试析日本人权外交[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4期
7 丁燕霞;;里根时代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特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李桂树;王兵;;美国人权外交的渊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孙庆;美国人权外交析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罗会钧;冷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人权外交的新特点[J];当代世界;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友义;;美国是怎样把人权理念转化成公共外交工具的?——评《完美的幻觉:美国政府是如何选中人权外交的》[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2 田丹;;美国为什么总是指责中国的人权?[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3 范文;;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人学问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鸿博;;在亲美独裁者与自由理想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拉美外交政策的悖论(简略稿)[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东航;“人权外交”只能作茧自缚[N];解放军报;2008年
2 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 郝铁川教授;人权外交与政治讹诈[N];检察日报;2000年
3 ;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N];人民日报;2006年
4 ;西方国家推行人权外交有哪些主要手段[N];人民日报;2006年
5 ;西方国家推行人权外交有哪几种表现形式[N];人民日报;2006年
6 ;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处长 副研究员 柳华文;美国人权外交的虚伪和政治化用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本报记者 汪嘉波;“人权外交”可以休矣[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柴野;要国家安全还是坚持人权外交[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英国《经济学人》 本报编译 于景浩;法国新政府:从“人权外交”到“利益外交”[N];世界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芳;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2 胡勇;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冰莹;美国对中亚的人权外交论析[D];新疆大学;2018年
2 丁燕霞;里根时代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D];山西大学;2004年
3 尤安娜(Joana Bala);欧盟对中国的人权外交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4 于翠;冷战时期美苏的人权较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姗姗;宗教与美国人权外交政策[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雪婷;中澳人权对话199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鑫;冷战后美国“人道主义干预”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肖鹏英;评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D];新疆大学;2001年
9 杨绪;“西藏人权问题”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衍变(1959~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侯学华;论美国人权外交的战略演变及其历史根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05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0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