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视域下的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
发布时间:2021-02-22 23:34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安全形势相对缓和,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地位相对下降。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逐渐得到凸显。处于全球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区域层次安全成为了安全研究的最佳层次。东北亚地区具有多层次的复杂安全结构,而最大障碍就在于传统安全思维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对非传统安全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本研究以东北亚区域的环境安全合作为研究对象,以巴里·布赞的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基本结构和层次互动,旨在探索该复合体的结构性特征、发展动力以及未来的结构变革趋势。东北亚地区近年来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安全威胁,这些环境问题包括跨境大气污染(雾霾、酸雨和沙尘暴)、海洋污染、生态环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核污染等重要议题。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安全趋势,区域内各国积极响应,积极创建并参与了各种双边和多边环境合作机制。其中,代表性的多边环境合作机制有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会议(NEAC)、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计划(NEASPEC)、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TEMM)、西北太平洋计划(NOWPAP)与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等多个环境合作框架。除此之外,区域内各...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1.选题背景与目的
2.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文献综述
3.1 国内研究动态
3.1.1 关于东北亚环境合作的研究
3.1.2 关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研究
3.2 国外研究现状
3.2.1 关于东北亚环境问题的研究
3.2.2 关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研究
3.3 问题与创新
4.研究方法、对象及基本框架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对象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1.安全与环境安全
1.1 安全概念的扩展
1.2 环境安全
2.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涵义
2.1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基本框架
2.2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东北亚环境安全的问题与挑战
1.跨界大气污染
1.1 雾霾
1.2 酸雨
1.3 沙尘暴
2.海洋污染
3.生态环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4.核污染
第三章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议程的演变和发展
1.多边环境合作机制
1.1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会议(NEAC)
1.2 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计划(NEASPEC)
1.3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TEMM)
1.4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
1.5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
2.双边合作机制
2.1 中日环境合作
2.2 中韩环境合作
2.3 日韩环境合作
第四章 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分析框架-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
1.东北亚地区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基本结构
1.1 边界与无政府状态
1.2 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物质结构
1.3 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社会结构
2.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层次互动
2.1 国家层次
2.2 区域层次
2.3 区域间层次
2.4 全球层次
3.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变革趋势
第五章 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前瞻
1.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障碍因素
1.1 制度化程度较低
1.2 行为体层次单一
1.3 缺乏环境区域认同
2.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政策建议
2.1 提高制度化水平
2.2 发挥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2.3 增强环境区域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046712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1.选题背景与目的
2.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文献综述
3.1 国内研究动态
3.1.1 关于东北亚环境合作的研究
3.1.2 关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研究
3.2 国外研究现状
3.2.1 关于东北亚环境问题的研究
3.2.2 关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研究
3.3 问题与创新
4.研究方法、对象及基本框架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对象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1.安全与环境安全
1.1 安全概念的扩展
1.2 环境安全
2.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涵义
2.1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基本框架
2.2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东北亚环境安全的问题与挑战
1.跨界大气污染
1.1 雾霾
1.2 酸雨
1.3 沙尘暴
2.海洋污染
3.生态环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4.核污染
第三章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议程的演变和发展
1.多边环境合作机制
1.1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会议(NEAC)
1.2 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计划(NEASPEC)
1.3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TEMM)
1.4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
1.5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
2.双边合作机制
2.1 中日环境合作
2.2 中韩环境合作
2.3 日韩环境合作
第四章 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分析框架-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
1.东北亚地区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基本结构
1.1 边界与无政府状态
1.2 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物质结构
1.3 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社会结构
2.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层次互动
2.1 国家层次
2.2 区域层次
2.3 区域间层次
2.4 全球层次
3.东北亚环境安全复合体的变革趋势
第五章 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前瞻
1.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障碍因素
1.1 制度化程度较低
1.2 行为体层次单一
1.3 缺乏环境区域认同
2.东北亚环境安全合作的政策建议
2.1 提高制度化水平
2.2 发挥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2.3 增强环境区域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04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04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