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00:49
研究奥巴马政府“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是对国际政治问题中的一种反常现象进行探究。试想美国这样一个全球霸权国家,在冷战以及冷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北极视作“最后的前线”,大力维护在北极域内的军事存在,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态势。然而自奥巴马上台,美国关于北极的战略重点突然转向了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等方面,战略能力也显现弱势,这与美国的全球霸权国身份格格不入,更与美国在其他地区例如亚太地区的强势不相协调,个中原因令人费解。正所谓“政声人去后”,研究奥巴马时期美国这一“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绝非过时,相反能够从奥巴马完整的执政区间中更为准确地把握其北极战略的实质与特点。通过梳理大量文献,发现该方面研究比较稀缺且过于碎片化,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来尽可能地回答,究竟为何美国这样一个进攻性十足的全球霸主却在奥巴马执政期间推行反差性极大的“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本文利用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设置了权力分布、制度工具、国内压力三个分析变量,构建起一个基于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分析框架,试图以此为工具分析这一问题的动因。具体而言,奥巴马政府“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由三大动因合力塑造。一是当前国际体系...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
2.1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关于“北极”的范围界定
2.1.2 “北极战略”的范畴界定
2.1.3 “趋向防守”的内涵界定
2.2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
2.2.1 物质性权力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2.2.2 合作在防御性现实主义中地位提升
2.2.3 当代国际体系中安全空间相对充足
2.3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分析变量:权力分布、制度工具、国内压力
2.3.1 权力分布:权力分布变迁诱发国家战略调整
2.3.2 制度工具:制度作为逐利工具推动合作进程
2.3.3 国内压力:决策者认知转变与利益集团掣肘
第三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纵横考察
3.1 从模糊到清晰: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的历史探究
3.1.1 奥巴马北极战略源于美国长期政策积淀
3.1.2 奥巴马两届任期将北极政策整合为战略
3.2 从目标到实践: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的横向剖析
3.2.1 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目标缺乏进取性
3.2.2 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实践欠缺执行力
3.3 从进攻到防御:“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的特性
3.3.1 灵活性: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3.3.2 辅助性:全球战略的配合之策
第四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动因分析
4.1 权力分布:国际体系结构转型促使美国北极战略收缩
4.1.1 全球体系中实力衰退造就北极防守战略
4.1.2 北极地区国际体系的安全空间相对充足
4.2 制度工具:制度护持与约束双向塑造防守型北极战略
4.2.1 制度护持美国北极主导权降低对抗风险
4.2.2 制度以其自主性反向约束美国北极行为
4.3 国内压力:决策者认知与利益集团促成北极防守战略
4.3.1 美国决策层认知偏觸定战略防守基调
4.3.2 利益集团目标分化牵制了战略的激进性
第五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影响评析
5.1 对美国自身的影响
5.1.1 配合全球战略提升制公权力
5.1.2 缓解安全担忧巩固政治遗产
5.2 对北极地区的影响
5.2.1 改善大国关系促进地区稳定
5.2.2 增进国际合作完善北极治理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07557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
2.1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关于“北极”的范围界定
2.1.2 “北极战略”的范畴界定
2.1.3 “趋向防守”的内涵界定
2.2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
2.2.1 物质性权力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2.2.2 合作在防御性现实主义中地位提升
2.2.3 当代国际体系中安全空间相对充足
2.3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分析变量:权力分布、制度工具、国内压力
2.3.1 权力分布:权力分布变迁诱发国家战略调整
2.3.2 制度工具:制度作为逐利工具推动合作进程
2.3.3 国内压力:决策者认知转变与利益集团掣肘
第三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纵横考察
3.1 从模糊到清晰: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的历史探究
3.1.1 奥巴马北极战略源于美国长期政策积淀
3.1.2 奥巴马两届任期将北极政策整合为战略
3.2 从目标到实践: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的横向剖析
3.2.1 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目标缺乏进取性
3.2.2 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实践欠缺执行力
3.3 从进攻到防御:“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的特性
3.3.1 灵活性: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3.3.2 辅助性:全球战略的配合之策
第四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动因分析
4.1 权力分布:国际体系结构转型促使美国北极战略收缩
4.1.1 全球体系中实力衰退造就北极防守战略
4.1.2 北极地区国际体系的安全空间相对充足
4.2 制度工具:制度护持与约束双向塑造防守型北极战略
4.2.1 制度护持美国北极主导权降低对抗风险
4.2.2 制度以其自主性反向约束美国北极行为
4.3 国内压力:决策者认知与利益集团促成北极防守战略
4.3.1 美国决策层认知偏觸定战略防守基调
4.3.2 利益集团目标分化牵制了战略的激进性
第五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影响评析
5.1 对美国自身的影响
5.1.1 配合全球战略提升制公权力
5.1.2 缓解安全担忧巩固政治遗产
5.2 对北极地区的影响
5.2.1 改善大国关系促进地区稳定
5.2.2 增进国际合作完善北极治理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075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07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