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久间象山的国际政治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27 14:29
近代以来世界风云激荡,变幻莫测,国际体系和格局一直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纵观其历史可以发现,早在江户幕府末期日本政治家、思想家们就已经开始关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从事国际政治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在那个探究国家发展道路百家争鸣的时代,佐久间象山是突出的代表和先驱者。作为日本江户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佐久间象山是幕末乃至日本近代史中接受并学习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典型人物,其根据时势的变化和自己的体验及反思,不断地转变和修正自身的思想。佐久间象山作为那个时代武士阶级的楷模,门下弟子更是人才辈出,如吉田松阴、坂本龙马、胜海舟、桥本左内、高杉晋作等等,可谓桃李天下。重要的是,佐久间象山的世界观和国际政治思想对近代日本崛起的道路选择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江户末期日本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切入点,以佐久间象山的认知与思想转变历程为起点,详细梳理了其由“锁国攘夷”到“开国攘夷”的对外思想演进,指明了其东西融合的国家发展之战略观点,并从秩序观、权力观、军事观三个角度详细地阐释了其国际政治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佐久间象山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对其所在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后来的...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分析法
0.3.2 历史分析法
0.3.3 比较研究法
0.4 难点和创新点
0.4.1 难点
0.4.2 创新点
1 佐久间象山对近代世界的再认识
1.1 佐久间象山及其时代
1.1.1 象山所处的时代背景
1.1.2 象山思想概述
1.1.3 象山对世界范围扩大的认识
1.2 前中期的“锁国攘夷论”
1.2.1 “锁国”思想的制约
1.2.2 鸦片战争和黑船来航的冲击
1.2.3 “锁国”与“攘夷”的矛盾
1.3 后期的“开国攘夷论”
1.3.1 儒学与兰学的结合
1.3.2 从“夷狄”到“外蕃”的转变
1.3.3 “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提出
2 佐久间象山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
2.1 象山的秩序观
2.1.1 从“礼”到秩序的认知变化
2.1.2 秩序范围的扩大
2.1.3 “无政府状态”思想
2.2 象山的权力观
2.2.1 “弱国无外交”的思想
2.2.2 “同力度德,同德量义”思想
2.2.3 “王道”与“力”的融合
2.3 象山的军事观
2.3.1 “富国”与“强兵”之辩
2.3.2 象山的炮术论
2.3.3 象山的海防论
3 佐久间象山国际政治思想的影响
3.1 对当时日本社会思潮的影响
3.1.1 引领“和魂洋才”的思想潮流
3.1.2 打破传统朱子学的桎梏
3.1.3 门生弟子的重要影响
3.2 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
3.2.1 维新“三大口号”的源头的思想源头与基础
3.2.2 “五条誓文”的思想基础
3.2.3 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3.3 军国主义与侵略战争的道路选择
3.3.1 “霸道”的崛起
3.3.2 军国主义思想的泛滥
3.3.3 走上对外侵略之路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文化基因[J]. 吴敏文. 书屋. 2019(03)
[2]近代化背景下易学的变容——以佐久间象山的《炮卦》为例[J]. 严玉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2)
[3]近代日本脱亚思想刍议[J]. 姚怡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9)
[4]幕末佐久间象山对日本未来的探索[J]. 李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0)
[5]幕府末期儒学思想助推西洋文明摄入小考——以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为中心[J]. 宋媛媛,姚继中. 外国语文. 2014(06)
[6]日本近代儒家文化元素重释及“右翼”思想的初现[J]. 盛邦和.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6)
[7]试论日本“锁国”政策对19世纪以前日俄关系的影响[J]. 李若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军事扩张或和平通商:日本近代以来国家发展道路之争[J]. 华丹,钟平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01)
[9]日本幕末期的“外夷”应对策略——以横井小楠为中心[J]. 陈秀武. 安徽史学. 2012(04)
[10]幕末佐久间象山的经济思想[J]. 韦立新,邓文君. 日本问题研究. 2011(03)
硕士论文
[1]试论佐久间象山的教育思想[D]. 高冲.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03671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分析法
0.3.2 历史分析法
0.3.3 比较研究法
0.4 难点和创新点
0.4.1 难点
0.4.2 创新点
1 佐久间象山对近代世界的再认识
1.1 佐久间象山及其时代
1.1.1 象山所处的时代背景
1.1.2 象山思想概述
1.1.3 象山对世界范围扩大的认识
1.2 前中期的“锁国攘夷论”
1.2.1 “锁国”思想的制约
1.2.2 鸦片战争和黑船来航的冲击
1.2.3 “锁国”与“攘夷”的矛盾
1.3 后期的“开国攘夷论”
1.3.1 儒学与兰学的结合
1.3.2 从“夷狄”到“外蕃”的转变
1.3.3 “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提出
2 佐久间象山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
2.1 象山的秩序观
2.1.1 从“礼”到秩序的认知变化
2.1.2 秩序范围的扩大
2.1.3 “无政府状态”思想
2.2 象山的权力观
2.2.1 “弱国无外交”的思想
2.2.2 “同力度德,同德量义”思想
2.2.3 “王道”与“力”的融合
2.3 象山的军事观
2.3.1 “富国”与“强兵”之辩
2.3.2 象山的炮术论
2.3.3 象山的海防论
3 佐久间象山国际政治思想的影响
3.1 对当时日本社会思潮的影响
3.1.1 引领“和魂洋才”的思想潮流
3.1.2 打破传统朱子学的桎梏
3.1.3 门生弟子的重要影响
3.2 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
3.2.1 维新“三大口号”的源头的思想源头与基础
3.2.2 “五条誓文”的思想基础
3.2.3 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3.3 军国主义与侵略战争的道路选择
3.3.1 “霸道”的崛起
3.3.2 军国主义思想的泛滥
3.3.3 走上对外侵略之路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文化基因[J]. 吴敏文. 书屋. 2019(03)
[2]近代化背景下易学的变容——以佐久间象山的《炮卦》为例[J]. 严玉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2)
[3]近代日本脱亚思想刍议[J]. 姚怡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9)
[4]幕末佐久间象山对日本未来的探索[J]. 李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0)
[5]幕府末期儒学思想助推西洋文明摄入小考——以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为中心[J]. 宋媛媛,姚继中. 外国语文. 2014(06)
[6]日本近代儒家文化元素重释及“右翼”思想的初现[J]. 盛邦和.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6)
[7]试论日本“锁国”政策对19世纪以前日俄关系的影响[J]. 李若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军事扩张或和平通商:日本近代以来国家发展道路之争[J]. 华丹,钟平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01)
[9]日本幕末期的“外夷”应对策略——以横井小楠为中心[J]. 陈秀武. 安徽史学. 2012(04)
[10]幕末佐久间象山的经济思想[J]. 韦立新,邓文君. 日本问题研究. 2011(03)
硕士论文
[1]试论佐久间象山的教育思想[D]. 高冲.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03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0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