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持续照护模式的广州市荔湾区养老服务设施选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10:02
人口老龄问题的不断加剧引起了人们对养老产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及社会各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老年人口的福利保障和养老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境和挑战。其中,养老设施的空间配置问题甚为突出,合理的设施选址对于养老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广州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荔湾区作为初步研究对象,在持续照护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以区内各类不同年龄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口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为出发点,从行为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推导出养老服务设施的选址方案。首先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荔湾区典型街道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日常行为活动特点,分析各类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进一步分析后得出老年人对各类设施的使用特征,得出了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然后实地调查荔湾区典型街道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了解养老服务供给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梳理了我国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过程,结合荔湾区的现实情况、老年人口养老需求以及日常行为活动特征,提出以“养老圈”为核心理念的适应荔湾区的持续照护社区养老模式。然后以层次分析法和GIS系统为理...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50、2015、2050、2100年我国各年龄阶段比例构成
图 2-1 查尔斯河“新桥”社区地区特色建筑及环境293)功能配置与空间布局:社区针对不同老年人健康状况,设置各种居住类型来选择,包括别墅、村舍、普通公寓、以及辅助生活型、记忆支持型公寓房间,提供长期护理和亚急性护理,包括 182 套公寓,24 栋别墅和 50 栋别墅,共有 256 个住宅。其中:独立的村舍住宅或别墅是适合那些独立健康的老年人。村舍面积在 130-250m2范围,别墅 148-162m2,都具有较为独立的空间设施。公寓是服务那些需要更舒适温馨邻里关系和贴心协助的养老服务的群体。布置为半围合空间,中间形成绿化开敞空间,同时与公共社区中心相连,满足老年人群使用公共设施的便利要求。辅助生活型、记忆支持型公寓满足特殊需求群体的居住类型,其中辅助生活型公寓有 91 间,记忆支持型公寓有 4间。同时,该社区囊括了社区中心、创新型医疗中心,并配建有图书馆、咖啡厅、艺术工作室、健身俱乐部、游泳池、剧院以及大型小型聚会场所等设施,促进居民与居民居民与员工及访客之间的互动。
图 2-2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功能空间布局示意30的国内外养老社区具有以下的特征:1)体量大:能够满足大量老年人足够的床位数。2)护理的专业化: 医 和 养 相互结合,为不同年龄人提供对应的专业护理服务。3)设施水准高:各类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服务和设施的水平比较高,能够让老年人的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J]. 丁秋贤,朱丽霞,罗静. 人文地理. 2016(02)
[2]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城市空间规划思考[J]. 姜洪庆,李佩玲. 南方建筑. 2016(01)
[3]基于GIS的合肥市包河区养老设施选址适宜性评价[J]. 李璐. 居业. 2016(02)
[4]基于持续健康照顾理念的养老社区规划研究[J]. 姜洪庆,孙雅娟. 南方建筑. 2015(06)
[5]持续照护社区养老设施构成体系与其配建研究[J]. 杨国霞,沈山,孙一飞. 城市规划. 2015(12)
[6]城市老龄化社区的居住空间环境评价及养老规划策略[J]. 谢波,魏伟,周婕. 规划师. 2015(11)
[7]休闲时代下岭南城市游憩空间设计策略[J]. 姜洪庆,刘帅,熊安昕,刘雨菡. 规划师. 2015(08)
[8]城市CCRC建筑设计浅析——上海中心区域护理院设计实例分析[J]. 于维维. 中外建筑. 2015(08)
[9]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杜宁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CCRC开发模式对我国养老地产的启示[J]. 朱婀丹. 科技视界. 2015(19)
博士论文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养老地产研究[D]. 聂建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2]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D]. 谢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全健康照顾老年社区的规划研究[D]. 孙雅娟.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上海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研究[D]. 林西雁.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广州城市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研究[D]. 林国杂.兰州大学 2016
[4]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评价体系研究[D]. 邱迪.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基于“照顾单元”理念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研究[D]. 张洁林.华南理工大学 2015
[6]CCRC“持续照料”模式养老综合社区研究[D]. 方乾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5
[7]我国CCRC养老住区规划设计研究[D]. 殷一.苏州科技学院 2015
[8]基于GIS的城市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配置优化研究[D]. 张凌菲.西南交通大学 2015
[9]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选址优化研究[D]. 汪静怡.重庆大学 2015
[10]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研究[D]. 严晨.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1315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50、2015、2050、2100年我国各年龄阶段比例构成
图 2-1 查尔斯河“新桥”社区地区特色建筑及环境293)功能配置与空间布局:社区针对不同老年人健康状况,设置各种居住类型来选择,包括别墅、村舍、普通公寓、以及辅助生活型、记忆支持型公寓房间,提供长期护理和亚急性护理,包括 182 套公寓,24 栋别墅和 50 栋别墅,共有 256 个住宅。其中:独立的村舍住宅或别墅是适合那些独立健康的老年人。村舍面积在 130-250m2范围,别墅 148-162m2,都具有较为独立的空间设施。公寓是服务那些需要更舒适温馨邻里关系和贴心协助的养老服务的群体。布置为半围合空间,中间形成绿化开敞空间,同时与公共社区中心相连,满足老年人群使用公共设施的便利要求。辅助生活型、记忆支持型公寓满足特殊需求群体的居住类型,其中辅助生活型公寓有 91 间,记忆支持型公寓有 4间。同时,该社区囊括了社区中心、创新型医疗中心,并配建有图书馆、咖啡厅、艺术工作室、健身俱乐部、游泳池、剧院以及大型小型聚会场所等设施,促进居民与居民居民与员工及访客之间的互动。
图 2-2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功能空间布局示意30的国内外养老社区具有以下的特征:1)体量大:能够满足大量老年人足够的床位数。2)护理的专业化: 医 和 养 相互结合,为不同年龄人提供对应的专业护理服务。3)设施水准高:各类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服务和设施的水平比较高,能够让老年人的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J]. 丁秋贤,朱丽霞,罗静. 人文地理. 2016(02)
[2]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城市空间规划思考[J]. 姜洪庆,李佩玲. 南方建筑. 2016(01)
[3]基于GIS的合肥市包河区养老设施选址适宜性评价[J]. 李璐. 居业. 2016(02)
[4]基于持续健康照顾理念的养老社区规划研究[J]. 姜洪庆,孙雅娟. 南方建筑. 2015(06)
[5]持续照护社区养老设施构成体系与其配建研究[J]. 杨国霞,沈山,孙一飞. 城市规划. 2015(12)
[6]城市老龄化社区的居住空间环境评价及养老规划策略[J]. 谢波,魏伟,周婕. 规划师. 2015(11)
[7]休闲时代下岭南城市游憩空间设计策略[J]. 姜洪庆,刘帅,熊安昕,刘雨菡. 规划师. 2015(08)
[8]城市CCRC建筑设计浅析——上海中心区域护理院设计实例分析[J]. 于维维. 中外建筑. 2015(08)
[9]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杜宁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CCRC开发模式对我国养老地产的启示[J]. 朱婀丹. 科技视界. 2015(19)
博士论文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养老地产研究[D]. 聂建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2]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D]. 谢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全健康照顾老年社区的规划研究[D]. 孙雅娟.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上海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研究[D]. 林西雁.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广州城市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研究[D]. 林国杂.兰州大学 2016
[4]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评价体系研究[D]. 邱迪.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基于“照顾单元”理念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研究[D]. 张洁林.华南理工大学 2015
[6]CCRC“持续照料”模式养老综合社区研究[D]. 方乾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5
[7]我国CCRC养老住区规划设计研究[D]. 殷一.苏州科技学院 2015
[8]基于GIS的城市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配置优化研究[D]. 张凌菲.西南交通大学 2015
[9]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选址优化研究[D]. 汪静怡.重庆大学 2015
[10]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研究[D]. 严晨.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13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1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