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微信小组的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8: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工具,在给人类的生活与消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老年人如何学习并掌握这一类工具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引导老年人积极地融入现代社会,各地老年服务机构纷纷开设了各类老年学习小组,但其效果参差不齐。社会工作者如何有效地运作这类老年学习小组,这是当前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议题之一。本文基于两类微信小组的行动研究,即机构养老中“悟乐夕阳”微信小组与居家养老的“微信助力夕阳红”小组,比较两个微信学习小组各自动力因素,以及造成小组发展差异的原因,探寻推进老年服务小组的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小组各要素之间紧密相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其中,小组成员特性决定小组的性质;小组主持人运作能力影响小组的发展、成员改变,甚至关乎小组的成败。这些研究发现,一方面验证了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型;另一方面也为老年服务小组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小组主持人需要根据小组性质而采取不同应对方式;小组主持人运作能力有效发挥,既需要考虑小组成员的特性与需要,也需要兼顾小组不同阶段老年成员关系特征与行为特点。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 关于小组工作介入老年服务方面的小组动力因素体现
二 分析框架: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型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行动研究
二 文献研究
第二节 资料来源
一 “梧乐夕阳”老年服务小组
二 “微信助力夕阳红”老年微信学习小组
第三章 微信小组运作的动力因素与机制
第一节 两微信小组的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
一 小组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
二 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关系
第二节 微信小组运作过程分析
一 两个微信小组运作过程简介与反思
二 成员特性与运作过程关系
三 小组情境与运作过程关系
第三节 微信小组运作成效分析
一 和谐的组员关系有助于产生小组动力
二 小组目标实现与组员对小组参与度和认同感密不可分
三 小组主持人的领导能力在小组中起重要作用
第四节 微信小组运作机制
一 小组主持人综合素质是小组动力产生与小组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二 小组的运作方式以小组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为依据
三 小组发展与成员的改变进一步作用于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 小组成员同质性高低对小组凝聚力影响巨大
二 组员出席率直接影响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 小组成员对小组概念的了解直接影响小组的发展
四 保持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小组区别于培训班的关键
第二节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医疗保险研究述评[J]. 曹晓航,邢新,朱梦,高彩云,丁国武. 卫生软科学. 2017(09)
[2]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开展老年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J]. 韩静宜,郭梦菡,申敏. 法制与社会. 2016(26)
[3]浅议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若干问题[J]. 张冬杰. 现代交际. 2016(02)
[4]将“全面健康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J]. 穆光宗. 中国经济报告. 2014(04)
[5]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与趋势分析[J]. 王亚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0)
[6]和谐社会背景下健康老龄化的思考[J]. 江锡富. 池州学院学报. 2013(02)
[7]人口老龄化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 傅志红,黄华.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8]生产性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 要薇. 保定学院学报. 2012(03)
[9]生产性老龄化:理论与应用视角[J]. 南希·莫罗-豪厄尔. 人口与发展. 2011(06)
[10]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的介入[J]. 张秀君. 经营管理者. 2010(21)
博士论文
[1]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D]. 郑志平.湘潭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小组工作介入城镇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研究[D]. 陈嘉欣.井冈山大学 2017
[2]城市老年志愿组织团队领导力提升的小组工作研究[D]. 曹杏.南京理工大学 2017
[3]社会工作介入失智老人精神需求的实务探究[D]. 李雪.郑州大学 2016
[4]城市高知老人精神需求的小组工作服务介入[D]. 陶晓雨.郑州大学 2016
[5]小组工作介入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研究[D]. 刘千资.吉林农业大学 2016
[6]小组工作介入“老漂族”城市适应现状的研究[D]. 黄兰.安徽师范大学 2016
[7]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三社联动”探析[D]. 姜伟云.华东理工大学 2015
[8]开放性小组动力研究[D]. 姜亚萍.华东理工大学 2015
[9]社会工作在“退休综合症”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樊利.贵州大学 2015
[10]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在老年志愿者培训中的运用研究[D]. 郭杰.云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21109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 关于小组工作介入老年服务方面的小组动力因素体现
二 分析框架: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型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行动研究
二 文献研究
第二节 资料来源
一 “梧乐夕阳”老年服务小组
二 “微信助力夕阳红”老年微信学习小组
第三章 微信小组运作的动力因素与机制
第一节 两微信小组的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
一 小组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
二 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关系
第二节 微信小组运作过程分析
一 两个微信小组运作过程简介与反思
二 成员特性与运作过程关系
三 小组情境与运作过程关系
第三节 微信小组运作成效分析
一 和谐的组员关系有助于产生小组动力
二 小组目标实现与组员对小组参与度和认同感密不可分
三 小组主持人的领导能力在小组中起重要作用
第四节 微信小组运作机制
一 小组主持人综合素质是小组动力产生与小组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二 小组的运作方式以小组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为依据
三 小组发展与成员的改变进一步作用于成员特性与小组情境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 小组成员同质性高低对小组凝聚力影响巨大
二 组员出席率直接影响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 小组成员对小组概念的了解直接影响小组的发展
四 保持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小组区别于培训班的关键
第二节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医疗保险研究述评[J]. 曹晓航,邢新,朱梦,高彩云,丁国武. 卫生软科学. 2017(09)
[2]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开展老年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J]. 韩静宜,郭梦菡,申敏. 法制与社会. 2016(26)
[3]浅议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若干问题[J]. 张冬杰. 现代交际. 2016(02)
[4]将“全面健康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J]. 穆光宗. 中国经济报告. 2014(04)
[5]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与趋势分析[J]. 王亚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0)
[6]和谐社会背景下健康老龄化的思考[J]. 江锡富. 池州学院学报. 2013(02)
[7]人口老龄化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 傅志红,黄华.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8]生产性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 要薇. 保定学院学报. 2012(03)
[9]生产性老龄化:理论与应用视角[J]. 南希·莫罗-豪厄尔. 人口与发展. 2011(06)
[10]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的介入[J]. 张秀君. 经营管理者. 2010(21)
博士论文
[1]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D]. 郑志平.湘潭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小组工作介入城镇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研究[D]. 陈嘉欣.井冈山大学 2017
[2]城市老年志愿组织团队领导力提升的小组工作研究[D]. 曹杏.南京理工大学 2017
[3]社会工作介入失智老人精神需求的实务探究[D]. 李雪.郑州大学 2016
[4]城市高知老人精神需求的小组工作服务介入[D]. 陶晓雨.郑州大学 2016
[5]小组工作介入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研究[D]. 刘千资.吉林农业大学 2016
[6]小组工作介入“老漂族”城市适应现状的研究[D]. 黄兰.安徽师范大学 2016
[7]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三社联动”探析[D]. 姜伟云.华东理工大学 2015
[8]开放性小组动力研究[D]. 姜亚萍.华东理工大学 2015
[9]社会工作在“退休综合症”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樊利.贵州大学 2015
[10]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在老年志愿者培训中的运用研究[D]. 郭杰.云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2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2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