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Y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21:21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协同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是组成社会的最基础细胞,社区治理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此背景下,广州市于2016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而广州市Y区在“三社联动”基础上,创造性地导入了社区企业和社区基金两个社区要素,形成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社区基金协调配合的“五社联动”模式,并在近年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以广州市Y区为研究对象,以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采用深度访谈、问卷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Y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进行系统研究。论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在广州市Y区“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的缘起、做法和成效,进而分析其存在的诸如社区居委会工作缺乏主动性、社会工作者专业性难以发挥、社区基金筹资持续性弱、社区基金使用效率低、社会组织种类单一、社区居民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并剖析其深层原因,再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最终提出了推动社区减负工作、明确社工角色定位...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居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类型情况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与活动热情不足,缺少动力。由于过去长期以来,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主导为主,居民在意识方面逐渐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惯性思维,社区也由熟人社会走向了陌生人社会。社区中仅有少部分的居民经常参与社区活动,而且多数为老人小孩,年轻人较少,社区活力较弱。在Y区“五社联动”试点社区所调查的1000个居民中,每年参与2次以下的占到70%,其中从来没有参与过的有141人,占到14%(图4-2),表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活动的网络不畅。居民很少参与我们的社区活动,参与度比较低。参与社区活动的来来回回的都是那么一群人,多于退休老人为主。年轻人嘛,白天都在工作,晚上回到家都已经很累了,都懒得走出门,对于社区的事务即不关心也不了解,几乎没有主动参与的,这个不仅是我们社区的现状,很多社区都是这样,是一个普遍存在问题。
同时,在对社区居民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居民更倾向参与专业服务机构和社区内部志愿者及社区社会组织组织开展的活动,专业机构提供的高品质专业服务以及社区内部组织凝聚起的团队更能积累居民的信任社会资本,更能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而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社区参与度不足,正是缺少了社区内部组织凝聚发动以及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的引导。下图为1000名“五社联动”试点社区居民更倾向参与活动发起的组织和机构(图4-3):4.2.6 社区缺少居民交流、资源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协同治理视野中的“三社联动”:生成路径与互构性关系——基于北京市将台地区的探索[J]. 姜振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县域城乡社区“三社联动”的实现路径与内在逻辑——浙江省D县的一个经验分析[J]. 徐越倩,楼鑫鑫.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2)
[3]基层治理中的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意义、困境与路径[J]. 李严昌. 理论导刊. 2019(03)
[4]项目引领型“三社联动”城市社区工作实践及启示——以Z市T区社工综合服务为例[J]. 刘文沃,温云油. 劳动保障世界. 2019(06)
[5]社区嵌入视角下中国社区基金会典型模式比较分析——基于深圳的实践探索样本[J]. 何立军,杨永娇. 江汉论坛. 2018(07)
[6]“三社联动”机制下社区基金会的功能与运行逻辑[J]. 胡小军,朱健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7]“三社联动”的内涵拓展、运行逻辑与推进策略[J]. 叶南客. 理论探索. 2017(05)
[8]合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五社联动”模式[J]. 张健,陈轶喆,吴曼曼. 中国社会组织. 2017(07)
[9]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J]. 徐选国,徐永祥. 社会科学. 2016(07)
[10]“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J]. 顾东辉. 学海. 2016(03)
硕士论文
[1]“五社联动”背景下F社区生活化治理研究[D]. 田晓荷.安徽大学 2018
[2]“五社联动”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实践研究[D]. 程晨.安徽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8335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居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类型情况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与活动热情不足,缺少动力。由于过去长期以来,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主导为主,居民在意识方面逐渐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惯性思维,社区也由熟人社会走向了陌生人社会。社区中仅有少部分的居民经常参与社区活动,而且多数为老人小孩,年轻人较少,社区活力较弱。在Y区“五社联动”试点社区所调查的1000个居民中,每年参与2次以下的占到70%,其中从来没有参与过的有141人,占到14%(图4-2),表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活动的网络不畅。居民很少参与我们的社区活动,参与度比较低。参与社区活动的来来回回的都是那么一群人,多于退休老人为主。年轻人嘛,白天都在工作,晚上回到家都已经很累了,都懒得走出门,对于社区的事务即不关心也不了解,几乎没有主动参与的,这个不仅是我们社区的现状,很多社区都是这样,是一个普遍存在问题。
同时,在对社区居民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居民更倾向参与专业服务机构和社区内部志愿者及社区社会组织组织开展的活动,专业机构提供的高品质专业服务以及社区内部组织凝聚起的团队更能积累居民的信任社会资本,更能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而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社区参与度不足,正是缺少了社区内部组织凝聚发动以及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的引导。下图为1000名“五社联动”试点社区居民更倾向参与活动发起的组织和机构(图4-3):4.2.6 社区缺少居民交流、资源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协同治理视野中的“三社联动”:生成路径与互构性关系——基于北京市将台地区的探索[J]. 姜振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县域城乡社区“三社联动”的实现路径与内在逻辑——浙江省D县的一个经验分析[J]. 徐越倩,楼鑫鑫.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2)
[3]基层治理中的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意义、困境与路径[J]. 李严昌. 理论导刊. 2019(03)
[4]项目引领型“三社联动”城市社区工作实践及启示——以Z市T区社工综合服务为例[J]. 刘文沃,温云油. 劳动保障世界. 2019(06)
[5]社区嵌入视角下中国社区基金会典型模式比较分析——基于深圳的实践探索样本[J]. 何立军,杨永娇. 江汉论坛. 2018(07)
[6]“三社联动”机制下社区基金会的功能与运行逻辑[J]. 胡小军,朱健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7]“三社联动”的内涵拓展、运行逻辑与推进策略[J]. 叶南客. 理论探索. 2017(05)
[8]合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五社联动”模式[J]. 张健,陈轶喆,吴曼曼. 中国社会组织. 2017(07)
[9]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J]. 徐选国,徐永祥. 社会科学. 2016(07)
[10]“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J]. 顾东辉. 学海. 2016(03)
硕士论文
[1]“五社联动”背景下F社区生活化治理研究[D]. 田晓荷.安徽大学 2018
[2]“五社联动”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实践研究[D]. 程晨.安徽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2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