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08 23: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我国有着重大的意义。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等方法,从四个层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发展的价值展开论述,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发展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代表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超越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发展的启示。论文第一部分探究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论述了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部分简单叙述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代表思想,简析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作为代表人物关于知行关系的思想,分析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不足;第三部分具体剖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超越的基本内容,主要从四个角度入手: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2 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代表思想
    2.1 程朱理学对“知行关系”的界定
        2.1.1 程颐的“知先行后”思想
        2.1.2 朱熹“知行关系”的内涵
    2.2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
        2.2.1 “知行合一”的内涵
        2.2.2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2.3 王夫之的知行观
        2.3.1 “知”与“行”的关系
        2.3.2 更重视“行”的作用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超越的基本内容
    3.1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3.1.1 人民是发展的根本目标
        3.1.2 超越传统民本思想
    3.2 伟大复兴中国梦
        3.2.1 中国梦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
        3.2.2 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伟大
    3.3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3.3.1 新发展理念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
        3.3.2 新发展理念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
    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
        3.4.2 “一带一路”的开发合作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继承和发展的启示
    4.1 知行合一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4.1.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知”“行”两手抓
        4.1.2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重点放在“知行合一”
    4.2 充分肯定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地位与作用
        4.2.1 传统知行观是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4.2.2 传统知行观是我们独有的文化软实力
        4.2.3 传统知行观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4.3 推动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3.1 以唯物辩证的态度评判中国传统知行观
        4.3.2 将传统知行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4.3.3 创新新时代传统知行观的传播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76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76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