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04:18
城乡关系是每个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城市和乡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结构,两者的融合状态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发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城乡关系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经济社会宏观角度来看,城乡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乡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明显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指出共享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这一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深刻阐明了发展为谁、依靠谁的问题,更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改革发展成果谁来享有的重要问题。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通过共享来理解发展的视角,促使人们发展理念的转变,从被动分配化为主动参与,在共建共享中集聚发展动能实现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迈进。当前城乡综合差距大、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城乡关系发展要想从不平衡实现均衡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与共享发展有着无法绕开的联系。本论文以城乡...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共享发展”为篇名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报告资料来源:中国知网笔者经过对大量书籍和期刊文献、会议报道等研究成果的梳理,得出我国关
图 1.2 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乡融合”为篇名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报告资料来源:中国知网相对于国外城乡关系发展理论发展来说,我国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在上世纪 80 年代才逐渐兴起,相对较晚。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之后,很大程度上促使国内学者将关注点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观点研究上来,并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问题。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关于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在很多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对城乡关系发展问题以专著的形式来呈现,多以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后提炼和总结城乡关系发展的相关思想和理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依然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十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指南。张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深刻揭示了城乡社会的内在运行规律和发展的本质。①蒋永穆、周宇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图 2.1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及空间均衡发展图①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他们城乡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伴随着他们城乡关系思想的不断成熟而逐渐提炼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思想萌芽期、理论形成期以及理论成熟期。②萌芽时期(1842-1845)。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始进入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这一时期的背景主要是反对普鲁士的专治,维护城乡之间的平等。这一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乡的相关概念还没有明确提出来,因此,被视为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萌芽时期。思想理论形成期(1846-1866)。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包括“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在内的关于城乡的核心概念。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来看,这一阶段随着城乡观点及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J]. 卢昌彩. 决策咨询. 2019(01)
[2]中国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 高帆.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01)
[3]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 李爱民.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2)
[4]共生理论视域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赵国强. 河北企业. 2019(02)
[5]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演进轨迹、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J]. 高斌. 理论研究. 2018(06)
[6]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城乡关系与人的发展[J]. 廖桂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6)
[7]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从“大包干”到城乡融合发展[J]. 张晓山. 学习与探索. 2018(12)
[8]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路径[J]. 张晖. 学术交流. 2018(12)
[9]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 何仁伟. 地理研究. 2018(11)
[10]中国农村改革: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J]. 汪厚庭. 现代经济探讨. 2018(11)
博士论文
[1]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D]. 孙明慧.吉林大学 2017
[2]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 常野.西北大学 2015
[3]城乡经济关系思想的演进:从毛泽东到习近平[D]. 许彩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5
[4]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D]. 吴丽丽.吉林大学 2014
[5]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D]. 周凯.吉林大学 2012
[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D]. 陈浩然.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D]. 张怀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研究[D]. 马炎林.吉林大学 2018
[3]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D]. 崔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4]共享发展理念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 汪健.吉林大学 2017
[5]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D]. 何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7
[6]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对我国分配领域改革的启示[D]. 梁保菊.山东大学 2017
[7]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嬗变研究[D]. 魏洪源.东北财经大学 2016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阈下的城乡发展差距研究[D]. 李璐君.重庆工商大学 2016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城乡关系研究[D]. 纪淑德.吉林大学 2016
[10]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阈下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D]. 杨世超.南京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35436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共享发展”为篇名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报告资料来源:中国知网笔者经过对大量书籍和期刊文献、会议报道等研究成果的梳理,得出我国关
图 1.2 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乡融合”为篇名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报告资料来源:中国知网相对于国外城乡关系发展理论发展来说,我国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在上世纪 80 年代才逐渐兴起,相对较晚。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之后,很大程度上促使国内学者将关注点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观点研究上来,并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问题。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关于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在很多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对城乡关系发展问题以专著的形式来呈现,多以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后提炼和总结城乡关系发展的相关思想和理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依然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十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指南。张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深刻揭示了城乡社会的内在运行规律和发展的本质。①蒋永穆、周宇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图 2.1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及空间均衡发展图①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他们城乡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伴随着他们城乡关系思想的不断成熟而逐渐提炼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思想萌芽期、理论形成期以及理论成熟期。②萌芽时期(1842-1845)。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始进入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这一时期的背景主要是反对普鲁士的专治,维护城乡之间的平等。这一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乡的相关概念还没有明确提出来,因此,被视为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萌芽时期。思想理论形成期(1846-1866)。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包括“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在内的关于城乡的核心概念。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来看,这一阶段随着城乡观点及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J]. 卢昌彩. 决策咨询. 2019(01)
[2]中国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 高帆.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01)
[3]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 李爱民.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2)
[4]共生理论视域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赵国强. 河北企业. 2019(02)
[5]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演进轨迹、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J]. 高斌. 理论研究. 2018(06)
[6]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城乡关系与人的发展[J]. 廖桂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6)
[7]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从“大包干”到城乡融合发展[J]. 张晓山. 学习与探索. 2018(12)
[8]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路径[J]. 张晖. 学术交流. 2018(12)
[9]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 何仁伟. 地理研究. 2018(11)
[10]中国农村改革: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J]. 汪厚庭. 现代经济探讨. 2018(11)
博士论文
[1]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D]. 孙明慧.吉林大学 2017
[2]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 常野.西北大学 2015
[3]城乡经济关系思想的演进:从毛泽东到习近平[D]. 许彩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5
[4]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D]. 吴丽丽.吉林大学 2014
[5]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D]. 周凯.吉林大学 2012
[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D]. 陈浩然.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D]. 张怀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研究[D]. 马炎林.吉林大学 2018
[3]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D]. 崔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4]共享发展理念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 汪健.吉林大学 2017
[5]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D]. 何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7
[6]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对我国分配领域改革的启示[D]. 梁保菊.山东大学 2017
[7]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嬗变研究[D]. 魏洪源.东北财经大学 2016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阈下的城乡发展差距研究[D]. 李璐君.重庆工商大学 2016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城乡关系研究[D]. 纪淑德.吉林大学 2016
[10]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阈下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D]. 杨世超.南京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35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33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