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01: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价值诉求和实践要求。从价值体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标定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性,蕴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内核。本文提出意识形态安全理念的深化,在着眼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威胁、防范意识形态渗透的同时,更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供给和建树,着力于主导意识形态解释力、辩护力、引领力、凝聚力的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议题,从意识形态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统一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价值引领和认同上,具有同构性和一致性。从意识形态安全理念的深化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在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的自信。在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不能停留在意识形态没有受到威胁侵袭的状态安全,而是要进一步转向主导意识形态的主体自觉、价值认同建构,聚焦意识形态能力安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放到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的背景下通盘考量,能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和深化研究的空间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二)国外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三、研究的核心问题、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框架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概述
    一、意识形态的核心议题释义
        (一)意识形态范畴内涵的嬗变考察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根本功能
        (三)主导与主流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安全论域
    二、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界说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评判及其层次拓展
        (二)意识形态安全认识的反思及其理念深化
        (三)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实质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考量
        (四)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相关范畴阐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诉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在于价值观自信
        (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意识形态内蕴
        (五)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有机统一
    四、意识形态安全理念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
        (一)二者在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上具有同构性
        (二)意识形态安全理念的深化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铸就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屏障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理论认知
    一、马克思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表达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命题溯源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内核建构
        (三)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批判向度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解析
        (一)“阶级意识”与“文化领导权”
        (二)文化工业批判与意识形态技术统治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文化唯物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构的意识形态形塑
        (一)革命战争时期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建构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意识形态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创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化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现实境遇
    一、多元文化并存对意识形态一元主导的挑战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与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意识形态有效整合掌控的考验加剧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形势严峻
    二、不良社会思潮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
        (一)新自由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认同的威胁
        (二)民主社会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思想的背离
        (三)历史虚无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权威的消解
        (四)文化复古主义对主导意识形态价值的抵牾
    三、主导意识形态的自身建树与供给不足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存在教条化、实用化、主观化现象
        (二)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宣传中的解释力和辩护力有待提升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域外镜像
    一、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及其启示
        (一)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二)苏共意识形态的蜕变与僭越
    二、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霸权理论的演进及其批判
        (一)“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资本主义霸权实质
        (二)“文明冲突论”背后的意识形态扩张策略
        (三)“软实力”论域中的西方中心价值预设
        (四)“新帝国主义”裹挟的文化资本化掠夺
    三、第三世界国家后殖民困境的文化意识形态透视
        (一)文化殖民与文化主体间性消靡
        (二)价值迷失与文化身份认同窘迫
        (三)民族文化抗争与意识形态的重塑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主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条件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奠定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经济实力总体增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二)科技创新发展催生新型文化业态
        (三)社会文明进步激发文化建设的活力
    二、文化传统的创生融合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源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返本开新
        (二)革命文化基因薪火相传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蓬勃发展
    三、群众文化创建的提升培育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意识
        (一)文化素质与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二)文化热情与文化创造积极性高涨
        (三)文化获得感与文化认同显著增强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实践逻辑
    一、以意识形态的转化创造涵养文化自信的价值底蕴
        (一)开拓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实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和践履
        (三)增强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塑造力和思想引导力
    二、以意识形态的疏导免疫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定力
        (一)正确区分对待对抗性和非对抗的意识形态
        (二)重点把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
        (三)拓展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主导意识形态生长空间
    三、以意识形态的影响传播增进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
        (一)在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中强化意识形态属性
        (二)在内外联动的传播格局中转换意识形态话语
        (三)在世界文化交往互动中软化意识形态的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76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376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