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试析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澳大利亚“中国威胁论”

发布时间:2021-09-05 07:52
  2008年金融危机中澳大利亚的经济并未受到重创,这得益于其与中国紧密发展的经济关系。但这种经济关系在给澳大利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起了澳大利亚的担忧。澳方担心中澳经济的发展会使其过度依赖中国、中国的发展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争夺亚太地区主导权,威胁其在该区域的国家利益。因此政府、学界、媒体及民众,普遍渲染讨论“恐华论”、“中国威胁论”,在欢迎中国崛起带来的机遇、加强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同时,强调其与美国军事安全联盟的重要性,切实支持美国深入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安全事务。澳大利亚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具有三大特点:澳方各界对“中国威胁论”认知统一稳定;“中国威胁”观点随时间强弱交替;“中国威胁论”在经济和安全领域有明显错位。产生这种特点的“中国威胁论”的原因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差异、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中美之间摩擦与争端不断等。这些因素导致了澳大利亚在面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时,采取充满复杂性及矛盾性的政策选择,一直在寻找一种平衡状态,保证在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与美国的安全利益。中国在面对澳大利亚的“中国威胁论”时,需要坚守原则、积极应对,继续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加强国家政策...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澳大利亚“中国威胁论”
    第一节 澳大利亚“中国威胁论”的表现
        一、政府层面
        二、媒体与民众层面
    第二节 澳大利亚“中国威胁论”的特点
        一、“中国威胁论”认知统一稳定
        二、“中国威胁”观点随时间强弱交替
        三、“中国威胁论”在经济和安全领域有明显错位
第二章 “中国威胁论”的产生原因及澳方政府政策选择
    第一节 “中国威胁论”的产生原因
        一、澳大利亚对中国发展感到担心
        二、澳大利亚国内因素影响
        三、中美、澳美关系影响
    第二节 澳方在“中国威胁论”下的政策选择
        一、深化中澳各领域合作
        二、加强美澳同盟
        三、寻求与中美经济利益与战略安全利益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中国应对澳大利亚“中国威胁论”的策略
    第一节 促进双边经贸合作
    第二节 增强政策解释力
    第三节 加强民间文化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美澳同盟再定义:从联合反恐到应对中国崛起[J]. 喻常森.  当代亚太. 2016(04)
[2]战略两难与利益均沾: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澳大利亚亚太战略解析[J]. 王联合.  国际观察. 2016(04)
[3]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J]. 田燕梅.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7)
[4]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J]. 王晶,卢进勇.  国际贸易. 2015(10)
[5]流动的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威胁论”的缘起与演变[J]. 吴飞.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9)
[6]进一步深化中澳经贸合作[J]. 杨明国,金瑞庭.  宏观经济管理. 2015(01)
[7]试析澳大利亚舆论对中国崛起的认知[J]. 马妍.  国际研究参考. 2014(10)
[8]战略戒拒与战略调适:日澳对中国崛起的反应[J]. 苗吉,李福建.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1)
[9]澳大利亚如何应对中国崛起?[J]. 马必胜.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1)
[10]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解析与应对[J]. 鲁世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03)



本文编号:3384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384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