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疆省巡抚治疆政策研究(1884-1912)
发布时间:2021-10-23 01:25
本论文以新疆建省为切入点,以历任巡抚的治疆活动为中心,在晚清被迫从“大一统”天下观的天朝逐渐转型整合到“多元一体”的近代民族国家背景下,综合运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考察历任巡抚治理新疆的施政历程,并从政治、边防、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其治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利弊得失,探索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供当今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发展借鉴和参考。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在西方民族国家主导的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朝收复新疆后,统治阶级经过“海防”“塞防”国家战略走向的激烈争论,最终放弃了在边疆与民族地区延续千年的“因俗而治”“羁縻而治”等传统治理边疆的政策与措施,废除旧的行政体系,设立善后总局,最后建立行省、设置巡抚,新疆逐步实现了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改变了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治理模式。第二章讨论了新疆建省设抚初创时期的边疆治理情况。“建省设抚”的实施正值新疆收复不久,各方面百废待举。首任巡抚刘锦棠及护理巡抚魏光焘对外整军固防,对内废除军府制下的旧制度、政策,采取了各种稳定民生的措施,以便让新疆社会与经济...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二)清朝收复伊犁地区??
第一章新疆建省前的局势??'■,:?V.^^r-v]^?:;??ffJ|'j?j'查fm?,..一7二??f?i?^?f?i?x?%?W?:A^?^?ik?#1?s??¥j?!JllS'.:;?;r?i:rlf??I?n_:v.l'.??1?“m.??S.?3?奏乘#?1?'3?)i?一-上^??1?'一一"一—一二二';'、^^一..1..,?柯砂?j??:?,.:十?-?-^4?.??丨...:.?-??图2清军收回伊犁地区及中俄分界图??(图片来源: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失落的疆域一清季西北边界变迁条约舆图特展》)??第三节新疆建省方案的提出??同治、光绪年间,中国西北边疆危机全面爆发。在内外危机情形下,清廷以左??宗棠为督办新疆军务,以刘锦棠部为前驱,率军西进一举收复新疆。与此同时,??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新疆旧有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己被战争所冲垮,??原有的军府制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疆的治理模式。经过清廷的各项基础准备及朝臣??的不断争论,最终决定建立新疆行省,并设立新疆巡抚,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实际有效管理。??一、建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由于西北边疆危机的全面爆发,在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清廷开??41??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台两地驻防的驻军长官。原各级驻军大臣先后裁撤”,?'仅在塔城增设副都统一职??以协助伊犁将军。尽管刘锦棠是出于对朝廷贵族利益的考虑,做出的妥协政策,??但设省后仍将伊犁将军这一军府旧制的职位保留,且权限也比内地同期驻防将军??权限大,为之后新疆省的各项发展埋下政出多门的隐患,亦使得伊、塔两地长期??半独立于新疆巡抚管辖之外。??至此,新疆“建省设抚”遂告完成。??图3新疆省全图(1884-1912)??(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二、“建省设抚”的意义??近代新疆“建省设抚”的行政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抵御了列强对中国西部边疆的侵略与威胁。建省前军府制下各类基层建??置并存,行政号令很难统一,沙俄趁机侵占我国西北大片国土。新疆建省后,随??着对传统朝贡体系的摒弃,清廷逐步明确了近代民族国家概念,军府制为单一的??郡县制所替代,军政权利基本上归于巡抚,同时巡抚开始对新疆兵制进行改革,??①《新疆史鉴》,第76页。??5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新疆兵制改革析论[J]. 王淼. 西域研究. 2019(03)
[2]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巡检述略[J]. 孙勇,孙昭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魏光焘与新疆建省[J]. 赵维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清末新政期间新疆警政的创建与发展[J]. 赵卫宾.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01)
[5]中国历史的多元复合结构[J]. 施展. 探索与争鸣. 2017(03)
[6]《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背后的故事[J]. 李彦英. 山东档案. 2017(01)
[7]开拓中国边疆学研究的新局面[J]. 邢广程.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2)
[8]清末新疆保甲局的置废与近代新疆社会治理转型[J]. 赵卫宾.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06)
[9]光绪朝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未刊奏折[J]. 李芳,任龙. 历史档案. 2015(04)
[10]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趋势——以政权建构与族群聚合为中心[J].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5(02)
博士论文
[1]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D]. 王力.兰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代新疆省政治建设研究[D]. 张滢.兰州大学 2015
[2]清末新疆新政研究[D]. 韦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新疆建省诸方案比较研究[D]. 王聪延.新疆大学 2007
[4]晚清时期新疆治理研究(1840—1911)[D]. 魏兆和.新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5220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二)清朝收复伊犁地区??
第一章新疆建省前的局势??'■,:?V.^^r-v]^?:;??ffJ|'j?j'查fm?,..一7二??f?i?^?f?i?x?%?W?:A^?^?ik?#1?s??¥j?!JllS'.:;?;r?i:rlf??I?n_:v.l'.??1?“m.??S.?3?奏乘#?1?'3?)i?一-上^??1?'一一"一—一二二';'、^^一..1..,?柯砂?j??:?,.:十?-?-^4?.??丨...:.?-??图2清军收回伊犁地区及中俄分界图??(图片来源: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失落的疆域一清季西北边界变迁条约舆图特展》)??第三节新疆建省方案的提出??同治、光绪年间,中国西北边疆危机全面爆发。在内外危机情形下,清廷以左??宗棠为督办新疆军务,以刘锦棠部为前驱,率军西进一举收复新疆。与此同时,??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新疆旧有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己被战争所冲垮,??原有的军府制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疆的治理模式。经过清廷的各项基础准备及朝臣??的不断争论,最终决定建立新疆行省,并设立新疆巡抚,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实际有效管理。??一、建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由于西北边疆危机的全面爆发,在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清廷开??41??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台两地驻防的驻军长官。原各级驻军大臣先后裁撤”,?'仅在塔城增设副都统一职??以协助伊犁将军。尽管刘锦棠是出于对朝廷贵族利益的考虑,做出的妥协政策,??但设省后仍将伊犁将军这一军府旧制的职位保留,且权限也比内地同期驻防将军??权限大,为之后新疆省的各项发展埋下政出多门的隐患,亦使得伊、塔两地长期??半独立于新疆巡抚管辖之外。??至此,新疆“建省设抚”遂告完成。??图3新疆省全图(1884-1912)??(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二、“建省设抚”的意义??近代新疆“建省设抚”的行政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抵御了列强对中国西部边疆的侵略与威胁。建省前军府制下各类基层建??置并存,行政号令很难统一,沙俄趁机侵占我国西北大片国土。新疆建省后,随??着对传统朝贡体系的摒弃,清廷逐步明确了近代民族国家概念,军府制为单一的??郡县制所替代,军政权利基本上归于巡抚,同时巡抚开始对新疆兵制进行改革,??①《新疆史鉴》,第76页。??5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新疆兵制改革析论[J]. 王淼. 西域研究. 2019(03)
[2]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巡检述略[J]. 孙勇,孙昭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魏光焘与新疆建省[J]. 赵维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清末新政期间新疆警政的创建与发展[J]. 赵卫宾.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01)
[5]中国历史的多元复合结构[J]. 施展. 探索与争鸣. 2017(03)
[6]《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背后的故事[J]. 李彦英. 山东档案. 2017(01)
[7]开拓中国边疆学研究的新局面[J]. 邢广程.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2)
[8]清末新疆保甲局的置废与近代新疆社会治理转型[J]. 赵卫宾.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06)
[9]光绪朝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未刊奏折[J]. 李芳,任龙. 历史档案. 2015(04)
[10]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趋势——以政权建构与族群聚合为中心[J].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5(02)
博士论文
[1]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D]. 王力.兰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代新疆省政治建设研究[D]. 张滢.兰州大学 2015
[2]清末新疆新政研究[D]. 韦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新疆建省诸方案比较研究[D]. 王聪延.新疆大学 2007
[4]晚清时期新疆治理研究(1840—1911)[D]. 魏兆和.新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52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5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