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0 19:27
南海问题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南海问题产生以来,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依次是从“观望中立”到“谨慎介入”再到“积极介入”。本文首先论述了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各个立场时期的表现及其特点;与此同时探讨了美国因素对该演变过程产生的影响,认为美国因素是推动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所持立场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继而,本文分析了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来自于美国自身方面、中国方面以及澳大利亚方面。并综合澳大利亚自身的利益诉求与美国因素的影响,对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所持立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中国提出了应对措施。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观望中立期
第一节 观望中立的表现
一、坐观中越在南海地区爆发武装冲突
二、发声次数少且干预意志不明显
三、与美国“选边站”倾向拉开距离
第二节 观望中立期的特点
一、中立性
二、自主性
三、模糊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不在亚太
二、美国选择菲律宾作为着力点
三、美国对美澳同盟的需求感更强
第二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谨慎介入期
第一节 谨慎介入的表现
一、不断加强与域内外国家的立场协调
二、不断加强美澳军事合作
三、干涉中国在南海地区合法的主权行为
第二节 谨慎介入期的特点
一、偏向性
二、渐进性
三、有限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调整亚太战略
二、美国强化对美澳同盟的管控
三、美国明里暗里搅浑南海局势
第三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积极介入期
第一节 积极介入的表现
一、强烈要求中国执行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
二、强化在南海附近地区的军事存在
三、积极寻求加强与区域内外其他国家的联动
第二节 积极介入期的特点
一、主动性
二、护主性
三、消退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安全承诺的可信度受质疑
二、美国亚太战略发生调整
三、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下降
第四章 美国因素影响下澳南海立场的演变趋势
第一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效果
一、成功方面
二、不足方面
第二节 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
一、来自美国自身方面
二、来自中国方面
三、来自澳大利亚方面
第三节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立场的演变趋势
一、以维护南海航道安全为由继续介入南海问题
二、配合美国继续在外交领域向中国施压
三、有限度地继续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四、积极争取扩大在南海地区的话语权
第五章 中国的应对之策
第一节 弱化美澳同盟在南海地区的对华威胁
一、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二、对各组双边关系区别对待,分而制胜
第二节 削弱美澳等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合法性”
一、保障南海航行自由,探索建立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管理机制
二、调整南海九段线的“模糊政策”,减少国际社会疑虑
第三节 增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维权控局能力
一、加强国际话语权建构,提升国家形象
二、提升岛礁防卫能力,推动岛礁附属权利声张合法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特尔特时期美菲防务合作的调整及其局限[J]. 任远喆. 国际问题研究. 2020(01)
[2]“南海仲裁案”后中国南海问题研究成果述评[J]. 罗婷婷,李金蓉. 东南亚纵横. 2019(03)
[3]特朗普时期美澳同盟发展趋势探析[J]. 沈予加,喻常森. 当代世界. 2019(03)
[4]“特朗普冲击”下日澳关系的新发展及其限度[J]. 许少民,陆芃樵. 当代世界. 2019(02)
[5]美国“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探析——基于规范扩散的视角[J]. 刘艳峰,邢瑞利. 南洋问题研究. 2018(04)
[6]2018年南海大国博弈新动向[J]. 朱锋. 世界知识. 2018(24)
[7]联盟管理:概念、机制与议题——兼论美国亚太联盟管理与中国的应对[J]. 凌胜利. 社会科学. 2018(10)
[8]中菲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挑战与努力方向[J]. 康霖,罗传钰. 国际问题研究. 2018(05)
[9]澳美同盟与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的蜕变[J]. 于镭,赵少峰. 国际政治科学. 2018(02)
[10]澳大利亚《2017外交政策白皮书》评析[J]. 张畅,陈瀚. 国际研究参考. 2018(03)
博士论文
[1]美国亚太地区“离岸平衡”战略研究[D]. 张小庆.外交学院 2019
[2]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究[D]. 程鹏翔.吉林大学 2015
[3]论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进程(1972-2012年)[D]. 许善品.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 甘振军.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双重依赖下的战略困境: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研究[D]. 王雪松.南京大学 2018
[2]澳大利亚的南海政策研究[D]. 杨倚雯.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冷战后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安全与防务关系研究[D]. 过梨雨.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与中国的应对研究[D]. 张宏量.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澳大利亚的南海政策:从观望到介入的转变[D]. 李晓星.外交学院 2016
[6]2009年以来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研究[D]. 张博.郑州大学 2016
[7]澳大利亚阿博特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 赵春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5
[8]论冷战后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D]. 周立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9]从远东到近北:澳大利亚的亚洲观与对亚政策[D]. 于海洋.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7969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观望中立期
第一节 观望中立的表现
一、坐观中越在南海地区爆发武装冲突
二、发声次数少且干预意志不明显
三、与美国“选边站”倾向拉开距离
第二节 观望中立期的特点
一、中立性
二、自主性
三、模糊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不在亚太
二、美国选择菲律宾作为着力点
三、美国对美澳同盟的需求感更强
第二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谨慎介入期
第一节 谨慎介入的表现
一、不断加强与域内外国家的立场协调
二、不断加强美澳军事合作
三、干涉中国在南海地区合法的主权行为
第二节 谨慎介入期的特点
一、偏向性
二、渐进性
三、有限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调整亚太战略
二、美国强化对美澳同盟的管控
三、美国明里暗里搅浑南海局势
第三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积极介入期
第一节 积极介入的表现
一、强烈要求中国执行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
二、强化在南海附近地区的军事存在
三、积极寻求加强与区域内外其他国家的联动
第二节 积极介入期的特点
一、主动性
二、护主性
三、消退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安全承诺的可信度受质疑
二、美国亚太战略发生调整
三、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下降
第四章 美国因素影响下澳南海立场的演变趋势
第一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效果
一、成功方面
二、不足方面
第二节 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
一、来自美国自身方面
二、来自中国方面
三、来自澳大利亚方面
第三节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立场的演变趋势
一、以维护南海航道安全为由继续介入南海问题
二、配合美国继续在外交领域向中国施压
三、有限度地继续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四、积极争取扩大在南海地区的话语权
第五章 中国的应对之策
第一节 弱化美澳同盟在南海地区的对华威胁
一、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二、对各组双边关系区别对待,分而制胜
第二节 削弱美澳等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合法性”
一、保障南海航行自由,探索建立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管理机制
二、调整南海九段线的“模糊政策”,减少国际社会疑虑
第三节 增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维权控局能力
一、加强国际话语权建构,提升国家形象
二、提升岛礁防卫能力,推动岛礁附属权利声张合法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特尔特时期美菲防务合作的调整及其局限[J]. 任远喆. 国际问题研究. 2020(01)
[2]“南海仲裁案”后中国南海问题研究成果述评[J]. 罗婷婷,李金蓉. 东南亚纵横. 2019(03)
[3]特朗普时期美澳同盟发展趋势探析[J]. 沈予加,喻常森. 当代世界. 2019(03)
[4]“特朗普冲击”下日澳关系的新发展及其限度[J]. 许少民,陆芃樵. 当代世界. 2019(02)
[5]美国“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探析——基于规范扩散的视角[J]. 刘艳峰,邢瑞利. 南洋问题研究. 2018(04)
[6]2018年南海大国博弈新动向[J]. 朱锋. 世界知识. 2018(24)
[7]联盟管理:概念、机制与议题——兼论美国亚太联盟管理与中国的应对[J]. 凌胜利. 社会科学. 2018(10)
[8]中菲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挑战与努力方向[J]. 康霖,罗传钰. 国际问题研究. 2018(05)
[9]澳美同盟与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的蜕变[J]. 于镭,赵少峰. 国际政治科学. 2018(02)
[10]澳大利亚《2017外交政策白皮书》评析[J]. 张畅,陈瀚. 国际研究参考. 2018(03)
博士论文
[1]美国亚太地区“离岸平衡”战略研究[D]. 张小庆.外交学院 2019
[2]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究[D]. 程鹏翔.吉林大学 2015
[3]论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进程(1972-2012年)[D]. 许善品.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 甘振军.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双重依赖下的战略困境: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研究[D]. 王雪松.南京大学 2018
[2]澳大利亚的南海政策研究[D]. 杨倚雯.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冷战后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安全与防务关系研究[D]. 过梨雨.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与中国的应对研究[D]. 张宏量.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澳大利亚的南海政策:从观望到介入的转变[D]. 李晓星.外交学院 2016
[6]2009年以来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研究[D]. 张博.郑州大学 2016
[7]澳大利亚阿博特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 赵春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5
[8]论冷战后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D]. 周立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9]从远东到近北:澳大利亚的亚洲观与对亚政策[D]. 于海洋.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7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0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