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2:29
  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自此以来,学界和社会各界对基层协商民主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制度化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取向和特征之一,是观察和评价政治制度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在此基础上,学界一致将目光聚焦于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研究。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深化,对于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明确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概念,必须明确协商民主和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这两个概念,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概念进行了阐释。同时,从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拓展治理主体有序参与的现实保障、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逻辑必然三个方面彰显了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在梳理以制度形态存在的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时,明确了其历史流变,审视了其发展历程。通过对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就目前的实际操作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如协商意识不强、协商程序性机制不健全、媒体协商环境存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笔...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1、研究重点
        2、创新之处
一、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学理分析
    (一)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科学内涵
        1、协商民主
        2、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
        3、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
    (二)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特征
        1、引导性
        2、渐进性
        3、实践性
    (三)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彰显
        1、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拓展治理主体有序参与的现实保障
        2、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3、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是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逻辑必然
二、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制度流变
    (一)制度的源起:“三三制”政权
    (二)制度的显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制度的成型: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
三、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践载体
    (一)农村基层自治制度中的协商民主
        1、村民会议制度
        2、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3、民主恳谈会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中的协商民主
        1、居民会议制度
        2、居民议事会制度
    (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
        1、集体协商制度
        2、劳资恳谈制度
    (四)媒体平台中的协商民主
        1、网络问政
        2、电视问政
四、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困境
    (一)基层协商民主程序的制度化偏低
    (二)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体意识与能力较弱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执行性不足
    (四)基层协商民主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五)媒体平台中的协商环境存在隐患
五、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优化路径
    (一)树立协商民主思想,培育协商主体的价值认同
    (二)着力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备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三)明确协商保障制度,促进协商民主制度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
    (四)健全媒体中的协商民主流程,构建完备的用户参与渠道和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经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特点与价值[J]. 宋连胜,董文静.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02)
[2]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述评[J]. 陈梦琦,李晓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与路径[J]. 陈家刚.  党政研究. 2017(0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研究[J]. 王学俭,杨昌华.  社会主义研究. 2015(02)
[5]网络协商民主的契合、限度与路径分析[J]. 伍俊斌.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3)
[6]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J]. 葛明驷,何志武.  中州学刊. 2015(03)
[7]协商民主的实践理念探析[J]. 陈怀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02)
[8]基于理论与价值本源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路透析——兼与李景治先生商榷[J]. 陈怀平.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2)
[9]内涵、主体与范围:梳厘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J]. 陈怀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2)
[10]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 包心鉴.  理论参考. 2014 (02)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 尹崟.吉林大学 2015
[2]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 孙存良.中国人民大学 2008
[3]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 董海军.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杨昌华.兰州大学 2016
[2]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D]. 卢亮亮.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40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40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