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的中国环境外交
发布时间:2022-10-17 17:24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环境问题成为了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是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致使国际关系“绿化”,世界各国为解决环境问题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了广泛的环境外交。环境外交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和平的手段促进国际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目的,从而建立国际环境机制、解决全球环境问题。1972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外交的开始。一直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环境外交的主角,各国家的国情不同环境外交呈现不同的发展特色。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后,中国的环境外交日益发展起来,从摸索起步到日渐成熟,通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稳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新世纪初,中国面临的环境威胁越来越严重,不仅受到国内环境污染、资源能源匮乏等威胁,还遭受到来自国外的污染入侵、资源掠夺、绿色壁垒等威胁。大力发展环境外交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舆论盛行的“中国环境威胁论”,还有诸多以环境问题为诱因的冲突矛盾...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外交
(一) 环境外交的缘起
(二) 环境外交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三) 环境外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 中国环境外交的概况
(一) 中国环境外交的历史发展
(二) 中国环境外交的基本特点
(三) 中国环境外交的重要影响
三 新世纪中国环境外交的困境与挑战
(一) 中国环境外交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 中国环境外交面临的国内压力
(三) 中国环境外交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哥本哈根会议为例
四 新世纪中国环境外交的发展战略
(一) 开展灵活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二) 治理国内环境,发展低碳经济
(三)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机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经济的约束、挑战和机遇[J]. 赵玉敏. 国际贸易. 2009(11)
[2]论环境外交的政治、经济功能及其新特点——以《京都议定书》为例[J]. 伏文艳.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3]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J]. 马秀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4]评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J]. 吴大辉. 国际经济评论. 2005(03)
[5]“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 陈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3)
[6]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万晓琼. 理论学刊. 2005(06)
[7]析中国环境外交的特点[J]. 徐伟. 科学与管理. 2005(02)
[8]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 武振. 当代经济研究. 2004(05)
[9]中国环境外交与国内环境保护[J]. 吕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5)
[10]国家主权的特征分析与全球化背景下主权理论的创新[J]. 刘志云.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08)
本文编号:3692475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外交
(一) 环境外交的缘起
(二) 环境外交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三) 环境外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 中国环境外交的概况
(一) 中国环境外交的历史发展
(二) 中国环境外交的基本特点
(三) 中国环境外交的重要影响
三 新世纪中国环境外交的困境与挑战
(一) 中国环境外交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 中国环境外交面临的国内压力
(三) 中国环境外交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哥本哈根会议为例
四 新世纪中国环境外交的发展战略
(一) 开展灵活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二) 治理国内环境,发展低碳经济
(三)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机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经济的约束、挑战和机遇[J]. 赵玉敏. 国际贸易. 2009(11)
[2]论环境外交的政治、经济功能及其新特点——以《京都议定书》为例[J]. 伏文艳.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3]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J]. 马秀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4]评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J]. 吴大辉. 国际经济评论. 2005(03)
[5]“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 陈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3)
[6]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万晓琼. 理论学刊. 2005(06)
[7]析中国环境外交的特点[J]. 徐伟. 科学与管理. 2005(02)
[8]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 武振. 当代经济研究. 2004(05)
[9]中国环境外交与国内环境保护[J]. 吕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5)
[10]国家主权的特征分析与全球化背景下主权理论的创新[J]. 刘志云.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08)
本文编号:3692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9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