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文化变迁与民进党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2-10-21 10:35
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启了政治转型的历程,在这次转型中兴起的诸多力量中,台湾民主进步党是对现今台湾政治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支。民进党的形成与建立正处于台湾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1987-2000年的台湾社会具有政治自由化与民主化、社会运动的迅速发展及政党政治化等特征。2000年民进党首次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由于其特殊的政党纲领和政治主张,两岸关系经历了相当困难的时期。民进党作为一个建立时间相对较短的新兴政党,是如何在党禁开放的二十年内积累如此的政治影响力,在选举中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并影响台湾当下的主流政治文化,原因值得深入探讨。大陆对民进党的研究重点往往围绕其“台独”理念,而较少对民进党作为一般的现代政党进行系统性考察。本文以民进党的政治文化为主题,以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三个层面为分析框架,对几个重要问题展开分析:体系文化方面,民进党的所对外宣传的“台独”理念并非一成不变,其政治认同体系的建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而形成今日的体系文化;造成这种变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选举需要,激进的“台独”有限的政治号召力与对民众造成的不安情绪迫使民进党进行转型。过程文化方面,民众的态度最...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政治文化的理论与方法
1.1 政治文化的相关理论
1.1.1 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
1.1.2 政治文化的三个层次
1.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进党崛起的背景
2.1 党外筹备
2.2 正式建党
2.3 参政历程 第3章 体系文化:省籍议题与认同的异化
3.1 民进党的认同问题
3.1.1 民进党的省籍议题
3.1.2 民进党的“台独”意识
3.1.2.1 “台独”思想的快速膨胀期
3.1.2.2 “台独”思想的转型期
3.2 体系文化变迁的背景分析 第4章 过程文化:参与型文化的确立
4.1 民进党参政过程的民众态度
4.2 过程文化的社会背景分析 第5章 政策文化:理性回归与本土民粹的兴起
5.1 民进党的公共政策倾向
5.2 政策文化的背景分析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政治文化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研究[J]. 赵德欣. 改革与开放. 2013(20)
[2]青年的政治参与对台湾政党转型发展的影响[J]. 苏颂兴. 青年探索. 2013(01)
[3]论和平发展战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J]. 陈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论民主转型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J]. 郭定平.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7)
[5]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新加坡政党政治及其转型[J]. 刘渝梅.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5)
[6]台湾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变迁及其冲突性特征[J]. 王为. 太平洋学报. 2012(02)
[7]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对台湾政治的消极影响[J]. 吴维旭. 德州学院学报. 2011(01)
[8]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 王绍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9]影响台湾地区政治文化变迁的外部因素分析[J]. 刘国深,李炜. 台湾研究集刊. 2007(03)
[10]台湾难以实现政治稳定的政治文化根源[J]. 李鹏. 社会主义研究. 2007(03)
博士论文
[1]系统循环与均衡:当代台湾政党政治运行与其两岸政策研究(1986-2011)[D]. 肖斌.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台湾政治文化的符号变迁研究[D]. 邹振东.厦门大学 2007
[3]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 郭中军.复旦大学 2006
[4]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D]. 高宏久.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台湾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文化研究(2001-2010)[D]. 孙贝芸.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政治转型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D]. 张甜.华东政法大学 2013
[3]析台湾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D]. 黄子瑄.外交学院 2012
[4]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 吴维旭.福建师范大学 2011
[5]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D]. 聂学林.厦门大学 2009
[6]民进党选举中的族群动员研究[D]. 李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台湾政治文化对选民非理性选举行为的影响[D]. 刘新.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5469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政治文化的理论与方法
1.1 政治文化的相关理论
1.1.1 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
1.1.2 政治文化的三个层次
1.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进党崛起的背景
2.1 党外筹备
2.2 正式建党
2.3 参政历程 第3章 体系文化:省籍议题与认同的异化
3.1 民进党的认同问题
3.1.1 民进党的省籍议题
3.1.2 民进党的“台独”意识
3.1.2.1 “台独”思想的快速膨胀期
3.1.2.2 “台独”思想的转型期
3.2 体系文化变迁的背景分析 第4章 过程文化:参与型文化的确立
4.1 民进党参政过程的民众态度
4.2 过程文化的社会背景分析 第5章 政策文化:理性回归与本土民粹的兴起
5.1 民进党的公共政策倾向
5.2 政策文化的背景分析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政治文化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研究[J]. 赵德欣. 改革与开放. 2013(20)
[2]青年的政治参与对台湾政党转型发展的影响[J]. 苏颂兴. 青年探索. 2013(01)
[3]论和平发展战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J]. 陈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论民主转型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J]. 郭定平.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7)
[5]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新加坡政党政治及其转型[J]. 刘渝梅.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5)
[6]台湾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变迁及其冲突性特征[J]. 王为. 太平洋学报. 2012(02)
[7]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对台湾政治的消极影响[J]. 吴维旭. 德州学院学报. 2011(01)
[8]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 王绍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9]影响台湾地区政治文化变迁的外部因素分析[J]. 刘国深,李炜. 台湾研究集刊. 2007(03)
[10]台湾难以实现政治稳定的政治文化根源[J]. 李鹏. 社会主义研究. 2007(03)
博士论文
[1]系统循环与均衡:当代台湾政党政治运行与其两岸政策研究(1986-2011)[D]. 肖斌.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台湾政治文化的符号变迁研究[D]. 邹振东.厦门大学 2007
[3]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 郭中军.复旦大学 2006
[4]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D]. 高宏久.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台湾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文化研究(2001-2010)[D]. 孙贝芸.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政治转型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D]. 张甜.华东政法大学 2013
[3]析台湾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D]. 黄子瑄.外交学院 2012
[4]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 吴维旭.福建师范大学 2011
[5]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D]. 聂学林.厦门大学 2009
[6]民进党选举中的族群动员研究[D]. 李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台湾政治文化对选民非理性选举行为的影响[D]. 刘新.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5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9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