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1 13:30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除了外交技巧和手法,它主要受到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战后之初,日本采取“吉田路线”,外交上对美依存,国内专注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及冷战局势的变化,日本主动或被动地追求自主外交,基于安全保障、经济发展、资源供给等问题,拓展外交的对象与形式,弥补和修复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同时欲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从战后之初的被动外交到自主外交冲动,在此过程中,其对华外交处于怎样的位置、又有怎样的变化,便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大平正芳是战后日本著名政治家,出任第68代、69代内阁总理大臣,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前后仅554天,但他长期处于自民党及其政权的中枢位置,尤其是历任池田勇人内阁、田中角荣内阁的外务大臣,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他处在战后日本政治、外交转型期,经历了中日邦交恢复等重大事件,推动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并且提出综合安全保障、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等,通过考察他的对华外交理念与实践,可以了解到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发展脉络。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本文将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的理念与实践置于战后日本外交的大框架之中,结合大平正芳的政治、外交思想,辨析其对华外交理念在此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章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战后初期日本对华外交与大平正芳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对华外交
        一、冷战的展开与战后日本
        二、战后初期日本对华外交
    第二节 大平正芳的“椭圆哲学”与政治观
        一、大平正芳的农魂与中庸性格
        二、“椭圆哲学”与中庸政治观
第二章 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的对华政策
    第一节 池田勇人内阁的成立及其外交政策
        一、经济第一:宽容与忍耐
        二、池田勇人内阁的外交政策
    第二节 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
        一、大平正芳与日美安保条约修订
        二、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关系
        三、大平正芳的政治外交观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中日贸易
        一、池田勇人内阁的对华经济政策
        二、“LT贸易”协定的达成
        三、大平正芳与对中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
第三章 大平正芳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一节 大平正芳与“中国代表权”问题
        一、“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
        二、“后继国家方式”构想
        三、大平正芳与“周鸿庆事件”
        四、大平正芳访“台”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大平正芳对华外交认识及理念
        二、石油危机与日本的自主应对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一、《中日航空协定》的达成
        二、大平正芳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
第四章 自主外交意识与大平正芳内阁的对华政策
    第一节 1970 年代大平正芳的外交观
        一、自主外交意识与国民性
        二、大平正芳的安保认识
    第二节 1970 年代大平正芳的政治观
        一、大平正芳的“战后总决算”
        二、大平正芳的政治展望
    第三节 大平正芳内阁的对华政策
        一、大平正芳内阁的外交战略
        二、对华日元贷款的实施
        三、大平正芳访华
第五章 大平正芳的新保守主义与中日关系
    第一节 大平正芳的综合安全保障论
        一、文化的时代与大平正芳政策研究小组
        二、综合安全保障的提出
    第二节 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一、环太平洋合作研究小组的设置
        二、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的理念及展开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新保守主义
        一、大平正芳新保守主义的意味
        二、中曾根康弘与新保守主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相关外交档案的考察——以中美缓和为背景[J]. 常笑.  档案管理. 2018(04)
[2]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政府的“两个中国”政策[J]. 张耀武.  大连大学学报. 2016(04)
[3]中日复交后“台湾问题”的凸显与外交对决[J]. 吕耀东.  东北亚论坛. 2016(05)
[4]“1972年体制”对岛争的处理与当前的困境[J]. 李尧星.  日本研究. 2015(03)
[5]战后日本外交战略理念及对外关系轨迹[J]. 吕耀东.  日本学刊. 2015(05)
[6]中国30年来的日本外交研究[J]. 吕耀东.  日本学刊. 2015(S1)
[7]钓鱼岛问题的“战后处理论”话语建构[J]. 刘建平.  日本学刊. 2015(01)
[8]编年史视角下的日本在华鸦片贸易[J]. 若林正,王山峰.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4(03)
[9]日本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再探讨[J]. 王新生.  日本学刊. 2014(04)
[10]试析田中角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J]. 张跃斌.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3(03)

博士论文
[1]20世纪70年代日本亚洲自主外交政策研究[D]. 孙盛囡.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2]冷战时期日本安全政策的历史演变[D]. 于洪洋.吉林大学 2017
[3]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949-2012)[D]. 魏晓东.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49-1971)[D]. 章毅君.首都师范大学 2013
[5]冷战后日本外交决策过程研究[D]. 樱井秀成.复旦大学 2011
[6]战后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原则研究[D]. 高世鹰.吉林大学 2010
[7]日本对华政策(1952-1972)转变期间民间因素的影响评析[D]. 张文彬.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D]. 巴殿君.吉林大学 2009
[9]日本“大国化”[D]. 程文明.东北师范大学 2008
[10]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D]. 孙瑜.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大平正芳的外交思想及其对华外交实践[D]. 季扬.天津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95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95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